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直指人心
2017-08-03李峯
李峯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就是个很好的范例。当代艺术与汽车从未如此有机互融而辩证统一,在这些钢筋铁皮之上,艺术表达背后的思想也许深邃抽象,但艺术对人心的体察,却有着真实的温度。
1975年,第一次有个人突发奇想,将严肃的艺术创作引入到汽车这种世俗的产品上来。
这人名叫Herv4 Poulain。首先他是个法国人,而最能让法国人失去理智的运动,除了足球,大概就只有赛车了。其次他是个艺术品拍卖商,法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也是名声在外,卢浮宫和蓬皮杜艺术中心即为明证。就在这个法国人身上,艺术与汽车这两个本属关公战秦琼的概念从交汇走向统一,宝马艺术车项目成为了理所应当的可能。于是我才有机会在几十年后,在上海世博园里比邻世博中国馆的宝马品牌体验中心,见到了艺术含量最高的宝马。
广义而言,其实“艺术车”(At Car)这一概念的外延很大,正如并非纽约的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或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里陈列的大师作品才能叫做“艺术”一样,艺术车的创作其实有广泛的民间群众基础。比如美国流行的Hot Rod改装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南加州),就涵盖了艺术车创作的内涵。如果你不介意,当年Top Gear上那三个不靠谱的中年雅痞为了恶搞胡来创作的东西里,其实也不乏惊艳之作(记得Jams May那部印度风斯堪尼亚卡车吗)。
在我与宝马集团文化事业总监Dr.Thomas Girst对谈的过程中,他几次纠正我对“艺术车”概念的定义,究其根本,不过只是因为在双方既有的认识中,“艺术车”的外延定义并不一样而已。而这一点,当我向他提及Paul Smith为MINI设计的那部特别版Classic MINI的时候,我俩才同时意识到。
在我们各自聊“艺术车”的时候,格斯特博士意识里的“艺术”,严格来讲其实是严肃艺术、美术馆艺术,它反映的是Andy Warhol这类拥有顶尖艺术思想和造诣的大师对我们所处的外部世界的理解、思考、观照,甚至审视。绚烂的色彩或抽象的图形不过是“现象”,它们是艺术家分享表达思想与认知的视觉化表达形式。而我脑海中的“艺术”更多的是个人表达。BMW艺术车项目在中国的推广,其实更大的意义在于借助汽车这个桥梁媒介,传播真正的艺术、大师的思想,将关于美和艺术的思考呈于大众面前。
比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那部Jenny Holzer创作的V12 LMR艺术车,车身各处写了很多充满诗意哲理的语句——“保护我远离自己欲望的侵蚀(Protect me from what I want)”,雪白的车身上,以特殊的银蓝色磷光涂料喷涂的此句最是瞩目。作者对生活,对自我,对人性的敏锐而深刻的体察以及这种表达形式的巧思,大概对于营营役役而在生活上疏于体察细味的许多国人来说,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Q=MOTIVO汽车导报
A=Dr.Thomas Girst
Q:格斯特博士之前做过媒体,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从媒体转为宝马文化事业的掌舵人呢?您是如何融入到一家汽车企业里的?
A:这个很有意思。不像在座各位,我去宝马工作之前,除了有驾照之外,实际上对车一无所知。我到宝马工作之后,提了一个要求:让我在三周时间里每天四点钟上早班,到操作线上装配汽车。通过这三周的时间,我发现自己建立和培养了和车之间的感情,也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装配线工人。
实际上,我一开始并不是非常喜欢BMW艺术车这个概念,因为觉得,宝马作为汽车制造商,却花了这么多钱让艺术家随意对车进行涂抹。我觉得花钱有其他更直截了当的方式。现在我完全改变了自己一开始对艺术车的误解和偏见,不再认为这只是一个宣传或者营销的手段。
比如,我们知道,最早产生艺术车这个想法的人是1975年的一个赛车手Herv6 Poulain,他本身热爱当代艺术。他找到当时的宝马,问能不能找一个人把他的赛车,即一辆参加24小时勒芒赛的赛车,变成一辆艺术车。他看到艺术车其实是综合了两种激情:一种是赛车对于比赛的激情,一个是对于现代艺术的激情。把这两者糅合在一起,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BMW艺术车,这完全不是一种营销公关的手段。现在对我而言,则是要保证或者保护BMW艺术车这个品牌,不能让它受到稀释。从1975年到现在这么多年,只有17辆宝马艺术车诞生。现在,能够成为设计BMW艺术车的艺术家,本身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高的荣誉。因为这个系列当中的艺术家是无人可比的,都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全球知名艺术家。我本人也有责任进一步保护或者提升这个价值。
Q:17辆宝马艺术车当中,您最喜欢哪一辆?
A:这个太难回答了,就像问我的三个孩子我最喜欢哪一个,当然很难回答。其实比较本身这个行为就是一个错误,因为每一辆艺术车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你一定要一个答案的话,我觉得1975年A1exander Calder设计的第一辆艺术车是我的最爱。这辆车本身非常漂亮,也非常简洁,就三种颜色:蓝、黄、红。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这辆车,就不会有后续的16辆艺术车。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开端,那时候大家觉得这只是一个尝试,没有人想到,之后会不断地有知名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包括Andy WarhoL TeffKoons等世界顶级艺术家。
Q:未来是不是会有中国的艺术家参与到宝马艺术车的创作之中呢?
A:宝马一直在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会邀请更多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参与其中。比如,1990年参与第9辆宝马艺术车设计的日本艺术家加山又造就非常有名。确实,我觉得,随着整个市场的发展,我们已经到了应该有一个中国的艺术家来创作艺术车的时候了。然而最终决定由哪个艺术家来创作艺术车,并不是由宝马来决定,而是由国际知名博物馆的馆长,比如伦敦的泰特现代博物馆馆长,柏林国家博物馆的馆长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馆长等,由他们来共同决定。现在大家都在关注中国,而且中国对于宝马集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文化这种方式,宝马可以更好地和当地人进行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