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建设中特大桥桥墩施工要点探讨

2017-08-02王丽琴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薄壁施工技术

王丽琴

摘 要: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高速铁路土建工程施工的工作经验,以某特大桥桥墩施工为研究对象,结合某高速铁路特大桥3#墩31.5 m、7#墩39 m薄壁高墩的施工,研究探讨了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方案选定、模板设计、混凝土的施工、高墩控制测量、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全文是笔者基于工程背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空心高墩 薄壁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c)-0020-02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铁路特大桥全长1 084.70 m,桥中心里程DK171+780.36位于,位于R=8 000 m的圆曲线上;全桥均在+6‰坡道上。孔跨布置为:20~32m+1~24 m+12~32 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该桥3#墩墩高31.5 m,采用钻孔桩基础;7#墩墩高39 m,采用台阶式扩大基础;墩身为变截面空心墩,壁厚50 cm。桥址区为剥蚀低山及山间谷地,山谷洼地主要为旱地及梯形水田,海拔在161~200 m,相对高差40 m左右;洼地两侧山体主要为杉树林,植被发育较好;地表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整体水位埋深较深,一般为3.5~13.2 m,山谷稍浅,水量不大,地下水和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均无侵蚀性。

2 总体施工方案

由于桥址区属剥蚀低山及山间谷地地貌,地面起伏相对不大,施工条件相对恶劣,这就要求施工方案必须解决垂直运输、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支架模板等问题。根据现场调查及工期要求,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比较,采用移挖作填尽量根据现场地形顺桥修建一条施工便道,既满足各墩的施工需要,又解决了材料的运输问题,保证了工期。垂直运输方面,因全桥除2#墩高23 m,3#墩高31.5 m、4#墩高21.5 m、6#墩高30.5 m、7#墩高39 m、8#墩高25.5 m、9#墩高26 m,其他墩高均在10 m以内,故采取在3#墩处及7#墩处设置塔式吊机各一台,其他墩台施工采用汽车吊施工。根据现场地形在28#墩及15#墩处设置混凝土搅拌站及钢筋加工厂一处,混凝土的输送采用HBT60C-1413DⅢ型拖式混凝土输送泵,另外配合2辆6立方混凝土罐车。人员的施工作业通道:3#、7#墩利用塔式吊机内铁梯上下,其他墩身施工充分利用墩身内检查梯进行上下,确保人员的施工安全,见图1。

3 墩柱模板设计

根据该工程特点及施工要求,经过策划,在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后,采用翻模施工,墩身模板分圆端模、平板模、托盘及顶帽,圆端模又分为托盘底口调整节、墩柱标准节和墩底非标准节等几种形式,且相互间配套使用。采用缆索吊提升墩身模板進行循环施工,外模板均设操作平台(含扶手),操作平台支撑于模板的横肋上,操作平台随模板标准节一起提升,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板安拆、加固、钢筋安装、混凝土施工等。

通过计算,模板标准节高度为2.0 m,非标准节根据桥墩高度计算高度为1.5 m、1.0 m、0.5 m3种。内外模板的面板采用6 mm钢板,吊钩采用直径20 mm圆钢,上下边框为16 mm钢板、左右边框为12 mm钢板,竖向及竖向龙骨选用12#槽钢,背楞用14#槽钢连接(用直径32 mm对拉螺栓加固),模板与模板间用M18×60螺栓连接,模板间采用子母口连接,大小为凸5 mm凹3 mm。内外模板通过直径20 mm对拉杆连接,在稳定性方面主要通过拉杆的抗剪、混凝土与模板的粘结力、模板的整体受力及墩身收坡来保证整个模板的稳定性。外模操作平台采用50×505×5角钢焊接成托架,通过牛腿处直径20 mm的圆钢固定于外侧模横肋上(横肋设预留孔),每个标准节外模安装一套,在托架位置外连续铺设,在墩身周圈形成贯通通道,并在外模与塔式吊机间安装人员通道。在托架顶面满铺5 cm厚木板,供施工人员作业、存放小型机具。内模板中间施工平台采用Ф50钢管搭设一施工平台,满铺5 cm厚木板,并与模板连接,同时采用钢丝绳打保险,确保平台安全。墩身内平台利用缆索吊随着模板的爬升一起上升。

4 混凝土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及混凝土的可泵性,采用了以下施工措施:(1)施工前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实地考察,严格按照配合比要求对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查,保证原材料合格;碎石采用硬质岩石灰岩打制的碎石,石粉含量较大的碎石进行冲洗;外加剂选用上海格雷斯ADVA-152型,并经检验合格;墩身混凝土使用同一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水泥、同品种脱模剂,以保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2)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每次开盘前对现场砂石料进行含水量测定,以对理论配合比调整,确定合理的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减水剂计量采用自动计量设备,混凝土中水泥、粉煤灰每盘称量偏差控制在±1%之内,粗、细骨料控制在±2%之内,外加剂与拌和用水控制在±1%之内。(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控制在180 s左右。(4)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与入模的坍落度,坍落度控制在180~220 mm之间,不满足要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5)混凝土入模时对混凝土温度与邻接介质温度进行测量,保证温差不大于20 ℃。(6)对混凝土的含气量进行测定,含气量控制在≥4.0%。

混凝土泵送采用2辆6立方罐车与HBT60C-1413DⅢ型高压混凝土地泵配合。混凝土泵管为内径125 mm高压管。垂直混凝土泵管用链子葫芦固定于脚手架上,这样就可以缓冲泵送过程中的冲击力,且方便混凝土泵管的安拆。

5 高墩控制测量

高墩的控制测量与施工监测主要从墩中心定位、高程、垂直度测量三个方面加以考虑;施工监测主要从墩的沉陷观测、位移观测、倾斜和扭转观测三方面考虑。因此必须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同时施工前后及施工过程中复核好墩身轴线位置及标高。标高测量至每层模板的顶口,根据不同的标高计算出所对应的墩身截面尺寸,用以检验和控制模板的截面尺寸及坡度。

测量措施:(1)组建精干的精测小组专门负责墩身的测量工作,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确保墩身的线形控制。购置了价值12万的拓普康6002C型及拓普康701型全站仪。(2)为了防止仪器误差导致墩身偏斜,每换一模必须用全站仪测设中心点与铅直仪校核一次,并对墩身截面尺寸进行一次复测以确保墩身的几何尺寸准确。(3)坚持墩身中线的复测和墩身截面尺寸的测量检查制度。(4)实行测量换手复核,对同一部位测量坚持2个人2台仪器独立测量复核。(5)对于测量内业,严格执行复核制度。测量资料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方可用于施工。(6)每次测量时,对气压、温度进行测定并输入仪器,减少误差。

空心墩的测量、监控过程:为确保高墩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墩身的测量和监控。提升托架翻转模板施工工艺测量控制墩柱断面复杂,结合现有测量条件,利用三角高程法测定墩柱模板顶标高,采用单测站极坐标法结合量钢尺法,控制墩柱模板主要角点的平面就位,使其满足设计要求。一个墩柱每施工6 m,采用双测站极坐标精确测定墩柱模板各主要点的平面位置,同时用悬挂钢尺法精确测定墩柱模板顶的标高,以此来检核及修正三角高程。当一节混凝土浇筑完成,要即刻对混凝土面的控制点进行复测,以掌握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后的变位,同时提供下一节模板的安装参数。

6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由于多次立模,多次浇注,容易引起外观质量下降。为了提高外观质量,经多次探索,施工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用同一厂家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和料,确保外观的一致性。

(2)针对混凝土泵送難,和易性差,颜色灰白的问题,施工中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在保持原来配合比、坍落度的前提下,采用“双掺”技术,增加适量粉煤灰和减水剂,这使得混凝土的颜色更均匀,和易性更好。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注,每层30 cm,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星型振捣,要求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 c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 cm;操作严格遵守快插慢拔要求,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4)提高立模精度,采用玻璃胶或橡胶皮处理接缝,保证接缝严密。

(5)夏季施工,由于气温较高尽可能安排在下午或夜晚温度较低时浇注混凝土,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

(6)混凝土浇完后,立即进行覆盖养护,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进行湿润养护,同时避免上一节段墩身混凝土浇筑时污染已浇筑的下部墩身。

7 结语

在高墩施工中正确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十分重要。在技术上对方案进行谨慎分析比较,高空、立体、平行、交叉作业才有可靠保证。特大桥采用提升托架翻转模板施工是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它特别适用于跨度较大、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进场施工的地方,它具有操作方便,易掌握,成本低,工期短,安全等特点。实践表明,提升托架翻转模板在薄壁空心高墩施工中是切实可行的,可进一步的推广到其他桥梁高墩施工中。

参考文献

[1] TB 10203-2002,高速铁路桥涵施工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2] TZ 213-2005,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3] 高速铁路测量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薄壁施工技术
磁流变液仿生薄壁吸能管及其耐撞性可控度的研究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一种薄壁件的加工工艺介绍
薄壁件铣削稳定性研究
采用铝热喷涂反刺薄壁铸铁缸套的1.4L发动机开发
双薄壁墩承台拉压杆模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