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7-08-07胡成满
胡成满
(六盘水市盘县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00)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胡成满
(六盘水市盘县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 553500)
目的探讨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3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止血,给予观察组患者内镜止血。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止血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对比,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输血量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为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应用内镜止血的方式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借鉴。
内镜止血;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价值
作为消化内科中的常见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多发,其包含了由于胃、十二指肠、食管等消化道疾病所导致的出血,临床上表现为黑便、呕血等症状[1]。上消化道出血虽然较为常见和多发,但是其死亡率却非常高,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我院将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收治就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将内镜止血和常规止血的止血效果进行了对比,最终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6年9月收治就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观察组:共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患者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1.4±3.3);小学文化5例,初中文化7例,高中文化1例,大学及以上文化2例。
对照组:共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患者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0.2±2.8);小学文化3例,初中文化3例,高中文化5例,大学及以上文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止血即可,具体方法是:将80 mg的奥美拉唑与0.9%的生生理盐水混合,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与此同时,给患者肌肉注射血凝酶注射液,一天两次。
观察组:基础止血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增加内镜止血。具体方法是:关注患者血压、心率等各项生命体征状况,及时记录和跟踪,使用胃镜在患者出血部位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给手术提供良好的视野。对于出血量较少,出血点较小的患者,可注射0.5 mL肾上腺素,直至出血停止。对于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是止血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应用血管夹夹住出血部位,阻止出血源,如果几分钟后不再出血,手术治疗结束,在完成手术之后,要患者禁食一段时间,并要通过相应的药物治疗,来对患者的胃粘膜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
1.3 观察指标
结合世界卫生组织中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有关的内容来进行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若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停止呕血,可视为显效;若患者各项症状有所改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可视为有效;若患者各项指标没有改变或者加重,患者症状没有减轻,则视为无效。此外,还需对患者出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若是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则以P<0.05来进行表示。
2 结 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中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说明观察组的止血效果较好。此次研究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此外,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明显较对照组低。此次研究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血情况及住院时间对比
3 讨 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止血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止血有效率高,同时缩短了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给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同时能够降低输血量。由此可见,对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内镜止血可以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因此值得临床上借鉴。
[1] 曾莉蓉,陈鹏飞,魏文斌.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37-139.
[2] 周 峰,俞宪民,张萍芳,等.内镜止血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7):106-107.
本文编辑:王 琦
R573.2
B
ISSN.2095-6681.2017.03.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