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鹤庆瓦猫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分析

2017-08-03文静蔡振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

文静+蔡振娟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作为当地居民的一种传统民俗、民风,云南大理鹤庆瓦猫是民族文化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因其形似虎,亦叫做“镇脊虎”,或者名为“降脊虎”,是云南当地民间宗教文化的产物。但对其工艺流程的梳理尚不完善,没有更深层的挖掘传统手工艺中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本文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并且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实物,将艺术史学研究中的、符号学、艺术风格学、民俗学及人类学等方法的合理成份应用到鹤庆瓦猫的分析研究中。尝试探寻鹤庆瓦猫独特的艺术特色及民族文化内涵。

关键词:云南鹤庆瓦猫;传统工艺;民族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37-01

一、云南鹤庆瓦猫:探本求源

一种艺术文化的形成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瓦猫其实是人们对虎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虎原本就是中国最早的图腾之一,其实在云南当地的瓦猫造型中,有些是怀抱或者头顶八卦,这种源于中原文化的八卦被云南民族所接受,也不难看出,瓦猫或许是来自中原的多元素文化代表性标志融合的产物;早期人们的生存环境非常的恶劣,除了生存本能意外,人们便通过寻求外界某种力量自保,并求得犀利伤得慰藉通过长期的文化环境冲撞,瓦猫,便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想出来的守护神,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风俗。

二、宗教文化熏陶:云南文化与鹤庆瓦猫的必然联系

在云南,瓦猫是当地的一种镇宅神兽,人们对其叫法颇多,“猫福”、“降脊虎”、“镇脊虎”,是以猫、虎为原型的宗教、民俗、建筑文化产物。云南当地的人认为瓦猫有镇宅辟邪的功能,因此民间在构建房屋时,都以瓦猫置于屋顶或者门楣上,用来看家护院,并且人们对瓦猫的神秘作用深信不疑,瓦猫的安放也有一定的讲究,“开光”祭祀是瓦猫安放的必要仪式。

三、云南鹤庆瓦猫的制作工艺流程及其独特性分析

1.极致美:天然泥材。鹤庆瓦猫制作所用泥料,是有着它自己本身的语言色彩的,虽然选材经过精心过滤,难免会有些细小颗粒的硬物偷藏其中。由于瓦猫制作的产量较大,制作瓦猫的泥料都是经过专业的泥料搅拌者到制作者家里将一年的备料搅拌后储存起来的。有次在看师傅制作瓦猫的过程中发现,师傅不断的在泥料中摸来摸去,看到这个场景还以为师傅在感受泥料的湿度,问过师傅才知道,其实师傅实是在找寻藏在泥料中的砂砾,师傅说“砂砾在里面,就算烧出来后有的砂砾也会冒出来影响瓦猫的美观,在制作中就要不时的挑出来,以免后面整个瓦猫都不好就坏了。”;泥料中添加的水分都是在制作泥料工人的控制当中,有时就算水加多了,把料子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水分便会自然挥发。

2.器物美:质朴工具。鹤庆瓦猫制作的木器如铁器,也是一枚灵器,每一个木棍都是一个瓦猫成型的支撑,招财猫的手臂,便是被它托起,毕竟猫身是湿的陶泥塑造,还有点软,因此在塑造猫手时要加上支架,以便猫身成型,之后再将木棍取下便可。

四、鹤庆瓦猫艺术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分析

1.文化之涵。(1)信仰崇拜。探究鹤庆瓦猫的文化历史及探访鹤庆当地的瓦猫制作者,最初的瓦猫形态少之甚少,现代的多种形态瓦猫都是经过制作者延伸改造后的。鉴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坚持和发展,原始信仰的延续,造就了人们对虎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虎原本就是中国最早的图腾之一,瓦猫,便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想出来的守护神,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风俗。(2)纳福安宅。纳福安宅,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云南鹤庆瓦猫也是具有这样一种美好寓意,在当地每户人家盖新房时都会买来一只瓦猫,立于自家屋顶之上,以达到镇宅护院的效果。人们对瓦猫的意象其实也是对自身的心理安慰,云南鹤庆瓦猫根本的文化内涵是来源于人类自身的赋予和表达。

2.鹤庆瓦猫之审美特征。云南鹤庆瓦猫以人类的生活为底蕴,其传统工艺艺术为根基,与地域风貌相融合,呈现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鹤庆瓦猫是云南民间文化的又一物质载体,人们将其艺术化,并以此载体指导地域文化,彰显其独特审美特征。(1)素色:秀雅表色至美。鶴庆瓦猫的自然表色,不仅仅是材料烧制的自然美,对于鹤庆瓦猫的艺术形式来说,内在特性则决定了它的发展和自然息息相关,毕竟瓦猫选取的陶泥取自自然,这种利用自然的发展道路是鹤庆瓦猫的发展必然,而人们与自然的微妙关系更加体现了它的独特的审美意境。鹤庆瓦猫的出现是源于生活,也是经过历史与文化的冲击而出现,原生态的创作与艺术表达,都独独体现了醇厚的质朴之美。(2)构造:结构重组至美。“结构重组”,便是指鹤庆瓦猫的整体构造,以每一个肢节重组构造为主,而其更加注重的便是瓦猫本身的夸张比例与造型的相辅相成,是鹤庆瓦猫形式美的依据。鹤庆瓦猫在最初的一堆泥料经制作者手作变换成具有一定功能性的艺术品,这也加剧了鹤庆瓦猫从功能性转换成艺术性的里程碑,使鹤庆瓦猫的存在方式更加完善。传统的制作者用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形式,完善了鹤庆瓦猫每个结构间的协调平衡,即达到了变化的目的,又整体不失美感。(3)意象:纹饰溯说至美。云南鹤庆瓦猫因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其身上的装饰纹样也同样具有其独特性,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太阳”、“月亮”、“星星”、“鱼纹”等,有时也会用些简化的花草纹样,虽然文样简化之后看似简单,却不失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反而使其看似更加独具形式感。

参考文献:

[1]董存菊.云南民间镇宅兽艺术[J].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专辑(云南民族博物馆艺术部),1998(04).

[2]廖少华.古代民间建筑的镇宅艺术[J].美术,2006(04).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高校艺术教育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分析
浅析近代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冲突与融合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一点
传承·融合·再创造——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