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融合中纸媒面临的困境和破解探索
2017-08-04巩合生
巩合生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与传统纸媒的博弈,其基础是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平台形式的不断更新。可以说,在这场博弈中,纸媒的市场份额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人才流失和广告收入大幅度缩减,但纸媒的内容影响范围不断延伸,成为新媒体开拓市场的触角。由于知识产权保護的国内漠视环境,纸媒并没有分享到新媒体带来的时代效益,后者也节省了大量内容成本。
关键词:纸媒;传媒融合;知识产权;人才
国内的新媒体发展史,几乎是相对应的一部传统纸媒衰败史,两者从2000年前后开始,就成为形影不离的传媒市场现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移动端成为大众的生活必备品,纸媒的阅读形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需求。更重要的,由于市场形势误判和行政力量的介入,纸媒并没有在技术高发期进入网络市场,或该部分投入被人为剥离割舍,无法实现互通。最终,纸媒固守在传媒世界一隅,不得不面对复杂的形势,然而破解传媒融合时代的难题,更需要认清形势和自己的短板。
新媒体的概念分析
什么是新媒体?指的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新闻信息或其它可传播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反馈的平台。笔者认为,当下所称的新媒体是一个大概念,其核心是“媒体”,正因为技术的发展,让其有了“新”的特点,因此,并非所有的新媒体都算是传播意义上的“媒体”。判断依据首先是其生产的内容是否包含新闻内容,仅仅是依靠抄袭、转载或虚构内容的媒介,只能算是传播渠道;其次是是否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一点比较容易辨识。
新媒体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新媒体就是我们常说媒体机构的媒体,比如国家广电部门批准设立的新闻网站,以及传统媒体设立的新闻网站、新闻客户端或自媒体账号等。广义新媒体则指的是社交媒体、娱乐媒体、商业机构设立的新闻信息网站、自媒体等。
纸媒面临的两个巨大困境
新媒体的高速发展并非是一个行业的发力,而是整个社会共同的结果。技术的进步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容量和方式发生改变,纸媒难以实现读者的需求,自然被忽略。纸媒目前面临的困难重重,除了显而易见的经营滑坡,还有部分问题将进一步制约纸媒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产权依然备受漠视。在网络媒体作为新媒体主要代表的时期,由于数字信息技术普及范围有限,上网终端主要是台式电脑,且网速受限制。门户网站在这一时期高度发展,但普及率较低,从1990年至2003年的十多年前,网络媒体用户主要集中在较高学历群体中。尽管该时期纸媒对新闻稿件知识产权关注度角度,但并未产生较大影响,由此法律意识淡薄埋下了隐患。如今新媒体已经高度发达,纸媒却依然源源不断向新媒体提供内容素材,成为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展的基础。纸媒辛苦创造内容,付出大量成本,却往往为他人作嫁衣裳。
同时,与纸媒同属一家传媒机构,但经营上独立核算的网站,也一直免费或以极低成本获取纸媒新闻内容,这一点也是纸媒知识产权流失的重要渠道。从“内容为王”到免费转载而看上去几乎一文不值,纸媒的内容不断被认为是新媒体平台原创,即便是标注转载来源,纸媒也得不到任何收益。
二是成熟人才的迅速流失。纸媒的发展是老中青三代传帮带的结果,尽管传媒领域人才输送数量空前,但纸媒却面临成熟人才断档的风险。这里的成熟人才,指的是具有丰富从业经验,工作年限在5-10年以上的媒体从业人员。从跳槽情况来看,几乎每家报社平均每年都有3-5名成熟人才的流失,这些员工的培养成本较高,但受到新媒体环境影响,以及纸媒的效益不景气,往往跳槽到新媒体平台从事内容工作,更多媒体人则选择知名企业就职,从事对外宣传、公共关系等职位,受到各行业的青睐。事实也证明,经验丰富的媒体人,在该领域的工作能力和成果兑现情况,都十分乐观,当然缺陷也有,但并不影响专业特长的发挥。
纸媒转型的方向性思考
在失去了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深度报道的优势后,短平快的纸媒市场越来越受限,人才的流失更加剧了纸媒的困境。新时代下转型势在必行,诸多媒体不断尝试,以山东青岛的纸媒为例,其转型方式多有值得称道之处,但能否坚持到柳暗花明,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索。
开设专栏版面与饮鸩止渴。《青岛财经日报》较早开设了专栏版面,为各行业和青岛实属各单位开展专题宣传,固定出版周期和内容领域,比如警法、卫生、计划生育等,都是联合市属各部门出版定向周刊,取得了较多收益。然而一些内容的可读性较弱,造成读者的不满,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饮鸩止渴,近期越来越多纸媒受到效益影响选择这种方式,需要谨慎对待。
寻找新媒体渠道突破口。青岛日报社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网站的传统媒体机构,旗下青岛新闻网及青青岛论坛,在国内颇有名气,但受到行政力量影响,该网站被作为核心组合为一家网络传媒集团,曾独立出报社一段时间。旗下《青岛晚报》设立的“掌控传媒”也曾风靡一时,在移动领域成为全国典型,在青岛新闻网离开青岛日报社的短暂时期,被迅速提升到集团战略层面,成为与晚报平起平坐的媒体平台,促进了整体发展。这种尝试对纸媒来说优势明显,但前提是不要再瓜熟蒂落之时被强硬剥离,导致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把握大势、融合创新、构建传媒新格局[J].传媒,2014,3:8-11.
[2]周鸿铎.传媒融合时代的“模式集聚”发展战略选择[J].新闻前哨,2011(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