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2017-08-02马永均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思考

马永均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要注意三方面:第一要密切联系小学生实际,从学生生活中取材应到教学过程;第二是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形成学做一体的良好局面;第三是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结合,保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 思想品德 生活化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69-02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一方面,“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得到充分的认可,把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品德教育会调动小学生的兴趣,形成持久的影响。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所彰显的学与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把品德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而为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保障。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不要陷入到伪生活化教学的误区,把生活化教学成人化或理想化,不仅不能达到品德教育的目标,而且还给小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中获取教学素材。

要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思想品德教学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产生共鸣。因此,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实际生活中获取与课本知识相契合的教学素材,这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落到实处,对学生产生长远而持久的影响,而且通过生活化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导其初步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为其学习方式转变奠定基础。

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家乡的物产多又多》为例,可能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认识的物产可能会相对多一些。但对于城市的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可能不太清楚自己的家乡到底在哪里,而且对家乡的了解或城市物产的了解也并不多。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自己所教地区的特产出发,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物品的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引导。如对于广东地区的学生而言,其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地区的水果会比较熟悉,而对于山东地区的学生而言,其水果如苹果、樱桃、梨等会比较熟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物产,教师应当从小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培养他们爱家爱乡之情。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做一体的生活化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要实现品德教育的目标,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要渗透品德修养的教化,还要从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对于小学生而言,不管是学雷锋做好事,还是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都是其品德修养的表现。但从现代社会来看,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思想品德课程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更全面的品德道理素养。因此,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推动思想品德课堂走向课外,从而形成学做一体的生活化教学,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必由之路。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我》为例,笔者就针对社会诚信缺失的现实状况,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笔者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上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我向同桌或好友承诺一件能做好的事情;二是与父母一起制定生活诚信表;三是在班级公开诚信承诺书。通过学校、家庭、同学的监督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落实,使小学生在学做一体活动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品格,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每个学生的诚信档案,每个月向学生及家长公开一次。在这样有内容、有监督、有措施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不仅会力争做好自己承诺的事情,而且还会形成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还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心理研究表明,任何教学方式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突出是最根本的原因。而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中,要取得小学生的认可,就要结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来挖掘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以上述诚信实践活动为例,如果没有将生活化教学延伸到课外、家庭,那么纸上谈兵式的教育注定要失败的。而通过实践活动与诚信档案的建立,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诚信的心理,另一方面更是契合了學生从少年走向青少年的“小大人”心理,使其有独立自主发展的空间。从广度与深度上来说,五年级十来岁的少年儿童,可通过自我的设计把诚信实践从学习、生活向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延伸,从而推动了学生进一步对诚信实践的思考。而从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角度来看,同学、父母、老师等彼此之间维系并督促诚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本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这一活动容易获得学生、家长的支持。

由此可见,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生活实践等引导学生在学做一体中自觉接受品德修养的改造与熏陶,形成学生品德教育从自发性走向自觉性,最终实现生活教化学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汪春长.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41.

[2]刘阿甜.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育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49-50.

[3]史淑芳.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6,(33):159-16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思想品德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