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交融

2017-08-02王震

成才之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合唱训练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王震

摘 要:合唱训练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进行合唱训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音乐教师应尽的职责。文章立足现阶段音乐合唱教学学情,研究提升合唱教学效率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合唱训练;和谐交融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54-02

合唱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对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合唱队,并进行相关的表演训练。现阶段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仅影响了音乐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合唱教学是重要的音乐教学方式,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合唱训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现阶段合唱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合唱训练,关键在于“默契”两个字,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协作配合,这也是对学生的素质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的较高要求。首先,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知识,全体学生都应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两者缺一不可。然而,现阶段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合唱教学的质量,亟待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教师对合唱概念的认知不全面。现阶段音乐教学地位处境尴尬,部分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音乐教学只是一门“概念”学科。部分学校往往忽视音乐教学,只是简单地进行教唱和音乐鉴赏,不重视合唱训练。此外,部分音乐教师妄自菲薄,觉得音乐是一门副科,对合唱教学概念认知不足,教学理念仍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主观认为音乐教育对学生而言可有可无,故而放弃或忽视开展合唱教学,引发了合唱教学的后续问题。

(2)缺少专业的音乐教师。由于观念上对音乐教学存在片面认识,所以部分学校根本不愿意拿出钱来聘请专业的音乐教师。学校缺少音乐教师,只能让其他任课教师进行简单的“客串”,由于这部分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合唱知识及教学能力,导致音乐课教学只能是敷衍了事,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合唱教学,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3)合唱训练方法不科学。合唱需要学生与教师配合默契。在合唱训练中每个学生都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必须各司其职,精诚合作,唱对每一个音节。由于部分教师专业性不强,无法根据学生的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导致合唱训练出现教学失衡,教师只能被动地教,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学。这样,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逐渐磨蚀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方法不科学,学生也得不到科学指导,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二、进行合唱训练的科学方式

如何进行高效合唱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应当从思想上认识到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并非个人行为。音乐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合唱训练当中,进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要突出新颖性和多变性,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具体实施过程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进入校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音乐教师应当认识到信息化教学的巨大优势,积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合唱教学中加入视觉冲击,对学生进行多維度感官刺激,构建和谐轻松的合唱氛围,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例如,在教学《我若是小小鸟》这个曲目时,音乐教师可以将课前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播放小鸟动态图片,并且播放发声练习曲,营造和谐的合唱氛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三声部合唱。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一堂高效的合唱课也就应运而生。

(2)寓教于乐。学生天性活泼,喜欢做游戏。要想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合唱过程必须突出一个“趣”字。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在合唱训练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增加合唱训练的趣味性,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合唱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学合唱《七子之歌——澳门》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对唱的形式、对话的方式开展音乐教学,欢乐的气氛,也容易帮助学生突破合唱难点。又如,在进行《翅膀》合唱训练中,可以将游戏元素加入其中,歌唱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舞蹈游戏,边唱边跳,游戏氛围更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巧妙进行音准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音乐基础、音乐天赋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故而,在合唱训练时,存在两个主要的问题。一个是有些学生缺乏音乐天赋,五音不全,走调的现象非常严重;另一个是全体学生在合唱的时候,发声出了问题,总是唱不到“点”上。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准确的发音规律,因此,开展音准训练是进行合唱训练的重要前提,下面简要介绍音准训练的几种主要方法。

(1)心理教学法。音由心发,这种教学方法侧重提升学生的智慧,而不是声音。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音”的记忆,在心中有完整的“音”的概念。当音乐响起时,要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对旋律、节拍有基本的理解,这也是实现有效合唱教学的基础。

(2)机理教学法。机理教学法与心理教学法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每一段旋律、每一个节拍,都能配合一定的肢体动作来完成。如拍打手掌、拍打膝盖、用手指在课桌上敲击,等等。要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对肌肉有基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下意识。

(3)比喻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把声音喝下去”,旨在打开学生的嗓子,避免“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尴尬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练习“打哈欠”的出气方式,扩大肢体的空间容积,使学生的共鸣通道宽敞而舒畅。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学生能够完美地控制声带,让声带在拉紧的形势下稳定、积极地工作。

(4)辅助教学法。顾名思义,辅助教学主要是借助一些辅助手段、音乐器材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比如,柯达伊手势教学法,将抽象性的音符形象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真切地“看”到高音,根据手势的不同变化掌握音高与音准;又如,钢琴、碰铃、三角铁、铃鼓等乐器,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配合乐器演奏,进行歌唱,使节奏更加分明,对合唱教学有促进作用。

四、创造性进行合唱教学

学生刚开始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演唱一些难度较高的作品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对学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可以从简单的教学开始,也可以将某首歌曲中的一段高音部进行删减。例如,在教学合唱《踏雪寻梅》时,曲目的最后一句对歌唱者的能力要求较高,合唱有些难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合唱水平,将合唱环节进行改动,将最后一句改为齐唱。歌曲的前半部分采用合唱,结束句用齐唱的方式收尾,巧妙地降低了歌唱难度,学生唱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效果良好。

五、结束语

合唱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还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音乐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歌唱水平出发,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进行合唱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颖性和多样性,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琦.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2(07).

[2]苏丹娜.多声部歌唱能力的培养——“玩中学合唱”之三[J].中国音乐教育,2012(04).

[3]阿利耶夫,董茉莉.俄罗斯中小学的合唱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11(02).

[4]周雪玉.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

[5]费香香.优化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

[6]张艳娜.谈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听”[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合唱训练音乐教学小学音乐
职高合唱训练中跑调问题的解决措施
浅析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
合唱有益于农村学生行为习惯之养成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