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17-08-07
住在路边易患病
加拿大安大略省公共卫生部与加拿大大学合作,在安大略省研究居住在主要道路附近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之间的联系。经过对5000名志愿者家庭长达十二年的跟踪访问后发现,在一条主要道路50米内居住的志愿者家庭中,每10例阿尔茨海默病病例中就有1例可归因于居住环境过于靠近繁忙道路。负责此项研究的马斯林瑞克教授表示:“因为交通繁忙的道路边长期存在噪音等污染,所以住在交通繁忙道路两侧50米范围内的居民,即便在深夜时分,也很难得到真正的休息与深度的睡眠,长此以往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喝水比节食更减肥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喝水比节食对减肥的效果更好。
研究人员将48名年龄55岁至75岁的中老年肥胖者分为两组,第一组每天食用低脂肪低热量食物,饭前不喝水;第二组与第一组食物相同,每日三餐前各喝两杯水,水杯容量为226毫升。三个月后,三餐前喝两杯水的中老年肥胖者平均减重约7公斤,饭前不喝水者平均减重约3公斤。
多照镜子有危害
不少人喜欢照镜子,有人因为爱美,有人因为无聊,还有人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希望改变。英国研究人员说,不经常照镜子的心理健康人士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喜欢的身体部位上,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不喜欢的部位。但是,如果照镜子时间太长,健康人士就会把关注点转移到不满意的部位,因此长时间照镜子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太认真,易得癌
不良的精神心理,是癌症的催化剂。日常生活中特别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往往是癌症的高发人群。
有四类职业人群是癌症高发者,包括财会、中小学老师、文秘、办公室管理人员。从事这些职业的人,通常比较较真,工作压力较大,无法及时自我释放或转化压力;大多从事低控制力的工作,必须服从安排;同时性格比较内向,在社会生活中容易感到孤独。国外研究显示,胃癌患者往往表现为过分谨慎、回避冲突、小心处事,即使内心有强烈的不满,也会委曲求全。
一心多用太伤脑
很多人对自己能同时做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感到自豪,然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多管齐下会伤害大脑。
人类大脑总是在不同任务之间不断切换,无法实现多项任务同时完成。当散步或嚼口香糖等注意力不需要特别集中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切换到打电话、开车等更重要的任务上。多项任务同时进行的时候,每项任务的进程都会大大减速,工作效率会显著降低。多项任务同时进行会对记忆力及注意力产生负面影响。
越快乐,效率越高
意大利波尔扎诺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工作者若拥有愉快的心情,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工作效率更高。
研究人员选取了42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采用专业心理量表测试他们的情感状态,随后要求他们玩一种名为“伦敦塔”的游戏,来评价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显示,情绪更好的志愿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碎片化信息是怎样摧毁认知的
信息化时代中,很多人都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去获取新的资讯和知识,但这样真的好吗?会有哪些弊端?
通常,人们的思维方式是由其接受的信息决定的,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碎片信息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往往不够严谨、全面。简而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它们往往只告诉人们表面上的东西,却不告诉人们背后的原理,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
事实决定了人们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人们的知识深度。如果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只知道ABC,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DE,甚至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知道ABCDE,也是没办法得出F。
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
这样的结果是:
(1)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大脑,让人始终处于知道了新资讯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这就是人们难以抑制刷微博、刷朋友圈的缘故,因为只需要付出很少,就可以沉浸在获得了新资讯的刺激里面。但是,这些获得的信息,因为缺少跟其他信息的联系,会被挤压在记忆的底部。因此,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极其容易被遗忘。人们以为自己得到了很多,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
(2)长期接受碎片信息,对人们的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甚至是有害的——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一层、两层的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更深入的剖析。长此以往,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
那么怎样预防碎片化信息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呢?
首先,花一点时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以能够说出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为准。顺着这样的知识点捋一遍,这个网络就是自己已经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
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体系。即在脑子里回想自己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就可以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之间的路径查清楚,将它们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新的触点,拓展自己的思维网络。
再试着将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口述、写文章,去教会别人这个知识,看是否能够讲得清晰易懂,没有障碍。只有能够输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
如果一个东西无法纳入现有认知体系,那说明现在还不能掌握它,应该果断放弃,因为它暂时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成本是远高于收益的。
编辑钟健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