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唱研究

2017-08-03许迪迪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

许迪迪

(湖南科技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

摘 要: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主要收录在《赵季平创作歌曲精选》中的《阳关三叠》一章中,分析这些古诗词歌曲的曲调特点,具有注重传统曲调的表现、旋律与诗词音调的统一、以旋律促进诗词表现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演唱中,以明确诗词特点与情感、意境表现为基础,调整出积极放松的状态,通过合理发音与规范动作传达古诗词歌曲的美感。

关键词:赵季平;古诗词歌曲;艺术特征;演唱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88-03

赵季平先生作为中国的“乐坛神笔”,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还因为创作中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开创了古诗词歌曲的新局面,促进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扩展了中国现代音乐的内涵。其古诗词歌曲中,具有用词严谨、韵律和谐以及意境唯美的特点。本文就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关注其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特点,明确这一类歌曲的演唱方法,并明确这一类歌曲的艺术价值与定位。

一、赵季平及古诗词歌曲简介

(一)赵季平简介

赵季平(1945-),河北束鹿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1970年开始音乐创作,共有影视作品配乐、舞剧以及交响乐等近千首音乐作品,截止到当前共有8首影视剧音乐作品获得最佳音乐奖,四首作品获得最佳音乐奖提名。赵季平先生现任西安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陕西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席。

(二)赵季平典型古诗词歌曲

赵季平先生的《赵季平创作歌曲精选》中,专门有《阳关三叠》一章收錄了《别董大》《峨眉山月歌》《佳节思亲》《静夜思》等十首古诗词歌曲,歌曲以唐诗为基础,结合个人的理解进行曲调创作,扩展了歌词的内涵,体现出对于古典诗词歌曲的现代演绎。

二、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演唱意义

分析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其古诗词歌曲的特点,促进优秀古诗词歌曲的传播。在以古诗词作为歌曲内容的情况下,演唱相关歌曲,首先应该对于歌曲的内涵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具有充分的了解,根据歌曲内容确定演唱中的情感,随后还需要注意其歌曲演唱重点如下内容。

三、赵季平古诗词歌曲艺术特征

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主要以现代语言与旋律两个层面,下面就这两个层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传统诗词曲调的表现

自二十世纪西方作曲方式传入我国后,西方的现代化曲调成为我国音乐创作的主要手法,这些曲调创作方式具有追求创新,注重音响效果的特点,反而传统的古朴的经典曲调被忽视。这样的背景下,赵季平先生在古诗词歌曲创作中,坚持传统的创作方法,如《阳关三叠》中的作品基本采用七声调,无调式外音,保证了音乐用音的简单,同时与古诗词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保证了曲调与歌曲的一致性。在《阳关三叠》中,只有《幽兰操》与《阳关三叠》采用旧音阶,其余八首歌曲全部采用新音阶,同时在旋律上使用同宫与旋宫转调技法,满足歌曲旋律的要求,并表现出对于传统旋律特点的继承与传扬。如《别董大》中,前半部分为同宫转调,后半部分为旋宫转调,通过相同小结旋律的使用,达到韵律切换与情感转换的效果,并使整体曲调与中国传统的戏曲等曲调风格类似。

在继承传统曲调特点外,赵季平先生还根据古诗词的词句音节特点对旋律进行调整,一般为一个字一个音节,保证旋律与古诗词语言习惯统一,整体曲调结构均衡而无多余的音节。

(二)旋律与诗词音调的统一

古诗词按照特有的创作规律,保证了诗词内容对应以及音韵的和谐,虽然现代语言相对于古汉语发生了变化,但是基本古诗词的发音、声调仍旧保持了对应关系。按照普通话的发音标准,汉语共有阴阳上去轻五个声调,不同声调对应的旋律具有高低起伏的变化。赵季平先生在古诗词曲调创作中,充分关注到了语言的声调变化与旋律的音高变化的关系,保证了音高变化与读音以及整句平仄走向的一致性。

以《佳节思亲》为例,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按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对应的声调变化为35-55-55-51-55-55-51,,51-55-55-35-214-35,前一句具有上下上下的声调走向,后一句则从低到高,中间小幅度下降最终保持在35的水平,这种语音的走势与音乐的整体旋律,如图1所示,具有争议上的一致性。将旋律与音调的统一,保证了诗词演唱中演唱者的发音规律与曲调旋律之间的和谐。

艺术是相通的,尤其是古诗词本身就具有可唱性,其在古代是以演唱的方式传播的,虽然现代很多古诗词的对应曲调流失,但是其可唱的性质得以保留,以曲服务于演唱,达到文学与音乐艺术的统一的内在要求没变。赵季平先生根据古诗词特点进行的旋律与声调统一的创作,保证了古诗词歌曲的演唱顺畅,便于接受。

(三)旋律促进意境的表现

古诗词的艺术性之一就是艺术性的变现,其通过独特的用语与文艺方法,体现出言语之外的内涵,如《静夜思》等,通过简练的语言,描写出月夜的冷清以及感人肺腑的思乡情怀。全诗为五言绝句,共20字,却描写了多幅生动的画面,因为用语与意境表现上的优越性,成为古诗词的典范作品。在给古诗词配乐中,赵季平先生继承古诗词用语凝练,善于表现意境的特点,在《静夜思》创作中,基本保证一字一音的对应关系,满足旋律与语言以及诗歌节奏的特点,并通过节拍混合的方式调整曲调的的表现方式,实现以曲调促进音乐语言的表现能力,促进语言情感的作用,帮助作品意境的传达。

四、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要求

(一)认知与情绪要求

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具有文化内涵浓厚,歌曲情感充沛,旋律对应语调等特点,因此在演唱歌曲前,首先应该保障建立对于歌曲的完整认识,调整情绪,达到演唱的积极与放松的状态。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积极”与“放松”,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也就是说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既不能脱离“积极”单说“放松”,也不能脱离“放松”单说“积极”。二者必须共同存在,才能够保证达到最佳歌唱效果。歌唱中,“积极”作为一种态度,是在对于歌唱以及歌曲具有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是古诗词歌曲演唱前的基本状态,是“放松”的基础;“放松”是在积极的心态下,合理调节发生器官达到的效果,是“积极”演唱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积极”与“放松”恰到好处的有机结合,才能保障古诗词歌曲演唱中合理调节发声器官,协调动作与表情,表现出良好的演唱效果。

在古诗词歌曲歌唱中,“积极”最主要的是指心情、发声器官、共鸣腔体以及全身心等要积极参与歌唱的整个流程,实现感情与器官的协调发展,保证唱歌达到最佳状态;“放松”是指那些对声音造成阻碍的部分必须放松。如嘴唇、面部肌肉、上颚、下颚、舌根、上胸等。只有放松这些部分,才能够能够准确发音与吐字,同时保证歌唱表情自然,歌唱姿势美观。

在古诗词的歌唱中,“积极”与“放松”是保证歌唱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实现做到了“积极”与“放松”,才能够保证歌唱中声音优美,姿态动人,产生比较大的感染力。

(二)唱法及发音要求

赵季平古诗词歌曲演唱中,最需要注意的便是对于语音的把握,而语音中,最能体现歌声优美的,同时也是最难把握的就是元音音阶。因为元音具有饱满而感情丰富的特征,是演唱中声音最为响亮,相对持续时间最长的音阶。掌握纯正的元音发音技巧是演唱出优美歌声的基础,因而需要在一般相关歌曲训练中,结合现代汉语标准发音方式方法,同时参考到古诗词歌曲的特殊读音,做到发音纯正标准,符合诗词相关要求,保证加强对各个发音器官的控制能力,合理利用共鸣腔,最终达到随心所欲的发出各个音阶的能力。

歌曲演唱中,个人音色同样意义重大,通过对发音器官的练习,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优化音色的作用,尤其是真假音的转换及共鸣音等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声音连贯优美。演唱中,有大量的“a”“i”“o”等元音,同时涉及多节拍高音,需要进行必要的假音转换,这需要演唱者能够准确的发出元音音阶,熟练掌握真假音转换方式,方能达到完美演绎程度。

节奏是音乐传播的关键因素,赵季平古诗词歌曲的一些简单,重复性强的节奏能够表达鲜明的特点,是听众受到感染自觉的参与歌曲演唱,对于歌曲传播积极作用明显,如《静夜思》等;而节奏缓慢的歌曲一般表达较为哀伤的情感,有力增强感情渲染度,如《阳关三叠》等。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演唱中常出现的问题便是超前抢拍。克服这一问题,需要充分熟悉歌曲的歌词与节奏,掌握其演唱过程中的旋律变化,做到情绪与歌曲并进,最终达到准确把握节奏的目的。

个人音准问题主要是跑调。一般跑调并非先天问题,“五音不全”也没有任何根据,跑调主要是有以下原因:首先演唱中过于关注情感,导致气息不准,音调偏低或偏高;其次,可能演唱中只注重对于歌词的关注,不曾自己参看曲谱;最后便是紧张因素导致跑调。对于这一类问题,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便是参看曲谱的同时,跟原唱联系,这样既能够做到准确把握节拍,同时有利于校准音调。另外,演唱时演唱者个人的心态对于音准也有影响,通过心里锻炼法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态同样有利歌曲的成功演唱。

演唱中,对于演唱力度的把握非常关键,很容易出现用力过猛,感情过度激励的问题,这对于歌曲演唱效果及表情效果都有很坏影响。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演唱者充分发挥想象力,了解到古诗词语言含蓄的特点,将自己置身与歌曲中,以词作者的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音色与音质的要求

因为个人发生结构的具体特征不同,因此使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与音质,但是这样的声音特点并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合理的练习,加强声音的质感,保证演唱的效果。

首先,合理调控喉头与声带。喉头与声带是发声的关键位置,是保证发声效果的核心。因此,合理调控喉头与声带的位置与状态非常重要。演唱歌曲时,喉头位置较平时低一些, 类似于深呼吸时喉头所处的位置,在整首歌曲的演唱时,需要保持喉头基本处于这一位置,尽力保持平衡,而不是上下或者左右移动,当然,这样的平衡是相对而言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演唱要求实时调整。在演唱的过程中,注意喉头的位置,同时需要注意对于声带的调控与不同声音的发出。

不同音区的演唱方法。中音区是大部门唱词的音区,也是唱歌的基础,在演唱中,需要充分重视这一部分的发音,保证演唱时保证音区比较前的特点,声音轻松流畅,不要求声音的强度,而是以自然发生为主,做到平缓自如,同时结合其他因素,保证声音的优美和灵活自如的转变。因此演唱前及演唱中,需要格外关注中音的练习与运用。高音部分一般是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通过声调的拔高,情绪的激烈,配合演唱者动作,激发听众情绪,能够合理演唱高音区,关乎一这首歌的成败。在演唱高音区使,需要保持整体情绪的高昂,通过颧骨更大程度的打开,下颌尽力放松,保持较为向下的位置,同时向后侧拉,小舌头提起,辅助吸气并保持这一状态,喉嚨更大程度的打开,喉头随着高音的进展向下移动,保证高音发音的完美,并保证整个过程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演唱中,还涉及到换声的问题,从低音向上演唱时,需要运用合理的换声方法演唱。方法之一便是将喉头向下调节,使口腔充分打开,将气息发送位置向上移动,嘴张开,类似于“倒抽一口气”的方式,完成音区转换。另外,因为对于中高音较多的歌曲,换音中容易出现破音,这时候需要坚持保持发声器官状态,保证那一句演唱的完整。在换音的时候,通过混音的形式,使真假音混合,保证声音衔接的完美,保证声音不出现虚与空的问题。

五、总结

赵季平先生的古诗词歌曲具有用调古朴典雅,韵律与声调和谐,歌词字结与音乐音乐对应的特点,这保证了演唱中歌曲内容与旋律的统一。根据其歌曲的特点,在歌曲的演唱中,应该在对于相关诗词具有完整认识的基础上,进入到积极放松的状态,合理发音,调整表情与动作,做到有效的 演绎歌曲。

参考文献:

[1]张曼.情至咏叹 境致宣叙——民族声乐作品《断桥遗梦》的情境与演唱分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4).

[2]贺双桃.论赵季平部分声乐作品的创作思想与演唱风格的整体特征[J]. 国际音乐交流,2016(06).

[3]赵世民.赵季平谈歌唱[J].歌唱艺术,2013(09).

[4]李亚希.《关雎》之“水韵”解读——赵季平艺术歌曲《关雎》所感[J].滁州学院学报,2015(01).

[5]杨国栋.赵季平音乐创作略述[J].音乐生活,2015(08).

[6]梁红旗.继承传统 善于创新——赵季平艺术成就素描[J].音乐创作,2013(05).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
国内主旋律真实改编商业电影的艺术特征探究
北海与上海两地水彩画比较研究
以《美丽的磨坊姑娘》为例小议声乐套曲的艺术特征及价值
对话凡高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