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滇剧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

2017-08-03念丽王飞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背景

念丽+王飞

(1.曲靖师范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2.曲靖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摘 要:滇剧属于我国云南地区的特种剧目,在云南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滇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社会多元化文化的冲击下,滇剧继承及发展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在社会上也逐渐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为能够更好推动滇剧进一步发展,十分必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应当了解滇剧文化背景,并且要把握其艺术特点,从而为更好发展滇剧文化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滇剧;文化背景;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129-01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及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种传统文化也得到很好发展机遇。滇剧作为我国传统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积极继承及发扬滇剧文化也就十分必要。在滇剧继承及发展过程中,其基础任务就是了解滇剧文化背景,并且应当对其艺术特征充分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深入研究滇剧,才能够进一步继承及发扬滇剧文化。

一、滇剧文化背景

滇剧的形成及逐渐发展是以多种戏剧艺术形式为基础上的,主要包括秦腔、汉调襄阳派及徽调,在这些传统剧种逐渐融合的基础上使滇剧这一剧种得以形成,滇剧的主要流行地区就是云南大部分地区,还有四川及贵州部分地区。

滇剧的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其起源于清代,经历辛亥革命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几个阶段。对着清代这一时期而言,滇剧主要就是孕育、形成,并且逐渐发展至兴盛,在这一时期内出现很多有名滇剧戏班,在发展至光绪年间时,滇剧发展已经达到兴盛时期,不但出现越来越多的职业戏班,并且在农村地区也逐渐成立很多业余戏班。在发展至辛亥革命时期时,滇剧的发展已经趋近成熟,开始逐渐出现专业的滇剧戏园,在云南的蒙自、东川及个旧等地区也逐渐有专门滇剧戏园出现。滇剧发展至民国时期时,开始逐渐向没落发展,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一些滇剧艺人很多均受到迫害,导致很多艺人开始逃到其它地区,由于社会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滇剧在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时,几乎已经灭绝。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不断发展,政府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近几年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积极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也就越来越必要,很多频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也被深入挖掘出来,重新在社会上得以展现,这种良好的发展形势,使其滇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滇剧的更好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对滇剧更好发展提供具有很大推动作用①②。

二、滇剧艺术特征

首先,滇剧这种戏剧形式相对而言比较杂,这主要表现在其组成及结构方面。滇剧的组成主要包括三种声腔,即丝弦、襄阳及胡琴,此外还包括部分杂调,这些声腔及杂调都是由省外传入云南地区的一些戏曲声腔,其中丝弦来源于秦腔,襄阳来源于汉剧中的襄阳派,胡琴来源于徽调,这三种声腔在传入云南省内之后,与云南当地方言及风土人情与民间音乐进行结合,逐渐发生变化,最终使滇剧中的三大声腔得以形成。另外,在滇剧中存在的昆倒板与昆头子等种类,其与昆腔存在一定联系,而其中的架桥、平板以及安庆调与人参调等,其与吹腔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滇剧这种戏剧形式相对而言比较复杂,属于几种戏剧的融合,因而在唱法及唱腔上也能够表现出不同戏剧中的特点,这一点也是滇剧不同于我国其它传统戏剧的独特之处。由于滇剧这种较“杂”的特点,滇剧艺人通常都需要了解不同戏剧特点及唱腔,也就具备各种表演能力。

其次,滇剧比较质朴。对于滇剧这种艺术形式而言,质朴属于其十分明显的一个特点,具体而言就是戏剧富有生活气息,比较符合普通大众的审美观念及欣赏水平,因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比较受欢迎。在滇剧表演过程中,所展示出的一些戏剧语言均比较通俗易懂,可使大部分人均能够明白戏剧内容,也就能够使人们更好欣赏戏剧,这也是滇剧不同于其它剧种的特点,其能够通过戏剧表现较好表现人们实际生活,具有十分浓厚的生活气息。另外,在滇剧创作方面,其并不是只有戏剧家及剧作家参与其中,即便是普通大众也能够参与滇剧创作,能够为滇剧创作提供比较丰富的素材,这一点是其它戏剧形式无法达到及实现的,同时这是滇剧比较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的主要因素,滇剧的这一特点对其更好继承及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义③。

三、结语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继承及发展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一项社会任务,因而对滇剧进行进一步深入演技也就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为更好发展滇剧文化提供良好支持。笔者希望通过对滇剧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介绍,使人们更好了解滇剧这种传统戏剧形式,从而推动其得以更好发展。

基金项目:课题:本文系2016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文;编号:A2016ZDX002。

注释:

①夏德金.论滇剧的继承与创新[J].艺海,2011(12).

②杨军,刘佳云.云南花灯、滇剧的发展与保护研究(下)[J].民族艺术研究,2011(03).

③杨军,刘佳云.云南花灯、滇剧的发展与保护研究(上)[J].民族艺术研究,2011(02).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网络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