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画

2017-08-07文苗连贵

侨园 2017年7期
关键词:慈禧红楼梦

文苗连贵

烟画

文苗连贵

烟画是舶来品。烟画传入中国是在20世纪初,发端于上海,后风行全国,上海人称“香烟牌子”,北方人叫“洋片”。

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就是个烟画迷。他在《红楼梦烟画》一文中说:“儿时,我缠着父亲,买海盗牌香烟,那洋烟里附有《红楼梦》画片。”但一直未凑齐整套的。近年,他在“逛厂甸庙会时购得《红楼梦》烟画一套,如与旧友邂逅,乐不可支”。

烟画内容极其广泛:天文地理、市井民俗、琴棋书画、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中外风貌,无所不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儿童题材作品,从自然现象到动物、植物,从衣食住行、生活用品到人的五官,实际是看图识字的启蒙教材,说它是一部现代版的《三字经》亦不为过。

烟画也包含时事、政治内容。抗战胜利后,上海裕华公司出品80枚一套的《抗战八年胜利画史》,我曾见过其中的《中条山大血战》《蔡廷锴将军签名肖像》等烟画,非常珍贵。烟画追随时代精神,与祖国命运相呼应,由此可见一斑。

先前有人认为,烟画难登大雅之堂,其实从艺术水准看,不少图案由当时名家绘制,画风不俗;从烟画收藏者看,不少文化名人酷爱收藏烟画。烟画中还不乏画作精美、文字精练的“诗意画”,一些不吸烟者,为画而买烟,画留下,烟馈人。

当时甚至最高统治者亦有此雅好。1899年慈禧太后大寿,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进献香烟10大箱,慈禧喜烟(关外女子很早就吸自制的本土烟),拆开烟盒,盒内有红孔雀、金孔雀烟画,精美绝伦,慈禧称赏不已,高兴之余,自己留下一些,分赐诸王公大臣。20世纪80年代初,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在清理慈禧地宫时,发现了陪葬的烟画,铜盒精装,在地下陪伴寂寞的太后,可见慈禧喜爱烟画之甚。

烟画收藏之集大成者,乃是沪上声名赫赫的烟画大王冯孙眉。冯孙眉与书画名家刘海粟、朱屺瞻、王个簃都是好友,同梅兰芳、谢晋元、上海滩大亨虞洽卿亦有交往,他们时常聚会,欣赏烟画,切磋珍藏,乐此不疲。冯终身致力于烟画收藏,解放后亦未终止,藏品最多时达6万多枚、800多套。然而,文革风起,烟画成为罪证,红卫兵抄家,冯孙眉怕累及家人,连夜将未被搜走的烟画毁掉,他动手撕了几张,心痛难舍,想想又撕,撕了一夜,数万张烟画精品成为碎屑,翌晨倒进垃圾箱,几十年的心血只留下3000余枚儿童烟画,令人叹惋!

解放后为成本计,基本不再出品烟画,不过仍有厂家偶尔出一点。上世纪90年代,山东济南卷烟厂出品“金将军”卷烟,曾随烟发行一套“世界名画”,这套印制精美、极具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烟画,图案均取自名家名作,其中有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三个乐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极大地提高了烟画的艺术品位。2007年,由红塔辽宁烟草公司出品的《人民大会堂》烟画,共12枚,月出1枚,有“万水千山只等闲”“核弹震环宇”“香港回归”“奥运圣火耀华夏”等,以中国举世瞩目的12件大事为题材,赋予烟画以全新内容。不过就整体而言,烟画行世很少,当年的收藏热已不复再现。

烟画虽自外来,但已融入于民族文化艺术之林,是中国博大的民族艺术花园中的一枝花。刘心武说:“作为一种进入古典范畴的文化风俗遗迹,《红楼梦》烟画这样的东西应该被现在的人们——包括孩子们在内由衷地珍惜。”

猜你喜欢

慈禧红楼梦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太后过年
20世纪初慈禧肖像的对外宣传及跨文化传播
别样解读《红楼梦》
慈禧照相
慈禧的娱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