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疲劳度比较研究

2017-08-03贾遇珍杨秀秀马越

体育时空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

贾遇珍++杨秀秀++马越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疲劳度比较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科研方法,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疲劳、心理疲劳、脑力疲劳三个方面做了调查,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身体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以及整体疲劳程度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且疲劳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不良现象。

关键词 体育专业 大学生 身体疲劳 心理疲劳 脑力疲劳

当代大学生因学习压力、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因素,产生身体健康的不良症状,其中疲劳就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学者研究“疲劳”以医学方面为主,大多研究国家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前后的疲劳症状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通过文献可看出,很少有学者从高校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心理、脑力疲劳症状上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因此,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疲劳度比较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身体、脑力、心理疲劳进行了问卷调查,目的皆在对哈尔滨师范大學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疲劳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得出准确的科学数据,为以后研究“疲劳”方面的学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疲劳度比较研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和黑龙江省图书馆查阅关于疲劳产生的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运用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FAI),随机抽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的100名学生与非体育专业的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问卷回收情况见下表: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Excle与SPSS20.0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疲劳结果对比分析

疲劳结果量表题目包括:2当我疲劳时,我缺乏耐心;3当我疲劳时,我做事的欲望下降;4当我疲劳时,我集中注意力有困难。

从表2的数据看出,题目2中的数据t=2.48,相伴概率P=0.02<0.05,题目4数据t=2.49,相伴概率P=0.03<0.05,即认为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疲劳度有显著差异;题目3数据t=2.32,相伴概率P=0.08>0.05,即认为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疲劳度无显著差异。

(二)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疲劳对比分析

身体疲劳,是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疲惫、困倦、四肢无力等症状。身体疲劳量表题目包括:5运动使我疲劳;18我比以往容易疲劳;19 疲劳影响我的体力活动;20疲劳使我的身体经常出毛病;21疲劳使我不能进行持续性体力活动;22我胜任一定的职责与任务有影响;24疲劳是我最严重的症状;25疲劳属于我最严重的3个症状之一;26疲劳影响我的工作、家庭和生活;27疲劳使我的其他症状加重;28我现在所具有的疲劳在性质或严重程度方面与我以前所出现过的疲劳不一样。

由表3数据看出,题目5的相伴概率P=0.97>0.05,题目 18相伴概率P=0.39>0.05,题目19相伴概率P=0.93>0.05, 20相伴概率P=0.09>0.05,21相伴概率P=1>0.05, 22相伴概率P=0.63>0.05, 26相伴概率P=0.07>0.05, 27相伴概率P=0.25>0.05,由此数据表明,上述题目中相伴概率P>0.05,即认为身体疲劳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无显著差异;题目24相伴概率P=0.01<0.05,题目25中相伴概率P=0.01<0.05,28中相伴概率P=0<0.05,即认为身体疲劳对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有显著差异。

(三)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脑力疲劳对比分析

脑力疲劳是人长时间用脑、熬夜等引起的大脑血液、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出现的倦怠感。脑力疲劳量表题目包括:14休息可减轻我的疲劳;15睡眠减轻我的疲劳。

由表4看出,题目14中t=2.47,相伴概率P=0.01<0.05,题目15t=2.73,相伴概率P=0.01<0.05, 数据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脑力疲劳有显著差异。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主要以身体运动为主,同时学习文化课理论知识,身体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求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在每天消耗体力的同时也在消耗脑力。

(四)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疲劳对比分析

心理疲劳,它是因人长时间不间断的做某一项事情导致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受到强烈的劣性精神刺激而产生厌倦的一种消极现象。心理疲劳量表题目包括:6闷热的环境可导致我疲劳;7长时间的懒散使我疲劳;8精神压力导致疲劳;9情绪低落使我疲劳;16处于凉快环境时,可减轻我的疲劳;17进行快乐有意义的事情时可减轻我的疲劳。

从表5可看出,题目9中t=1.75,相伴概率P=0.08>0.05,题目16t=-1.61,相伴概率P=0.11>0.05,17中t=-1.67,相伴概率P=0.10>0.05,由上述几个题目得出,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疲劳无显著差异;题目6中t=1.67,相伴概率P=0.01<0.05,题目7中t=0.84,相伴概率P=0.04<0.05,题目8t=0.98,相伴概率P=0.33<0.05,上述3个题目数据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疲劳有显著差异。

(五)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总体疲劳对比分析

总体疲劳运动量表题目包括:1当我疲劳时,我感到昏昏欲睡;10工作导致我疲劳;11我的疲劳在下午加重;12我的疲劳在晨起加重;13进行常规的日常活动增加我的疲劳;23疲劳先于我的其他症状出现;29我运动后出现的疲劳不容易消失。

可看出,题目1中t=-1.25,相伴概率P=0.21>0.05,题目10中t=1.04,相伴概率P=0.30>0.05,题目11中t=1.85,相伴概率P=0.07>0.05,题目12中t=1.77,相伴概率P=0.08>0.05,上述1、10、11、12题目中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无显著差异性;13题目t=3.54,相伴概率P=0.00<0.05,23题目中t=2.75,相伴概率P=0.01<0.05,29题目中t=3.57,相伴概率P=0.00<0.05,上述13、23、29题目中体育专业学生总体疲劳度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有显著差异;总体数据表明,体育专业学生总体疲劳程度略高于非体育专业。

三、结论

从上述表2、表3、表4、表5、表6数据中得出: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学生身体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总体疲劳程度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

综上所述,疲劳已是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不良现象,对于大学生来说,所学专业不同,每天运动锻炼程度、次数和强度不同,所产生的身体疲劳度不同,体育专业学生上课的内容以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如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排球、羽毛球等),除了身体运动外,还需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与文化课程,不仅使学生身体疲劳和脑力疲劳下降,目前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消极的心理疲劳。在现代生活中大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各种“疲劳”症状,学会适应环境,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以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与未来。

参考文献:

[1] 黄文杏,季少良,王天芳.疲劳相关术语的概念及沿革的文献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2] 季萍,王坚.急诊护士心理疲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

[3] 張连成,张力为,刘嘉蕙,等.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4]伏育平.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5] 张金鸰.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