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武强年画

2017-08-03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5期
关键词:年画

武强年画是河北省武强县民间工艺品之一,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武强年画是在原始的耕作方式、佛教思想、传统观念和古老的民族习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民间乡土艺术。其构图丰满,线刻粗犷,设色鲜亮,装饰夸张,节俗特色浓厚,是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武强年画除大量民间题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时代变革,以表达人们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美好期望。

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相传,明永乐年间,山西省洪桐县艺人到此以后,促进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起初是民间画家亲笔画,逐渐发展成刻版印刷,以至全部套版印刷。那时人烟稠密的武强南关,便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到了清乾隆、嘉庆时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全县各种年画生产厂家和作坊达到近千个,从业者万余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被称为年画之乡的南关,拥有144家画店,周围40多个村庄数以千计的农户有年画作坊,其中规模较大的“四大家”在外地设有160多处批发店,行销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十几个省。后因地理交通状况的变化而逐渐衰微,民国时期的战乱导致武强年画业迅速萎缩,仅有四十余家画坊开门经营。20世纪40年代初,武强年画艺人与晋察冀边区的美术工作者一同创办“冀中年画研究社”,1947年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石家庄大众美术社”,武强年画由此得以复兴并有所创新。1949年后,武强县40家画业作坊合并为武强画厂。武强年画几经沧桑,到1980年成立了“武强年画社”,武强年画得以正式出版发行。它对武强的经济发展和社會进步,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杨柳青年画的细腻繁复、富丽多彩相比,武强年画更有农村气息,风格粗狂,色彩简单浓烈,颇受欢迎。1985年,建立了武强年画博物馆。1993年,武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版年画之乡”。

武强年画传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完全手工制作,手传口授,世代沿袭,经久不衰。因受其原料及工艺制约,在形式上提炼概括,在色彩上归纳夸张,在构图上匀称饱满,在内容上从人们喜闻乐见出发,以现实为根据夸张变形,大胆取舍,着重突出主要部分,色调鲜明,对比强烈,局部服从整体,每幅画都有一个主色调,更具有农村气息,风格粗犷,色彩简单浓烈,颇受欢迎。武强年画最早全用手工描绘,叫生笔画,产量较少,价格较高。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发展,便采用半印半画以至全部套印了,但要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来完成。武强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有门画、窗画、炕画、斗方、条屏、贡笺、灯画、对联、中堂画、年历画等几十个品种,有单幅、对幅和多幅连环画等不同形式。内容大致可以分为驱凶辟邪、祈福迎祥、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生活风俗五大门类,根据劳动人民祈求人寿年丰、大吉大利的心理,通过四季花木、时鲜果品、动物形象等组合的画面来表现吉祥的喜庆气氛,采取象征、比拟、夸张、双关等表现手法,充分反映了民俗、民情和人民的思想愿望,被誉为中国农耕社会的缩影、农民艺术的象征。

武强年画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映照出燕赵文化的踪迹。河北农村历来有“闹春”的习俗,每逢春节,庆祝活动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盛大的民间艺术节。腊月二十三到二十七,家家户户清扫、粉刷庭院房屋,然后人们把从集市买回来的武强年画贴在门上、室内、灶房、仓房、水井、马厩,把土地爷的神像贴在神龛上,既寄托人们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又为平日清贫冷淡的农家小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意识的嬗变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新一代武强年画艺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大批新作。另外,美国、奥地利、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也来到武强县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现在,武强年画还走向世界,远销日本、美国、法国和东南亚各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柏林博物馆、日本大和文化馆都珍藏着大批的武强年画。

河北武强县年画博物馆的一座典型的北方民居模型中,年画无处不在: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牛廊马厩都不能落下。各类年画各就各位,绝不含糊。然而,现在的农家,已鲜见这种情景,即使在年画产地,也很少能在农家看到年画的踪迹。

猜你喜欢

年画
悠悠年画情
难忘儿时贴年画
中国年画
羊年画羊缪印堂
缪印堂的“年画”
绵竹年画村
开封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等
年画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