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化的主体意识性:语言应用的认知研究

2017-08-04张继文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语言应用

张继文

摘要:语言是主体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结果,具有明显的主体意识性。这种主体意识性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和概念的表述。说话人的视角、主与次的设定、情感以及心理判断等因素必定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说话人的话语中。对语义、概念的理解,既要对词句表面的理解,又要透过语言符号的表面,对形成语言现象背后的动机、认知过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主体意识性;语言;应用;认知研究

认知语言学是在批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基础上诞生的,该理论认为语言离不开使用者,语言和人的认知能力密不可分。同样,该理论也不同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形式, 不同的意义是由不同的符号组合关系决定,研究语言就是要研究的结构、语言形式以及组合规则。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性起着关键的作用。人类的经验、认知和语言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结构都不是随意的,是受人类的认知活动和社会、文化、物理因素以及人的身体所驱动的。认为语言意义的构建主要是来自概念,并不是来自非概念的语言结构(Evans and Green2006:363)。

“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这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洪堡特的一个语言理论观点,该观点阐述了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依存与一致性,强调了语言与人类认知现实的关系。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研究应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通过认知方式对语言作出统一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强调的概念化是人们形成概念的心智活动,等同于意义,是人们大脑对外界产生反应后,出于语言表达需要而进行的加工过程(李福印,2008:348)。之所以说概念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因为概念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这个动态的过程与话语者的主体意识性密切相关。

话语者的主体意识性也就是语言的主观性,这是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主观性”是语言的一种特性,能够表达说话者的立场、态度和感情等自我印记,体现说话者的主观参与意识 (沈家煊2001:268)。

在语言研究、特别是在语言的社会应用(即话语活动)研究中,不同语言表现形式背后的成因——即话语者的主体意识性与概念形成过程的关联问题已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一、语言现象分析与问题提出

首先,分析下面两组句子的语义:

(1) 2014年湖北高考作文题: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说风景好,有的说不好。

(2)马英九授意改“日治”為“日据”①

台教科书“日据”与“日治”之争 由来已久。2013年07月23日据台湾媒体报道,“行政院”定调,公文将统一使用“日据”,并通知所属遵办。据报道,这是出于马英九授意,马英九自始至终都倾向“日据”,马英九认为,政府公文应统一规范,应采用维护台湾“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日据”一词。

(1)对于同一客观现实,因人的视角、审美观、心理等因素的干扰,对于同样的风景,感受的结果不同,传递出的语义也不同;(2)如果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日本是侵略,是“日据”;如果站在“皇民史观”或“日本军国史观”的立场上是“日治”。所以,“日治”或“日据”表达的是不同历史观,涉及到主体性或立场的问题。

台湾文化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孚指出,历史事件的陈述,使用怎样的词汇表达,涉及到主体性或立场问题,“日治”或“日据”是一种史观;“日治”倾向的是“皇民史观”或“日本军国史观”,而“日据”则是台湾的立场。

话语者的主体意识性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客观现实,这种主体意识性影响着语言的形式、影响着语言的概念意义。那么,话语者的主体意识性到底对语言的动态、以及对语言的概念化过程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

二、概念化与主体意识性

什么是概念、什么是概念化,这是首先应厘清的概念。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语言描述,语言描述就是通过概念化的过程形成的。所谓概念化是指发话人或受话人思维意识中概念形成或被激活的过程。

例如,《香港成报》2013年6月14日的标题为《“天神再吻”成功,航天员入“天宫”开展科学实验》的报道,是说“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实验室成功实现首次的自动交会对接,也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五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题中的“天神再吻”是概念,而这个概念是人的心智意识中的“吻”到两个航天器的“对接”的映射,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概念化过程。

主体与客体是相对应的。哲学上的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性也就是人们的自觉能动性,主要是指主体与客体打交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主体意识是指主体的自我意识,它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依据。认识的主体性意识不仅直接标示着人们对其自身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平,而且还折射出人们对于认识的客观性的理解程度。而这种主体意识性体将直接体现在话语者的语言上。

下面是2014年山东的高考作文题——《打开窗户看世界》。

“透过窗,你能看到什么?有的人看到了静,有的人看到了闹;有的人看到了雅,有的人看到了俗。”

即使是同样的场所、同样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主体意识性起着影响作用。概念产出的主体是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的承担者,人的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体现出认识者自己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力和条件,对认识的过程和结果产生着不同影响。人的主体意识性和倾向性体现在话语概念的构筑之中。

三、影响主体意识性的因素:视点、主次、情感和心理价值

话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结果,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经历了“现实——认知——语言”三个阶段。可以说现实决定人们的认知,人们的认知是能动的,认知又决定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意义,语言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在这个互动体验过程中,话语者的观察视角、立场、观察顺序、心理判断、价值取向,影响着认知的结果。

(一)视点因素

当人们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场景时候,必然从某一位置或角度进行观察。因为话语者所处的位置不同,導致对于同一事件或状态的把握不同,传递出的意义也不相同。

(3) a. 从这里开始是上坡。

b. 从这里开始时下坡。

当话语者站在半山腰处,面向山顶方向,从他的立足点开始为“上坡”,面向山底,从他的立足点开始为“下坡”。

(4) a.他是从北京去美国的。

b.他是从北京来美国的

这两个句子都是对同一事态进行的表述。a是话语者身处美国以外的任何地方;b是话语者一定在美国。

对于同一事物的表述,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观测视点。如:

(5) a.从我家到学校有十公里。

b.从我家到学校开车需要20分钟。

这两个句子都是在表明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a是话语者将观测视点聚焦在空间距离上;b表达的是时间,话语者将视点放在了移动的时间上。

(6)a.营造和谐,幸福你我。

b.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

“你我”和“大家”都表示的相当数量的人的集合。“你我”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的观测点是组成众人的“人”的个体,而“大家”强调的观测点是由人们组合起来的集合体。

台湾有一个词叫“待富者”,即贫困人员或贫困户。这种称呼如同我们的“失业者”与“待业者”一样。究其原因,是话语者从所观察对象的视点不同,而采用的不同表述,表达着不同的意义。如果目光聚集在现在,所观测的对象是“失业者”或“贫困户”,如果放眼将来,所观测的对象是财富者或职场人员,从这一立场出发,看待他的将来,给以鼓励或激发正能量,那就是“待富者”。我们觉得“失业者”不好,失业率过高将是社会的一个负面因素,所以叫“待业者”,即等待就业的人员;为什么“贫困户”一词一直离不开当今社会,是因为我们现在好多地方不愿摘掉“贫困”的帽子,贫困还有补助,贫困县、贫困村还有优惠政策。

同样是视点问题的《门与路》,出现在201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中。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视点影响着你的思维,经过概念年化过程,认知结果也会出现了差异。

(二)主与次:焦点与背景

一个事物(客体)在被认知的过程中将分成优势和次优势,即焦点和背景。Talmy首先将焦点(figure)与背景(ground)理论运用到认知语言学研究中,他对这一术语的解释为:焦点是一个运动的或者是一个可动的物体,被突现出来。背景是一个参照体,它本身在参照框架中是固定,相对于这个参照体,焦点得到特定的描写(Talmy1983:232)。桌子上放着一个茶杯,我们通常会把茶杯视为整幅画面中突出的角色,将其与作为背景的桌子分开。同样,当我们聆听一场音乐会时,我们会将钢琴的声音与乐队的伴奏分开。认为前者更为突显。

我们观察事物,可以从图形到背景,也可以从背景到图形。分析下面的句子:

(7) 中心区图书馆在市民中心的后面。

(8) 在市民中心的后面是中心区图书馆。

在例(7)和例(8)中,“中心区图书馆”和“市民中心的后面”均分别为图形和背景。所不同的是,例(7)是从图形到背景,表达的是“中心区图书馆位于什么地方”,认知主体把“中心区图书馆”作为焦点,以它为出发点进行论述,话语人把事件信息按“中心区图书馆—>市民中心的后面”这样一种认知顺序来编码;例(8)则是从背景到图形,表达的是“市民中心的后面有什么”,是将“市民中心的后面”作为焦点,“中心区图书馆”作为背景,话语人按着“市民中心的后面—>中心区图书馆”这样的一种认知顺序来编码的。前者由图形引出背景,后者由背景引出图形。

一般说来,焦点是包含在背景之中的成分,但又突显于背景中,在认知中占有优势,是最明显的部分。而背景突显程度较低,作为认知的参照点而存在。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角色与背景的分离反映在语言结构上,如汉语的主—动—宾(SVO)结构,就可被视为角色与背景的二分化这一普遍的认知原则在语言上的体现。具体来说,主语对应于角色,宾语对应于背景、动词的表达则是角色与背景之间的关系(langacker1990/1991)。

在同等条件下,人们总倾向于选择知觉范围中占优势的、突出的事件作为主语或主题,而不把不突出的事件选作语法的主语或主题。焦点——背景的选择与人们对情景的识解角度密切相关。

(三)观察顺序与动态注意力

Langacker(2000:362)将人们的观察分为两种:总体扫描(summary scanning)和顺序扫描(sequential scanning)。总体扫面一般是观察静止的情景时的认知过程,把一个事件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顺序扫描是指一种基本的、次序的心理活动,把一个事件看成是不断展开并且是发展变化的过程。当然,总体扫描中蕴含着顺序扫描。

(9)a. 横琴大桥连接珠海和横琴。

b. 虎门大桥是中国第一座悬浮大桥,从虎门威远伸向南沙。

(10)a是描述桥的状态,桥占据着两岸的空间,话语者对整个桥扫描的结果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描述的是“珠海”与“横琴”之间的“桥梁”,是一个总体扫描。b是从起点“虎门”向终点“南沙”延伸顺序的扫描,这是一个动态的、行进状态的次序扫描。

再分析下面的句子:

(11)车窗外,路两旁招展的彩旗在向后流淌。

这里并非是“彩旗”在流动,而是话语者的车在行驶,感觉到彩旗在向后流淌。Talmy(2000:99)将这类语言现象称为虚拟位移(fictive motion),这种方式的语言表达,是人们的注意力的移动,并非物体的移动。这种虚拟位移还表现在视觉放射、映像移动和注视点的移动。

(12)天空上的飞机越来越小,渐渐地消失在视野之外。

这里的飞机并非变小了,是投射出去的视线所聚焦的对象远去了。知觉者为移动的起点,视线投向远方。即为主体的视觉放射

(13)车在草原上奔驰,故乡越来越近了。

这里不能移动的“故乡”,却成为移动的对象,向知觉者靠近,映入知觉者的视野。知觉者为移动的终点,由视觉对象先发送信息,信息从对象物向知觉者一方移动,即映像移动。

(14)一下车,一望无际的金黄麦浪展现在眼前。

视野中的“麦浪”宽广无垠,人们的注视点随之而改变。所谓注视点的移动就是人们通过改变眼睛和头的方向,改变视线,从而可以改变视野中注视点的位置。

从人们的认知过程来看,视点的总体扫描或者是次序扫描,产生了不同的语义概念。同时,动态的注意力产生了动态的概念化结果(李福印2008:349)。不可否认,这种动态的注意力是主体意识的结果。

(四)心理判断、价值取向

在话语者的概念化过程中,内心世界已存在有一個基本的立场、评价标准、价值取向等。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价值观出发,话语者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也就产生着不同的概念。

请看下面的句子:

(15)3月24日,马来西亚失联客机失踪已经18天,马来西亚总理召开发布会,宣布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②

这里分别采用了“失踪”“失联”“坠毁”三个词。单从报道层面来看,这三个词体现了人们对这一事件的不同阶段的主观认知程度。最后采用了“坠毁”一词,是马来西亚政府单方的认定,尽管各方尚存有疑点。

(16) “王立军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伏法,不上诉”,“涉嫌杀人被公开审判,薄谷开来认罪伏法” 。③

这是2013年,关于王立军、薄谷开来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的一些媒体报道。在这里,作为主体的报道人如果认为“犯人已被执行死刑”,则应该用“伏法”;如果认为“犯罪人承认犯罪事实、服从法律的裁判”,则应该用“服法”。显然,这里的“伏法”是误用,应改为“服法”。

(17)在“棱镜门”事件报道中,“泄密”是一个高频用词,但多家媒体把“泄密”误为“泄秘” 。④

在这里,“秘”和“密”都有秘密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报道人(主体)如果认为“棱镜门”所泄漏的是内容隐蔽,客观上尚不为人知的事情,则用“秘”,如“秘方”“秘史”“揭秘”;如果认为泄漏的是内容隐蔽的,主观上美国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情,则应该用“密”,如“密谈”“机密”“泄密”等。

《扬子晚报》2013年08月27日发表了《表扬过一个好孩子》的一篇文章(作者吴非)。有个小学生在街上做了件好事。邮局门口的一排自行车倒在地上,于是就上前去把它们一辆一辆地扶起来,立稳。就在这时,有个人从邮局里出来了,看到小学生在困难地扶自行车,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接着又从邮局里又走出一个人,一看到孩子在扶自行车,止不住埋怨了一句:“小朋友,怎么搞的?下次当心点噢!” 这时,从一旁走过来的第三个人,笑着说:“小朋友,谢谢你!你真好!”。

同一事件,三个人三个观点,传递出了三句不同的话语。第一个人认为是小孩的责任,传递出了原谅小孩的意愿;第二人认为是小孩的责任,并责怨了小孩;第三人认为小孩做了好事,并进行了表扬。

我们可以看出,话语者发话之前即概念产生之前,在主体的概念化过程中,明显受着心理判断的影响,所以产生了迥异的概念。

Langcker主张注重共时的、认知的角度,即使说话人出于同样的位置,他可以选择以某一立场、某一角度为观察的视点。当然,这种立场、角度既包括具体的空间位置和方向,也包括抽象的时间中的位置和方向。赵本山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昨天”表达的时间位置是“过去”,“今天”表达的是“现在”或“目前”,“明天”表达的是“将来”。这已不是具体时间层面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概念意义了。

四、结语

语言是主体对现实世界认识的反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结果。这种认识具有明显的有主体意识性,概念化的过程就是主体对客体信息进行抽象概括,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描述,是用概念进行思维活动的人的精神意识状态。没有主体的参与,这种反映就不可能成立。所以,主体的参与及主观性的介入,对于认知结果来说,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人们通过语言反映现实,进行着社会沟通、交流。说话人的视角、主与次的设定、情感以及心理判断等因素必定会不同程度地体现在说话人的话语中。甚至可以说语言是人们思维形式、认知结果的凝化。认知是源于现实,始于经验,基于感知,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性。

语言反映着现实,也映现出话语者的意识性。所以,在语义、概念的理解过程中,既要对词句表面的理解,又要透过语言符号的表面,对形成语言现象背后的动机、认知过程进行研究。从语言形式到语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广范围、多角度、立体的研究,有益于发话人的概念构建和受话人的意义接收,有益于语言传递的精准化、效率化,这一研究对于语言的社会效用意义重大。

注释:

①引自http://news.china.com.cn/tw/2013-07/23/content_ 29501079.htm/台教科书“日据”与“日治”之争 马授意定调“日据”

猜你喜欢

语言应用
用鲸鱼“语言”通信
White Lover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