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壶赏析
2017-08-03李春新
李春新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倒装壶又称内管壶,第一次看到的人会惊诧怎么还有这种壶底开孔的奇怪造型。其实该类型壶应用了“连通容器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在壶内设置暗管与壶底想通,酒液并不会自底孔漏洒。倒装壶结构巧妙,与公道杯、转心瓶等属于古瓷中造型最奇特的品种,但在年代上,倒装壶的创烧年代应该是最早的。本文通过对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壶的介绍与资料的整理,就其造型起源与特点试加探讨。
关键词:耀州窑;青釉剔刻;倒流壶
中图分类号: 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8-0049-01
一、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壶的面世
提到倒装壶,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名品应该是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五代至北宋初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倒装壶。
该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底径7.5厘米。通体施青绿釉,圈足外底刮釉露胎,胎色呈灰白色,胎体坚细。壶身圆球形,提梁作昂首展翅的凤凰造型,流部为生动逼真的子母狮形象,母狮张口露齿。腹部饰缠枝牡丹纹,下饰仰莲。圈足,底部中心有一五瓣梅花形孔。壶体饱满,造型犹如陕西关中地区常见的柿子,壶顶部还贴有模拟的柿蒂。凤状提梁和子母狮遥相呼应,构成了壶身的立体装饰,壶身剔刻的牡丹纹样富丽饱满,在壶顶和肩部还加饰有联珠纹和锯齿纹样,使全器纹饰自然过渡,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二、壶体的特点
壶体的构造精巧奇特。壶盖为象征性的,并不能开启,灌酒时要将壶身倒置,由从底部的梅花孔将酒注入,酒从母狮口外流时装满,然后将壶放正,因壶内有柱管将酒隔开,因此正置后滴酒不漏,可以为古人饮宴增加乐趣。除了壶中央的注酒通心管外,内部紧贴着壶流下壁还有个导流隔腔,以避免倒置注酒未满时酒从壶的流部流出,又便于吧壶里的酒倒出。这样的器形与结构,外表看上去较为丰满,比较适合晚唐至五代时期的审美观念,又便于在肩部增加装饰,但导流隔腔制作麻煩,并减少了它的有效容积。
1984年开始的耀州窑址考古发掘连续进行了14余年,黄堡窑址上也陆续发现了五代的青釉和黑釉倒装壶残件,也使耀州窑和倒装壶的创烧历史有了不解之缘。窑址出土均为残器,但反映出该窑五代时已在青瓷和黑瓷品种中创烧倒装壶,而类似造型在同时代其他窑厂中迄今未见到。
三、器形来源探讨以及倒流壶存在的意义
考古资料显示,五代时期的耀州窑创烧了这一奇特造型。五代耀州窑是近年来研究界关注的课题,在黄堡发掘中不断获取的新资料解决了历史上的很多悬疑,比如陶瓷街均肯定过去旧称的“东窑”剔刻花器应为五代耀州窑青瓷,五代耀州窑青瓷中存在一部分精心制作的产品,存在天青釉、淡青釉等雅致釉色,这些青瓷精品不少采用满釉支钉烧的做法,多有薄胎、多曲花口做法。这些精巧的天青釉瓷器模仿了金银器风格,考古发现显示出耀州窑五代天青釉、淡青釉瓷在同时期各窑口中质量堪称出类拔萃。
早期的倒装壶有一点耐人寻味之处,早期倒装壶多为提梁壶,这种壶式便于外出携带,民族学资料显示清代彝族使用倒装壶是为了便于外出携酒。五代创烧带提梁倒装壶很有可能也有功能上的考虑,由于只留壶肩一个极小的口,底足加有内管,可以使酒水晃动时不易洒出,倒装壶很有可能并非只是为了增加酒宴上的乐趣,而是为了方便外出携酒而设计。
随着景德镇元代以后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倒装壶在景德镇清代彩瓷、宜兴紫砂以及锡壶中出现,但造型已经有了演变,改作带执柄的带枝叶的寿桃形,不再使用早期带提梁的形式。
四、结语
从五代时期出现的第一件倒流壶——耀州窑青釉剔刻花狮流倒装壶到清代的乾隆时期,倒流壶的演变过程为:器型由柿形、瓜形演变为桃形、梨形;壶流由短流演变为长流;同时壶流的根部位置由肩部演变为下部;它也由玩赏为主,演变为实用器物。但是清末以后还有些异形倒流壶出现,不过已脱离实用的范围。
从17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广彩瓷大量出口到欧洲,至晚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倒流壶出口到了欧洲。
由于倒流壶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今倒流壶还成了当代顶级艺术作品的一种依托。例如,蒋蓉制壶、范曾书画的莲藕倒流壶,2009年北京保利拍出134.4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
今后,这样的艺术珍品将会越加显现其难以估量的艺术与经济价值。同时,会有更多的倒流壶不但给人们以情趣与快乐,而且还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李正安.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陶瓷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2]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李雨苍.日用陶瓷鉴别——现代陶瓷教材丛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