APP下载

参观美国『吃』垃圾的工厂

2017-08-07文汤礼春

侨园 2017年7期
关键词:焚烧炉处理厂厂房

文汤礼春

参观美国『吃』垃圾的工厂

文汤礼春

据说美国人制造垃圾的能力全球第一,从生活垃圾到工业垃圾,从军事垃圾到太空垃圾,无处不见它们的踪影。我自诩是个业余环境保护者,所以在美考察期间颇多注意美式垃圾的出处与去处。因为在国内,我时常怀着杞人忧天的心境,闲操着本该市长操的心——垃圾满街、垃圾围城,该咋整哟!

然而让我感到蹊跷的是,我转了美国的城市和乡下,去了大城市和小城市,足涉之处基本没有发现公共场所有任何垃圾(纽约个别地方除外),莫非美国人会制造垃圾又会吃掉垃圾?

说美国的垃圾被“吃”掉了或许是个不错的比喻。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县,我探访了一个专“吃”垃圾的巨人——垃圾处理厂。

这个工厂没有围墙,也不见大门。草坪和树木夹着飘带一般的公路。当大巴七扭八拐向厂区行进时,我想起了“曲径通幽处”的诗句,下车再看,工厂与花园根本没有一道万里长城,哪怕是处理垃圾的工厂。

厂房花木深啊!万绿丛中耸出两幢建筑物,高大宽敞的是主厂房,稍矮一点儿的是中心控制室。我们戴上工作人员递来的安全帽和墨镜,进入中控室参观。工作台上都是电脑,各种数据和表格在屏幕上闪烁。再看墙上全是仪表,彩色的指示灯不断跳跃。说实话我看不懂,但是它的自动化程度之高我看懂了。

涂成桔黄色的厂房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焚烧炉,后一部分是密密麻麻、弯弯曲曲的管道。有人说那是垃圾焚烧时转换为电能和热能的设备。

我们被允许靠近焚烧炉。一辆辆大型卡车从大门开进,依次到一、二、三号焚烧炉前,自动卸下所载垃圾。此时天车隆隆响起,伸出三只巨大的抓手,抓起成吨的垃圾,滑至燃着熊熊大火的焚烧炉上方,抓手松开,垃圾坠入炉中。随着飞扬的浮尘,相当不好闻的气味钻进鼻孔。我赶紧向外跑去,不料惊飞几只小鸟,定眼看,原是一群翠鸟正在垃圾堆中觅食。望着这些不知怕人、趾高气扬的小精灵,我哑然失笑,这是一幅什么意境的图画啊,熊熊大火、堆堆垃圾、隆隆天车、啾啾小鸟。和谐么,不甚和谐,却又非常和谐。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原生态与现代文明的共同欢唱吗?

步出厂房,我绕到焚烧炉的出渣处。两位工人正往电瓶车上装着一些暗灰色的粉末,我抓一把,比煤渣还细,嗅嗅,无异味,热情好客的电动车司机邀我坐在驾驶台旁边,向厂区深处驶去。

电动车开到一片空地,卸下垃圾,一台推土机过来,大臂一挥,把它埋入地下。这儿的小鸟更多,种类也很丰富,一个个绅士般散步。我向它们扬扬手,它们并不介意,轻舒双翅,向前跳跃几步。我问推土机手,按目前这般速度,这块场地还能埋垃圾多少年?他告诉我,大概到2035年就不可以再埋垃圾了,那时会在上面种许多的树。

这时,同事跑过来叫我,说总工程师莱茵先生正向我们介绍工厂的整体情况呢。

这个垃圾处理厂占地700英亩,是私人公司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共同兴建的。1983年动工,当年投资1800万美元,设计3个焚烧炉,一天可处理3000吨垃圾。整个工厂于1985年建成,加上附属设施设备,累计投资已过亿元。目前工厂拥有120名员工。

该厂专门处理生活垃圾,不接受医用、生物、工业垃圾。周围6万个家庭在产生垃圾时,自觉把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倒入不同颜色的垃圾筒里,工厂派车去回收,进厂前经过过磅检验,然后按不同类别在不同的焚烧炉内焚烧。焚烧时产生的热量再用于发电,可供本地4万人使用。莱茵先生一番话说的我有些犯傻,这是垃圾处理厂吗,完全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八卦炉”啊!

在美国,我参观过不少工厂,曾经激动过、感动过,也正而八经地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干这干那,恨不得马上干出一番大事业。这次参观垃圾处理厂后我隐约生出个怪怪的念头,想辞职不干了,去开个垃圾处理厂,当21世纪的“垃圾大王”。

猜你喜欢

焚烧炉处理厂厂房
工业厂房通风管道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废酸再生装置焚烧炉重要控制及联锁方案的讨论
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综述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污水处理厂的环保节能问题及对策
自由式RTO焚烧炉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