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策略探讨

2017-08-02付秀先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摘要】历史作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就现阶段来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了极大的转变,教师以往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与现阶段的历史教学需求相适应,这就要求高中的历史教师充分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主题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高中历史的教学精神和教学需求之间相适应,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具有良好的帮助。文章将就主题教学模式应用至高中历史教学的背景进行探讨,提出其在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并针对其在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制定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 主题教学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5-0057-02

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在新课改背景下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原本课程体系中通史结构的时间与空间体系被有效打破,形成了一种中外古今历史内容贯穿融合的新结构体系,在实际的历史教材中课程的划分也突显出一种专题框架的形式。因此,现阶段我国高中的历史教学其每一单元模块的划分已然不是原本依据历史时间和事件的划分形式,而更多的是以实际的教学目标为需求对不同时间不同事件的历史内容进行的整合,尽管这些历史发生的时间和事件的内容并不相同,但之间却有着一个相同的教学主题。这样的内容划分形式能在很大程度避免高中的历史教学出现内涵重点重复的现象,对强化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与这一课程结构划分形式相适应的主題教学模式的设施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背景

所谓主题教学模式,指的是一种在实际教学中以教师设计的教学主题为中心,对相关的知识内容、知识脉络等进行梳理分析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相关的知识观点分析,让学生在主题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主题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提出主要是因为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且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习的特征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知识结构打破了以往时序性和逻辑性的特征,而采用一种专题式的课程结构。这样的课程模式也有效转变了以往通史结构下学生历史知识学习过于独立单一的现象,在专题结构框架中对各知识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对此高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必须树立整体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通过相关教学主题的构建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而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学生以课程的主题为中心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另一方面,相较于初中的学习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方面的能力和心理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就历史学习能力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便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在高中的历史学习中其在知识方面的解决分析能力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而就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其在分析解决对自己而言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问题方面会更加感兴趣。对此,通过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来帮助学生完善历史的学习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1.主题教学的实施与现阶段的教学精神相符合

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我国的教学事业得到有效的发展,我国针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而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其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受到了国家乃至社会各界的广为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所作出的改革不仅与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同时也与世界范围内教育教学发展的总体趋势相符合。新课标的出台充分强调了教育教学中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不仅是现阶段高中生培养的整体目标,同时还是时代科技进步背景下教育精神的体现。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对主题教学的模式加以运用,能以主题为中心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综合培养,与现阶段的教学精神相符合。

2.主题教学的实施与现阶段的教学需求相适应

受教育者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需要在相应的情境中完成并需要他人提供一定的帮助。这里指出的他人帮助可以是围绕知识而这之间进行的沟通交流,也可以说针对知识内容进行的相关意义的构建。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要求受教育者能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自身的知识层次进行丰富更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育者不能直接向受教育者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应当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让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实现知识内涵的丰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能以教学主题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这符合现阶段的高中教学需求,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极大帮助。

三、高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

1.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对教学主题进行明确

要确保主体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在课程实施之前根据教材的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主题。比如在“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一模块中,该模块所讲的主题是我国在1840至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屈辱史和抗争史。其中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屈辱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是抗争史。这一模块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学生对1840年至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一主线以及该时期社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就该单元的课题设置来看,时间仍是各课题顺序安排的主要依据,这样的安排方式显然与主题教学的要求并不符合,而如果教师在该单元的教学中仅按照课题的设置顺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所经历的屈辱史、抗争史将无法有整体的了解。基于此,为确保学生对各知识点内容掌握的整体性并切实有效的对历史教师教学的质量加以提高,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充分对单元各课程的主题内容进行分析,为单元的整体教学明确有效的教学主题。就“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这一单元的内容来看,教学主题的设置便可以以1840年至1919年我国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为主线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对自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直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我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爱国主义者所做的抗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充分的对教学主题进行整合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题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可采用如下的方式:

首先,以课本教材课题内的部分内容为范围进行主题的有效整合。这一课题整合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该范围中的学习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比如在《五四运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及时便可以以五四运动所具备的价值意义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爱国主义青年自身所具备的强烈责任意识。

其次,以课本教材的单元内容为依据对主题进行整合。以章节内容为主线实施的主题整合能有效有效打破传统高中历史教学中时间对课题先后顺序的限制,转变以往以发展为主线对学生所实施的教学,而以课程知识点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确保通过知识内容的整合让学生对历史各知识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更加深入的把握。

再次,以课本教材的单元课题设置为依据进行主题的整合。比如上述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以国家的屈辱史为主题对十三课和十五课的内容进行整合;以抗争史为主体对十四、十六、十七课的内容进行整合。而在主题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则可以根据各主题的内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进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更加有序的引导。

最后,历史教学与其他科目内容之间的有效整治。就高中的学科设置来看,政治和历史之间一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而就这两门科目的教学内容来看,二者之间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也可将历史内容与政治内容之前进行有效的整合,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掌握。

3.构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

(1)确定教学重点。在明确教学主题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教学重点,主要原因在于教学重点是教学主题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并非随意确定,而是需要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与理解《课标》及《指导意见》,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确定。

(2)明确教学目标。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主要是由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组成。相比于之前,现在教学将学生技能培养、历史教学情感融入之视作主要内容,所以在明确教学目标时不可忽视此点。另外,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要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水平,要最大限度地涉及所要学习的内容。

(3)重视学术成果。虽然全国都在积极开展新课改,相比于大纲版教材,新课程教材在观念上也有突破性的进展,但依然难以追随历史学术探索步伐,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学术探索成果。高考是由大学教师进行命题,主要目的在于帮助高等学校挑选出色学术,这无疑决定了重大史学探索学术成果与高考历史题目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就高中历史教师来说,重视学术成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要高度关注与重视那些紧密联系高中历史课程,且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学术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对提高高中的历史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对主题教学的实施给予充足的重视,根据历史教材的模块划分来明确教学主题,充分对主体进行有效整合,在教学中合理地对主体教学方式进行设计。因此,为确保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并提高教学的质量,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确保自己对新课改下的历史内容和教学特征有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1]杨婷.例谈历史主题活动课对高中生历史学习的作用[J]. 才智. 2015(19)

[2]夏永伟.浅谈基于模块教学下的高中歷史教材整合的策略[J]. 读书文摘. 2015(10)

[3]刘苏莲.创设主题,梳理线索——例谈高中历史主题型教学策略实践探析[J]. 考试周刊. 2014(38)

作者简介:

付秀先(1967年5月-),女,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栈子一村,现工作于日照市海曲高级中学,大学本科,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历史课程。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