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

2017-08-02沈建中吴海勇

人民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李汉俊李达李大钊

沈建中++吴海勇

望志路106号、环龙路老渔阳里、博文女校……翻阅历史,行走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一个问题挥之不去:中国共产党为何诞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这是偶然,还是种种因素指向了必然?

历史为何选择上海?

创党大会适宜在大中城市召开,这不仅是各国共产党的创建通则,也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情境。至于哪座城市能够拥有这份无上的荣幸,则是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所铸就的历史命运。

20世纪20年代,此时距上海开埠已过去将近80年,上海城市体量庞大,工业产值占全国60%以上,金融占到80%左右,这不仅意味着上海这座城市资本聚集,更意味着它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和市民阶层。据1919年统计,上海工人总数达513768人,其中产业工人181485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严重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锻炼了上海工人阶级很强的反抗性,而近代企业的集中生产,又培养了上海工人阶级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早在1898年夏,上海就出版了《泰西民法志》,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和学说,该书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开端。1899年的《万国公报》刊登了题为《大同学》的文章,介绍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随后,介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不断问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开始认真地看待俄国、看待马克思主义、看待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工农兵苏维埃国家。

组建党的准备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势必催生无产阶级政党。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将许多志同道合的共产主义者团结起来准备建党。

1920年2月中旬,陈独秀和李大钊秘密离开北京来到天津,他们酝酿了建党问题。

陈独秀从北京回到上海后,公开发表谈话说:“仅有学界运动,其力实嫌薄弱,此至足太息者也。”表明陈独秀认为学生力量实在太薄弱,必须要依靠工人阶级。陈独秀在上海开始了工人运动的启蒙运动,并以工人运动的基地——上海作为建党中心。

1920年5月,陈独秀建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酝酿建党问题,邀请邵力子、陈望道以及星期评论社的李汉俊、戴季陶、沈玄庐、俞秀松、沈仲九、刘大白等参加。

1920年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5人在环龙路老渔阳里(后改称铭德里)2号陈独秀寓所开会,确定成立中国共产党,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会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起草了具有党纲、党章性质的若干条文,确定中国共产党用下列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一、劳工专政(或劳农专政)。二、生产合作。其他还有党的严密的组织等内容。会议选举陈独秀为书记。尽管人数只有5人,但是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组织的产生。从其性质来说,1920年6月在上海建立的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陈独秀在8月中,写信给李大钊征求对于党的名称的意见,李大钊的意见是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完全同意。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诞生经过。

各地党组织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建立之后,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工作。首先是以成立时通过的党纲性质的条文,在上海发展党员,使其在各地发挥作用。在陈独秀领导下,各地迅速发起成立共产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还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供各地党组织内部学习,统一思想。《宣言》中明确地提出,要依靠工农群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宣言》表明了中国共产主义者决心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为在中国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愿望。

创办《共产党》月刊和《劳动界》周刊,开辟了宣传阵地。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了培养干部的学校——外国语学社。中共上海发起组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制定党的宣言纲领,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推动各地建立党和团的组织以及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等方面,都作了重大贡献。对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

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0年4月的一天,陈独秀在老渔阳里寓所接待了共产国际的维经斯基,后者向他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建议。维经斯基12月从上海启程回国。

1920年夏到1921年上半年,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做好了准备。

1921年6月3日,马林抵达上海。当时在上海的还有接替维经斯基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尼柯尔斯基。马林和李达、李汉俊商谈以后,认为正式成立党的条件已经成熟,建议及早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成立。他们和陈独秀、李大钊商讨以后,由李达、李汉俊发函给各地小组,请每地派两位代表到上海开会。大会原定6月下旬召开,但直到7月下旬,代表才全部到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召开。

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共13人。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留日小组的周佛海,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代表全国党员53人。马林和尼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李大钊和陈独秀因故无法出席。陈独秀接到李达的信后,向大会提出关于组织与政策的四点意见,交陈公博携至上海。其内容为:发展和教育党员问题,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问题,组织纪律问题,争取群众和夺取政权问题。

大会正式会址是李汉俊与其兄李书城的寓所,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一大的第一、二天是在博文女校舉行的,代表们拟定了议事日程,听取了各地小组活动情况的报告,交流了建立党、团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初步开展工人运动的经验,以后几天是在望志路106号举行的。

7月30日晚继续举行会议时,一个陌生人从后门进入会场,后扬长而去,马林要求立即停止会议。他们走了仅一刻多钟,法租界巡捕房派了9个人前来搜查。当时,李汉俊和陈公博未离开,尚在楼上闲谈。巡捕和侦探对房内进行严密的搜查,最后怏怏然离去。

李达的爱人、青年团员王会悟建议到其家乡——旅游胜地嘉兴南湖继续开会。代表们在南湖的游船中开会一天后返沪。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工作任务的决议,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人员。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李达被选为宣传主任,张国焘被选为组织主任。

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以下简称《纲领》),共15条,前3条系党纲性质,后12条是组织章程。《纲领》明确宣布:“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纲领》明确规定党要领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体现了共产党人终身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坚强的战斗司令部,中国革命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李汉俊李达李大钊
李大钊《青春》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李大钊
李达:为武大建设殚精竭虑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关于李汉俊的脱党原因及其是非曲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