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语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研究
2017-08-02李红艳
李红艳
摘 要:人教版语文教材课文中的提示语体现了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借用提示语切入课题,突破重点难点,延伸课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教学;提示语;导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31-01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编排有个亮点:在文前、文中、文后,插入了提示性的“泡泡语”。“泡泡语”即提示语,体现了该学段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承载着导思、导学、导行的作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容易把作用重大的提示语忽略掉。提示语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出现频率较高,在课文中的具体出现形式和次数如下。一年级:文中10次、文后21次,二年级:文中47次、文后33次,三年级:文中34次、文后4次,四年级:文中31次、文后18次,五年级:文中0次、文后0次,六年级:文中0次、文后6次。可见,提示语在中低年级教材出现的次数较多,文中和文后的出现情况相比较而言,在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和灵魂,教材编者精心安排的提示语,对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提示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示语就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教师应如何让提示语充分发挥导学、导思、导行作用呢?
一、导学——借助提示语切入课文、品味字词在文中的含义
(1)借助提示语,快速切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有一类提示语出现在课文开头,起到帮助学生快速切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的作用。例如,四年级上册中《猫》的提示语在课文开头,提示语内容为:“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我要好好体会体会。”这个提示语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学生知道猫的性格特点是“古怪”。二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学生特别想知道猫的性格怎么古怪。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目标明确,能迅速地掌握文章大意。在這里,提示语起到导学的作用。
(2)借用提示语,品味语言的精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特点。这就意味着,语文课文的学习,不能单纯追求情感体验,也要注重“工具性”,如字词的学习。汉语博大精深,其中的奥妙令人回味无穷。有一类提示语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品味字词的精妙。例如,三年级上册中的《争吵》一课写小作者安利柯和克莱谛发生争吵后,克莱谛说课后在外边等他。课文第九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是:“终于挨到了放学”,旁边的提示语是:“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对此,教师这样借用提示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师:作者终于挨到放学。此处作者为什么没用“等到”的“等”,而用挨打的“挨”?生1:用“挨”字,更能体现出作者等待时内心的难受和煎熬,而前文用了一段话描写作者内心的煎熬,所以用“挨”比“等”好。生2:用“挨”字更加突出作者的心理活动,程度比“等”更深。师:是的,这个“挨”字用得真是巧妙,让人回味无穷。大家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悟出了它的妙处,把书读活了,来吧,让我们再读一读,感悟它的妙处。
二、导思——借助提示语,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
突破课文重点难点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借助一些提示语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的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这里的提示语是“我来画一画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看到这里,学生都拿起笔,一边思考,一边一笔一画地画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学生之所以能够画出来,是因为他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爬墙的过程。就这样,文章的重点难点被击破,课文学习任务圆满完成。
三、导行——借助提示语,走出课文,走进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各种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而提示语的导学性也体现了这一点,即让学生走出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语文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例如,四年级上册的《幸福是什么》中有提示语如下:“我想和几个同学合作,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在四年级下册的《蝙蝠和雷达》中,学生学习了雷达的发明和蝙蝠的关系后,提示语是:“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又如在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中,在文章的最后有提示语:“我也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类提示语共同的特点是引导学生从文中受到启发,走出课文,行动起来,成为一个小演员,或小发明家,或孝顺的好孩子。
四、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材中的提示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小泡泡”是导学、导思、导行的好伙伴,教师应适时当好引导者,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无限生机。
参考文献:
[1]翟长智.小学语文课文中“泡泡”提示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7(09).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