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下坡的一个高跷会

2017-08-07

北广人物 2017年27期
关键词:妙峰山孝敬老人花会

南下坡的一个高跷会

一百多年前,在朝阳门外南侧护城河岸边,有一个人称白坟的地方,这里活跃着一支在京城很有名气的秧歌会。

在朝阳门外地区,这支花会由起初影响较大的两家,一家是以人称“邓四巴”的邓世英家,另一家是于崇福家,变成以于崇福家为首的一支花会。花会由地蹦子变成了高跷会。

每逢年节,于崇福和父亲于俊佑就组织高跷会,走街串巷为居民表演,给居民送去欢乐。不仅如此,高跷会曾应邀到京西妙峰山参加表演,于崇福的弟弟于崇贵表演的“蝎子爬”绝活轰动妙峰山。高跷会也曾参加崇文区龙潭杯花会表演,取得过第二名的好成绩。

于大哥和于大伯的合影

在表演时,高跷会的十二位角色,在响棍当、当、当的敲打声中,依次登场亮相。于崇福扮演的渔翁走在前面,在锣鼓点的敲打声中,他抖动着雪白的髯口,边走边唱边表演,“夏日天长热难当,荷花开放满池塘。佳人怕热停针黹,学生怕热懒念文章。渔夫怕热懒垂钓,樵夫怕热懒进山岗。单有一个不怕热的牧牛童儿,他倒骑牛背,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下穿水裤,足蹬草鞋,挂贯长鞭,口含短笛,吹得是逍遥自在,自在逍遥。”于大哥声情并茂的表演,刻画出了一个热爱生活,受人尊敬的打鱼老翁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喝彩声。

于崇福家和我家是姑舅亲,我的奶奶是他的姑奶奶。那时候,他常到我家串门,看望奶奶和我父母,他是个孝敬老人的孝子。1957年,他担任朝阳区摔跤教练,为中国式传统摔跤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是酒仙桥12所退休的职工。2014年9月2日,他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4岁。于大哥走了,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马仲清

猜你喜欢

妙峰山孝敬老人花会
登妙峰山
妙峰山写生
美术作品
妙峰山高山玫瑰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