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翻译概念创新之初论

2017-08-03魏建国

大陆桥视野·下 2016年12期

魏建国

[摘要]本文提出翻译理论界和译作市场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西方翻译理论与汉语体系的不兼容的问题,指出了汉英翻译理论填补理论真空,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并通过创意性推出次逻辑素概念,与久尔吉一拉多的逻辑素形成定义对,有可能解决目前文学翻译和评论的某些问题。阐释法作为直译的有益补充,在文学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阐释法运用需要遵循的规则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次逻辑素;逻辑素;阐释法

1.问题、根源和机遇

1.1中国学者的认知习惯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自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直到严复的“信、达、雅”以及钱钟书的“化境”等,都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看问题的一个特点:大而化之。哲学上,宏观地看问题,虽有高屋建瓴等正面元素,但同时,却一直缺乏微观方法论作为支撑,即,与大的翻译原则与目标配套的具体可行的、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保证前者得以实现,并具有可学习性和可复制性,同样重要的是,留下理论升级的“接口”。而缺乏具体实施手段的大目标和原则最终是否能达到,同样缺乏相对统一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认知习惯上,中国人喜欢从大处着眼,于是,翻译史上提出的理论也多是走宏观路线,但从“小处着手”就明显不足了,其中表现在翻译过程理论与翻译技巧之间,很多地方是脱节的,其中的理论真空并不罕见,因此,这种过程描述对学习者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译者只能靠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一些具体的译法,不可避免地呈现出碎片化倾向,而其运用上,自我发挥和个人掌握的随意性较强,译评也是莫衷一是。

1.2修饰语翻译理论融入文学翻译过程模型之必要

本文对修饰语部分的翻译建立了基本的认知和处理思路,翻译中的模糊的、可探讨的空间便会越来越落到微观处,而在此层面,大量处理文本的具体实践就会生发出开创性的原则和标准。就像人类对物质理解日深,逐渐发现并揭示出原子、分子、粒子和质子一样,甚至暗物质一样,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理论构建过程,每一步都引起了学科上的革命,所以说,翻译的微观理论体系中,真空不少,构建和完善工作大有可为!

除了对修饰语翻译理论化的欠缺,翻译过程理论多注重描述文本解析、重组的线性顺序(注1),却没顾及到每道工序之间转进的处理,即,在过去流程图中对过程各阶段的衔接,绝少注意到,至少每个步骤所涵盖的东西不都是“等容量、等距离、等难度”的,例如,修饰语在文本中占比巨大且类别多样,是否应该在翻译过程描述中予以体现?而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长期形成了译界一大怪状:研究翻译理论的,多不太会翻译:而即使没有成套的理论,译者也能推出译作。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内对所提出的理论,学术界多看其理论来源、派别和是否可以自圆其说,但从没人要求理论的提出者利用其观点进行相应的充分实证,以检验理论的可操作性和适用的广泛度,因此,译者不看这些理论,也不会影响其实践活动和译作水平;实践上,多年以来,翻译技巧多总结在MTI的教科书里了,有了这些英汉对译的“匠人”操作法指南,再加上多年勤奋实践、广泛阅读原作以及与同行交流积累的个人心得,包括深厚的语感,确实打造出了不少经验主义色彩浓厚的译界高手,反过来,这些人的工作,特别是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社会认可,使其自然觉得理论之“无用”。长此以往,由于理论研究者较少参与实践活动,特别是实践中最前沿的文学翻译活动,造成了与译者越来越大的工作方向上的差距,所以,只得在著述中多引经据典,包括引用译例,来增强其可信度,殊不知,对于其所引用的诸多例证,很多并不一定与其提出的观点有强烈的逻辑联系,在阅读理论分析文本的过程中,作者经常可以从其例证中引出其他可能性,但这种似是而非的实证,常常也没人去细究,因为,将其束之高阁对实践并无大碍;另方面,译作的推出,多是靠译者的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才华,而细究其译法源自谁家理论流派,多是理论研究者的后知后觉般的逆向思考,译者也乐得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幸被套上某些理论的光环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全球看,研究汉英对译理论的外国人,特别是文学翻译方面,也多是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比如,翻译《金瓶梅》的美国的罗伊教授,倾三十余年,完成此书的英文翻译,实践经验极为丰富,但并未提出什么翻译基础理论;而国际翻译理论多是基于欧洲语言提出的,如对等理论,在相同和相似的语系中进行比较对等效果是较为直观的,但对不是一个语系的别的大陆、别的人种的语言,如汉语,这种对等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是否应该做理论本地化的嫁接工作?理论引入与汉藏语系的接口在哪里?需要有什么样的理论搭桥或体系衔接,才能把外国有益的理论引入到漢英理论的大框架内?这些都是国内理论界应该思考和探讨的具体课题。这些工作应该只有汉语本族人能够胜任。否则,只举出部分双语实例,证明对等的存在,而对汉语更复杂的语言现象是否适用,是否需要理论再创新,长期不去深究,只能说明学界并未完全吃透这一西方理论与汉英翻译理论的异同点,无法有效地运用它,指导实践活动并奠定理论本地化发展的基础。

1.3英汉词法、句法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实践中,很多情况下和很大程度上,英语和汉语单词的内涵多义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没有同一语系的某种意思的匹配性。英汉字典的释意也只是大概的意思,如果再查英英字典比对,彼此意思的出入便会呈现出来。这就要求译者自主来根据上下文遣词造句,以合适的语言风格予以诠释,否则,如果译者不深究其理,借英汉字典的释意直接译出,有可能造成各种疑问偏差,而译文语篇的偏差和失去原文的文学感染力和文化底蕴,多是从这些细微之处的翻译不严谨造成的,正所谓“积小错为大错”。

英文的一个词并不直接对应中文的一个词,反之亦然。为译准英文的一个词,往往需要中文的几个词,甚至一个短句。而为保证所谓译文与原作的风格相近。可某些译作常常不这样做,其结果是,文本上看,确实做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形式对等,如文本长度和选词数量等,但双语意思上的漏洞和缺失较多,且经不起推敲。如果是文学作品,这种翻译处理造成的影响就更大,即作品的文脉,包括文内细微逻辑关系的断裂和感情、情绪等非显性的内在联系丧失。市场反应是:读者也说不出译作到底哪里不好,但就是读不下去;对于专业人士,抓住某一段深究,会发现问题多多。这是西方对等理论的反例,光靠“意思对等”或“动态对等”来辩解,并不能说明多大问题,而是需要理论往前推进,提出更新、更实用的微观翻译理论概念、建模并搭建相应框架,比如,对阐释法的使用条件、阐释程度的把握等制定规则和要求。要做好这些工作,也非中国人莫属。

其实,从这两种语言的句法上看,英语多是“竹竿句”,一环套一环,一环修饰一环的“树状”结构,语法要求较为强烈,通过其形合来分析好语法,对意思的理解就有了靠得住的理论支撑;而汉语多是小短句、“流水句”,参差错落的长短句中,多以短句为主,其逻辑关系多体现在上下文,这就是汉语的“义合”形态,没有英语标志性的“先行词”,每句话都貌似平摆浮搁,却内涵情感和逻辑关系,很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不是现成的西方翻譯理论所能全盘指导的,因此,语言实际要求我们汉语本族人,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要创建一套新的汉英对译理论,而非照搬或套用西方理论以佐证并企图指导翻译实践,因为,西方理论不可能全面涵盖中文复杂而独特的语言现象!

2.从启发中得到新的理念

2.1理论依据和概念

自从匈牙利语言学家久尔吉-拉多在其博士论文“Outline of aSystematic Translalplogy”(注2)中提出了“逻辑素”和逻辑素链以后,后来翻译过程的研究也把从语篇中提取逻辑素链(Logric hain)加进来了。但,这只部分使流程图解释开了一些翻译实践,尤其是对非文学类文本的翻译。提取逻辑素(Logeme)和逻辑素链(Logic Chain)是大致可以译出原作的全貌了。

而任何一门语言都有两大核心内容:文学和法律语言。前者代表了该语言的生动性;后者代表了严谨性。直到如今,恰恰在这两方面,各种流程图均无法解释清楚文学和法律翻译的实践。其原因就是:没有把修饰语的翻译提到足够的理论高度,并使之真正融入理论体系。这也是拉多这一理论概念需要在汉英翻译中进行深化和发展的方向。以此为切入点,就会有相应的课题难点,比如,本文作者首次提出的“次逻辑素”概念(sub-logeme)(注3),就是与逻辑素并列的基础定义和概念,二者配成定义对,形成语篇翻译分析方法论互为支撑和补充的两大支柱。如果说“逻辑素”是语篇的骨头,“逻辑素链”是骨架,那么,“次逻辑素”就是它的皮肤、血肉和经脉。它构成了文本的形态、容貌和精神,是其美好意蕴,即文学性,的外在体现。

2.2定义与定义对

耐心,恒也,这说的是治学态度;细心,微也,这说的是本文感兴趣的翻译理论研究的方向——潜心于细节。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杜甫有诗曰:“始知豪放在精微”。长江浩瀚,成于滴水;泰山磅礴,基于尘埃。文本不管是多大规模的宏章巨制,笔下多么气吞山河,也要一句句写成,一句句译出。把握好每一句,乃似小实大之举。文本中发现精微之处,就是发现美,美就存在于修饰语中,存在于”“次逻辑素”中,把其完好地转化进译文,需要做到两点:完整且恰如其分。做到完整,是翻译的量化加工、转化的过程;做到恰如其分,是译者对原文的文化搭桥,很多情况下,靠直译显然无法做到,因此用阐释法作手段补充,而译者的文笔就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说是某种再创作并不为过。如何才算达到恰如其分的翻译目标,就需要定出若干原则让译者去把握,也让译评者和译者有一个共识的考量平台。

总之,原文本是客观存在的主体,发现其言语精妙,实践翻译过程,通达互转思路。从流程框架中,找到每个工序适宜的方法,把具体手段与大的整体理论思路对接好,保证实施每个步骤时,有章可循,有据可考,这样,神来之笔便不会是天外飞虹般难以琢磨,灵感闪现也不会是无所依傍的乍现偶得了。

次逻辑素是语篇中一切修饰语、旬的集合:逻辑素和逻辑素链是语篇的骨架。从语篇概念看,既然次逻辑素把语篇修饰语囊括了,而逻辑素链则是构成意思的主干,于是,逻辑素、逻辑素链与次逻辑素都可以量化统计:从实操上看,可以把译出语和译入语中的这三者进行逐一比对,并逐一考量译法是否恰当,推敲其文字处理的理论依据。译文能够做到不漏译,增、减译都会得到有效的审查和校正,总体上,是可以保证译作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准的。

逻辑素与次逻辑素结成定义对,翻译时,双管齐下,呈现语篇的全貌。既要注意抓住逻辑素链,保持文本意思的大方向正确,也要推敲次逻辑素的译出,做到细节正确,进而精彩。译作评价时,也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量化次逻辑素的集合,漏译便无所遁形;再通过审视翻译转化,如阐释是否得当,在修饰语信息传递完整的情况下,衡量语言的转换效果,查验是否有误译、分寸拿捏以及比喻转换是否必要等问题。

作者创造性提出次逻辑素概念,又强调翻译中的阐释译法,就是因为注意到,在实际工作中,译文出错,主要在这两点上。其一,对修饰语没有理论化、整体性的处理意识。现在,本文将其归入逻辑素理论,并组成定义对,意在强化译者的主观意识,建立译者间共同的意识平台,最大限度地降低修饰语译出的随意性。再从翻译和译文评价两方面,做到译评更有说服力。

一般地,译文出入较大的,往往是需要译者去阐释意思的部分,如原作者畅谈思想、抒发感情这些内容。实际情况往往是,原作者是大文豪,大诗人,大戏剧家,大学者,而译者各方面水平均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也许由于译者的思想水平赶不上原作者,把握不住其思想脉络,也许是,其译入语的水平不足以转换这么或恢弘、或细腻、或情趣盎然、或微言大义的文字,于是,就像逼着小学生解释大学生作品一样,从译文反推译者内心,本文屡屡发现:对有些内容,译者明显把握不住,于是只能凭着自己的认识,去发挥,去阐释,所以,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然而,经常地,译出的随意性居然还可以借口“文学作品的翻译没有定论”来模糊、掩盖状况。

本文提出次逻辑素概念,就是把修饰语部分的翻译单提出来,量化处理,这样,阐释中出现的问题就会愈发显著地暴露出来,就某一点分析,译者自检才有的放矢,问题才无所遁形,从而大幅减少模糊的空间。

2.3阐释法在局部的重大作用

一般地,叙述多用在故事环境、人物身份和关系、事件线索等铺陈方面,每每到了人物感情纠葛、情绪抒发和哲理升华,往往要求作家调动丰富的修辞手法去表达。恰是在这些作品“出彩”之处,阐释译出其文内之义、言外之音正是表现其文学性之不二手法。

逆向来看,如果阐释内容有问题,轻则译不到位,重则会译偏、译漏、译过、甚至译反。基于内容问题,翻译中,文笔的模仿则顿失依据、无从着力。因此,作品翻译的成败,主要在于阐释法运用的成败,成则相得益彰:败便一溃千里。

阐释法运用出错的原因:首先在于对文本细节的疏忽。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句话虽不是专为翻译讲的,但它强调了翻译所必须的两点:精细的观察力和阐释、模仿文笔的表现力。

阐释法的运用是最吃译者理解和文字功夫的地方。要运用好这一方法,就首先要求译者深爱这部原作,对译出它有着强烈的热诚;其次,译者对作者的文笔有较深的理解和认同,能够模仿其文字风格,而且有意识地从始至终地一以贯之;第三,这种对作者文字风格模仿极其重要,这一点要引起译者足够的重视。否则,译者习惯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管译什么,都这样译,这样会堕入译者译文的同质化陷阱,客观上破坏了原作的整体风格和文学性,沦为译者从英文改写过来的故事书,徒增一版失败的翻译样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