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球发球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
2017-08-03金明楠
金明楠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现阶段,网球运动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在网球技术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在网球运动中,上手发球是网球运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网球上手发球技术已成为研究网球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网球技术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各种相关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方法、观察法等方法对网球发球技术和相关环节进行分析,就网球发球中容易产生的各种错误问题及时纠正,提出正确的见解和对策。
关键词 网球运动 发球 动作技术 训练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西安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系网球专项队22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访谈法
3.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2012级体育教育系专项队22名学生的调查发现,现阶段学生发球技术已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要领,但是对一些关键技术的细节动作理解还不够全面。
(一)发球技术动作各环节
网球上手发球动作的技术要领(以右手持拍为例):
发球的准备姿势以及站位,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右脚与底线平行,左手持球贴于球拍球网或者三角区出,身体面向右侧的网柱,球拍自然下垂,身体重心在双腿之间保持平衡。
抛球动作,两手臂保持自然垂直同时向上运动,左手持球向身体前上方匀速抬起。持球手手臂在整个抛球过程中要保持伸直状态,持球手抛球线路与地面垂直,掌心向上,以手指指跟将球平稳托起。在手上抬至最高点时手掌完全伸开,将球做自由落体。
挥拍击球和发力动作,持拍手径直向后引拍到身后,双膝微屈,侧胯挺出,身体成“反弓形”。
随挥动作,击球后,要保持连续地向前向前伸展的随挥,球拍挥至身体的左侧,双脚进入界内,身体重心前移到右脚,身体面对球网保持平衡。
(二)发球的技术原理剖析
1.发球的种类
上手发球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平击球:平击球的特点是球速快,落地反弹较低,力量大,但命中率较低,没有可靠的稳定性。第二种是侧旋球:也叫作切削发球。这种发球是从网球右侧击打,切削出较多的旋转。第三种是上旋球:由于上旋球的向上旋转成分较多,所以发出的球的是一个过网很高的弧形的飞行轨迹,旋转越多,弧形就越大,命中率越高。
2.发球的三要素
网球发球三要素,首先是落点,控制好落点可以避开对手比较擅长的接发,而将球发响对手相对较弱的一边,为自己争取主动机会。再次是旋转,旋转可以提高发球的命中率的同时使对手不易判断准确的落点而使自己受到攻击从而受到被动。最后是速度,发球速度越快,对手接发球反应时间就越短,回球的质量可能就越低,在比赛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快速的发球是对手接发失误,从而使自己直接发球得分。
(三)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发球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很多球员因为没有有效的发球训练方法而使自己的发球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自己的技术不完善。
1.平行站位转体背弓练习法
平行站位转体背弓法是指采用双脚平行站在底线,身体转动面对球网,上身背弓徒手练习动作,并逐步向持拍无球练习、持拍有球练习过渡。可以先由难度比较低的徒手练习开始,在掌握和适应动作技术后再逐渐向难度更高的持拍练习和有球练习过渡。
2.短握拍练习法
短握拍练习法是指采用与我们平时握拍相比较短的握拍方法,进行发球的练习。再逐渐加长握拍长度进行练习,最后将球拍握在最底部进行完整的发球练习。
(四)发球技术的训练
1.发球心理训练
在比赛中的发球环节,发球的质量和稳定性除了受到运动员本身的技术外,还受到了心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发关键球的时候体现的更为明显。所以发球心理训练尤为重要。一是集中注意力训练。二是控制自身情绪。三是实战训练法。
2.发球力量训练
上肢力量训练,练习者通过引体向上,或借助哑铃等器械仰卧双手张开与身体两侧,然后由两侧直臂向上,缓慢的推举于胸前,要求哑铃的重量适中不宜太重。
下肢力量训练,腿部力量训练可以采用快速摸高方法进行爆发力练习,还可以练习蛙跳增加腿部力量。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拋球的高度与落点
抛球的高度、落点是发球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很多运动员无法抛好球是因为在抛球的过程中手臂过于紧张,导致抛球速度过快,没有将球充分抛出就已松手,导致球的运动轨迹改变。
2.发球速度、旋转以及角度的平衡
在平时练习和比赛中大部分学生偏向于发球速度,而忽略了发球的旋转以及角度。导致发球的稳定性比较低。无法保证在比赛中利用发球取得优势。
(二)建议
1.加强对主要技术环节的强化训练加大发球力量训练,使得发球的速度更快,尽量为对方的接球设置障碍。
2.加强落球点和旋转角度变化的练习,使得落点能够打入对方的不易控制区域。
参考文献:
[1] 严波涛.李早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
[2] 杜明杰,孟献峰,Du Mingjie,等.网球发球技术与常见错误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16).
[3] 严波涛,吴延禧,苑廷刚,等.网球发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科学.20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