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速写的几个问题
2017-08-03喻旭东
喻旭东
(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
摘 要:在当今艺术界,速写是一个被遗忘的问题。速写的独立艺术价值一直具有模糊性。从展示、出版、收藏等艺术价值体现逻辑系统看,它的独立艺术价值便显得不那么确定。在当代艺术环境中, 不仅仅只是把速写看做一种绘画技巧方式,而应当成一种观看方式。观看方式与现实的认知角度相关。速写就是用相对简约的材料表达作者对现场的感知及对世界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速写;艺术价值;观看方式;认知结构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277-01
在当今艺术界,速写是一个被遗忘的问题。虽然一个选择报考美术院校的学生在美术高考时,速写是必考科目,然而这个阶段教学理念与方式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令人怀疑的。顺利考入美术院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下乡时多画一些速写,平时却鲜有动笔者。现在,当我们走进书店,已经很难找到艺术性很高的独立速写画册了。倒是那些糟糕的高考速写速成指导书到处都是。速写失去了应有的尊严,然而这个失去似乎是从画家开始的。
速写的独立艺术价值一直具有模糊性。可能很多人会反对这个说法。你去问每个画家,他们都会说速写有独立艺术价值。事实是,从展示、出版、收藏等艺术价值体现逻辑系统看,它的独立艺术价值便显得不那么确定了。在古典时期,我们今天所阅读的那些令人惊艳的大师手稿及其出版物,在当时,大都作为一幅杰作草图或之前的人物形体形象研究的习作,并且体现了古典时期最核心的审美原则——再现。后世的人们在欣赏和学习中发现了其中的美感——艺术价值。流畅的优美的线条、雄浑的形体、迷人的结构与节奏等。人们从中概括出了“速写”的要义:快速的反应、概括的。后来,人们又从现代主义绘画中概括出:结构的、形式的、材料语言的。另一可能是,在古代中国画中,从材料语言上更能体现“速写”的要义,其中特别是“写”的意藴。“写”当然是能体现艺术性的。当代中国美术院校大都是上面几个方面来谈论和教学速写的。但在实际创作中,速写的意义多偏向于为记录素材。
照相术、现代印刷术发明之后,本雅明宣称“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学界所说的“图像时代”图像的泛滥,艺术创作者大量使用现成图像或照相机进行创作,极大的破坏了速写作为记录素材这一功能。同时,很大程度上剥离了现实体验性经验。这样的做法对传统绘画产生了危害:失去体验的鲜活、失去感动。另一方面,它却导致了观看经验的本质转变。在当代艺术环境中, 不仅仅只是把速写看做一种绘画技巧方式,而应当成一种观看方式。观看方式与现实的认知角度相关。对现实的认知角度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作者在面对同一景物时产生完全别样的理解和判断,而做出深刻画面反应和行动反应。现实生活远比艺术要复杂,无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还是“生活模仿了艺术”,都说明了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由于速写的特性,我们可以把速写看做二者关联的很直接的手段。从观看的角度,如果把生活、速写、作品连成一座桥的话,“桥”才是艺术。
当今的艺术家在处理作品与现实的关系时,出现了几种倾向:一种是越来越脱离现实;一种是直接把现实当成了作品。这两种情况都缺少了一个“钩子”,前者缺少对现实的反应 ,后者缺少对现实反诘。画家刘小东则是个有趣的例子,近年来他的作品画面总是完全或大片留白并具有很强的速写性,这样的留白造成画面的本身不完整性。这也许是其高明之处——通过观者自身经验在留白处自动填充而达到异在画面完整。他近几年的作品则采取一种貌似田野式调查的方式,远赴三峡、青海、新疆等地现场绘画,并把整个项目過程拍成记录采访电影,很难否认,这样的行动无疑增加观者对于画面感觉力度。但有人认为其画面仅仅只是记录。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他这样做得意义到底在哪里?
这类人对刘小东的误解就像是对速写的误解一样,或许对他们而言,速写就只是记录,只是素材。说到底,他们把速写当成一种素料形式、一个艺术的空壳。他们忘记了艺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艺术的“在场”。当画家在现场用铅笔勾出一根线,这根线或许接近某个物象,但在本质上,它描叙的是一个关系,一个作者、画面、对象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是现场信息给予作者的总和或者说结晶。这个结晶受制于现场极其复杂因素,更受制于每个人不同的知觉。每个人不同的知觉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认知。每个个体得到的结晶不一样,这才导致了不同画面语言形式的出现。速写的艺术性就体现在这个关系中。速写就是用相对简约的材料表达作者对现场的感知及对世界的认知结构。所以,我们意识到,当代作品的完整性判断不是建立在已有绘画的历史因素上,而是体现在对世界认知结构的精确感表达的恰当度上的。
今天,我们必须提醒那些仅仅把速写看作素材、看作一个已有画面形式的人。提醒他们,正是他们的这种目光,才造成了速写在今天艺术环境中失去尊严的局面。这也导致了今天画坛大量僵尸画面的出现。这至少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