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2017-08-03赵永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大学生

赵永伟

(湖北工程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摘 要: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和平台,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潜力,能够促进产学研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91-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更是创新人才竞争的时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大学生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中坚力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肩负着人民赋予的重要历史使命。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创新教育环境的培养,以创新创业大赛为载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引导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因此,促进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多个方面来讨论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国内高校产生发展情况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起源于美国校园,又名“商业计划”,1997年由清华大学首次引入我国,之后,创新创业竞赛由清华漫延到其它许多高校,并进而上升为“官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举办的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一个显性化的、开放性的创新知识载体,为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大赛认识不够,被动的参加比赛。很多大学生都经受过“题海式”、“填鸭式”等十余年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导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能力,普遍具有“考试能力佳、应用能力差”的弊端。还有部分同学甚至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当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任务去完成,不能积极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

2.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视不够,缺少有效的组织和宣传。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度重视,但教师对大赛重视程度不够,参赛作品缺少老师指导,出现了一位老师同时指导多份作品的现象,甚至有些参赛团队找不到专业老师的局面,导致作品质量不高。

3.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育人范围不够广,效果不够突出。大学生创业计划一般仅仅停留在比赛的层次,很少付诸实施,缺少相应的成功典型。单靠创新创业大赛及大赛周边活动如创新论坛、创业沙龙等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全面,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的培养提高方面,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是乏力的。因而创业实践教育方面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4.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经费支持不够。虽然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给予了大力的经费支持,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经费的预期要求。大赛由于缺乏有效系统的组织和资金支持,因而活动的范围相对的比较小,也不是很稳定。以充足的资金来激励优秀的大学生来参加大赛,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具体举措

为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以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创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形成。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知识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很好地对知识、技能进行积累,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发现有价值的创业项目。在创业科研活动中,树立自己的观点和对新知识、新领域进行探索的能力。

2.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高校应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设计以主管的校长为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专家教授为创新创业中心的成员,并从校外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加入,以便对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活动进行专业化的评审与指导。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提供指导并积极参与。

3.建立创新创业基金,完善创新创业活动激励机制。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学校可以利用校内和校外有利的资源,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基金会,为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团体,除了大赛的奖金以外,还可以给与大学生一定的奖励措施,比如在大学生学分的认定、综合测评、评优评先进等方面给与一定的奖励。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A11)。

参考文献:

[1]杨晓慧.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 (01).

[2]李振杰,李军,王中心.當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科技风,2015(01).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