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说
2017-08-04尤章恒
进入保定直隶总督署,低头台阶旁,一只小石兽映入眼帘,它小巧玲珑,好生可爱。一头卷发,尾巴上毛发根根分明,撇向一边;面似虎又似狮,龇牙咧嘴,匍匐在地,一副蓄势待发的模样。
待到导游来,一问才知,此乃角兽也,镇宅所用。
再往前,雕梁画栋的屋檐上,赫然出現了一对昂首翘尾的怪兽,形似剪了尾巴的四脚蛇。
仔细一想,古代建筑屋脊上总少不了这么一对龙首鱼身的小兽,兴致勃勃,昂首观四方。一问才知,此乃龙之九子——螭吻,喜攀高,怪不得总在屋顶上见到它呢!
可古人为什么总喜欢将它置于屋顶上呢?原来它喜吞火,古人将它放置在屋梁上面,是为了防火用啊!
再往里走,每一道古门上都有一对叼环的怪兽,形似虎。进了公堂,只见一边,趴着两只高大威风的石兽,也形似老虎。
爸爸一见,兴奋地说:“尤章恒,看老虎!”我还没吭声,导游阿姨先笑了,解释道:“那可不是老虎,是龙的儿子——狴犴,他常在狱门上匍匐,又在大堂两侧就座。它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明辨是非,秉公而断,不仅维护了公堂的肃穆正气,也是监牢的象征,更是百姓的守护神!”
爸爸听完,悻悻道:“他头上还有个王呢!”
进到后院,我又遇见了一个老朋友,龙的又一个儿子——■,西安乾陵驮碑的是他,山东孔庙中驼碑的是它,山西晋祠中驼碑的还是它。相传上古时期,■驮三山五岳在江湖中兴风作浪,后来大禹治水时收服了它,它服从大禹指挥,推山挖沟,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可是大禹还是有些担心它的顽劣本质,便搬来顶天立地的大石碑,上面刻着■治水的功绩,让■驮着,既肯定它的治水功绩,又让它不能随意行走,真是一举两得啊!
我仔细端详■,真的好像一只大石龟,但在导游阿姨的指导下,再仔细一瞧,是的,它有一排牙齿,而龟,没有牙齿。
一直听说龙生九子,今天一口气我就认识了其中的三子。我好奇地上网一查,龙之九子,真是各有各的象征意义,有嗜杀喜斗的睚眦,有爱好惊险的嘲凤,还有喜好音乐的囚牛,它们各具特色。不得不说,古人的想象真是奇崛,他们将自己的精神载体塑造得还是很形象的。这些神兽是古人根据生活的意愿和向往而想象出来的,表达了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指导教师:宣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