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有点意思”的事:央视花旦李思思的育娃之乐

2017-08-02张临军

女士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思彩排元宝

张临军

曾连续5年主持央视春晚的李思思,以沉稳大方的台风和时尚清新的造型,深受亿万观众喜爱。在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时,她选择结婚生子;而今,她毫不犹豫地要“生二孩”。她笑着说:“孕育生命的幸福和喜悦,着实令我无法拒绝!”

生娃是最爽快最容易的决定

李思思最显著的标签是美女+才女。2012年,她第一次担当春晚主持人,也成为春晚舞台上最年轻的主持人。年轻的她像一股清流、一袭清风,给舞台注入了活力。

李思思无疑是幸运的,事业、生活两不误。大三那年,她认识了同为80后的老公,他总会在她晚上下课后送来从校外买的各种美食,俩人就在宿舍门口大快朵颐。“宿舍即将熄灯,我们也像其他情侣一样依依惜别,他总是站在原地,目送着我的背影,直到我消失在看不见的地方,他才转身离去。那时的我就在想,一个选择看你背影离去的人,一定比那个把背影留给你的人更爱你。我和老公是彼此的初恋,那一年的初夏,宿舍楼见证了我们的爱情。”

婚后,小两口在浪漫的二人世界静候宝宝的降临。2014年春,李思思怀孕了。尽管心态上已经做好迎接宝宝的准备,但一想到伴随着孩子到来生活将会产生无数变化,李思思也会觉得有点无所适从。对于她来说,怀孕意味着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无法继续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梦想,取而代之的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彷徨。

好在纠结之后,李思思总会找到自我安慰和疏导的方式。“在我身边也不乏有人3年抱俩娃,再花3年把娃拉扯大,之后全无后顾之忧地重返战场,建功立业。拼搏是为了不辜负生活,倘若为此而牺牲了生活,岂非本末倒置?所以最终,我做出了最爽快、最容易的决定:是时候生个娃了!”

带娃,停不下来的心灵培育

从被告知宝宝到来的那一刻,李思思就变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小刺猬,兴奋和惊喜完全被小心翼翼所取代。当时,她每期节目的录像时间都在3个小时以上,尽管从怀孕初期就解放了双脚,但一天两期的高强度录制,正常人都会疲惫不堪,作为孕妈的她就更是腰酸背痛,回到后台第一时间就是平躺缓解不适。

有时躺在化妆间那张沙发上,李思思会情不自禁地把手放在肚子上,试图感受宝宝的存在,心想:“宝宝,你还好吗?你会怪妈妈逞能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一边录像一边担心宝宝,一咬牙坚持了4个月。

孕期过了一半后,虽有万般不舍,但李思思决定休个长假。“不过那段经历,日后似乎带给了宝宝一些其妙的天赋。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每当手机镜头对着他时,就算手上有再多的玩具,他都会在第一时间看向镜头,估计与在肚子里时就跟着我出镜有关吧,也算是一种胎教。”

如果说怀胎十月是一次马拉松,那么最后的分娩就是冲刺的关键。李思思一直以来都被灌输“顺产对宝宝好”的观念,于是从怀孕28周开始,就为顺产做各种准备工作:加强锻炼,每天练习“拉玛泽呼吸法”,坐在分娩球上吃饭,偶尔还出门去爬楼梯。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医生最后一次产检时通知她,由于不满足顺产条件,必须剖宫产。手术前一天晚上,老公在医院陪她,她猛然回头,看到先生来不及擦去的泪水。兴许是没想到她会突然转身,他僵在那里,眼睛红红的。两人就这样“默默无语两眼泪”,久久凝视。最后,他说:“唉!真不想让你挨这一刀啊,心疼你!”那一刻,李思思的坚强彻底崩塌,泪水汹涌而出。

2014年底元宝出生后,李思思十分感动九分惶恐,如今回想起来,最舒服的要数在医院的几天,儿子除了吃就是睡,睁开眼睛的时间少之又少,无论白天深夜,几乎不哭闹,除喂奶换尿布外,夫妻俩只顾欣赏娃儿,以致于陪夜的先生还能惬意睡个整觉。

李思思就这样开始了带娃生涯,瞎子过河般拿起同事留给自己的育儿书,一边百度一边摸索。住院期间新生儿每日定点统一洗澡,洗澡有助身体发育,于是回家后李思思坚持给元宝每天洗澡。见外面天气那么冷,女儿竟要“瞎折腾”,李思思的母亲坚决反对。新手爸妈很快形成统一战线,开起空调,打响了孩子出院后洗澡的第一仗。

儿子坐在浴盆里,起先闭着眼睛不知道怎么回事,把水泼到他的小肚肚上,仿佛唤醒了在娘胎里的亲水记忆,一声不吭,眉头紧锁,随之那表情十分享受,任凭爸妈摆弄,不哭不闹。后来老人见元宝一副爱洗澡的陶醉表情,也便顺从了女儿女婿在她看来有点“离经叛道”的洗澡游戏。

就此,洗澡成了元宝的每日必行之事,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炎热天寒,从未间断,他对水对洗澡的热爱也超乎李思思想象。无论之前他多哭闹,只要小衣服一脱,把他放进浴盆里,他就从磨人的小妖精瞬间变身无邪小天使。洗澡成了止哭神器,也是李思思和元宝每天互动最愉快的时刻。

满月之后,元宝越来越爱笑,还咯咯咯笑出声,有时抱在怀里,他莫名其妙就开始笑得合不拢嘴。他有了越来越多的表情,配合着声音咿咿呀呀,不时吐着小舌头。李思思陶醉在小家伙可爱的“表情包”中,她仿佛看到了这世界最美的一景,马上拿起手机猛拍视频。李思思每天都像個忠实粉丝,拍下孩子每一个表情,记录他每日微小的变化,连睡觉的姿态都变化多端,有时托腮有时做兰花指有时举起胳膊仿若弯弓射大雕……她恨不得详细再详细地记录所有元宝的第一次,生怕错过了那稍纵即逝的成长瞬间。

带娃无疑是很辛苦的,更像一场停下不来的心灵培育。儿子出生后,李思思再也没有睡过超3小时的整觉,以前她的睡眠好得雷打不动,可能是母亲的天性使然,元宝只要晚上扭扭身子、发出一点响声,她就瞬间自然醒,喂奶,换尿布。

晨起时分,儿子喜欢在小床上不时又抬手又蹬腿,也许在跳着一种婴儿界的活蹦乱跳操。其实儿子很乖,作息规律,日夜分明,只要喂饱,晚上极少哭。当然,他也有人精的时候,比如喜欢被抱着走,有时坐着抱还不行,李思思就跺跺脚做出移动的假象,有时骗不了他,非要真走小家伙才停止哭闹。他白天在家睡不踏实,出门在外动动荡荡中却睡得极香,以致于李思思老公开玩笑说“元宝长大了肯定像妈,动不动要离家出走往外跑”。

出书、“要二孩”,幸福满满

儿子刚出生时除了头和肚子肉乎乎之外,实际上四肢很瘦。李思思的母亲猛烧汤水,猪蹄、老母鸡、鲫鱼,恨不得把全天下发奶的东西一网打尽。因李思思奶水充足,儿子开始日渐圆润。

令李思思紧张的是,一天,台里忽然通知她还要继续参加春晚的主持工作。当时距离春节不过两个月,而她的目标是减掉整个孕期增长的16.5公斤!此时,母乳喂养的优势便体现出来,它对于宝宝的好处不言而喻,对于李思思来说更是迅速恢复身材的绝佳手段。分娩结束后的第一周,她的体重就减掉4公斤。随后,加上合理膳食和锻炼,到了第六周周末,她一共减轻了12.5公斤。“带着多余的4公斤重量,我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春晚彩排。”

每天早上10点到台里准备,下午两点开始彩排,晚上7点结束,紧接着开会总结,晚上10点回家。为了保证儿子的粮食正常供应,李思思光荣地加入了“背奶一族”,常常在后台挤完奶后装在奶瓶中,晚上再带回家。

在中国的许多俗语中,李思思觉得有一句特别切中要害,就是“一孕傻3年”。按照惯例,在大年三十春节联欢晚会直播之前,多半会进行六七场彩排。2015年,参加彩排的李思思更加忙碌,基本上每次彩排都是早上把元宝喂饱,匆匆忙忙出门。刚到台里不久,李思思就会接到妈妈的电话:“你的高跟鞋忘在家里了!”“你的隐形眼镜没戴吧?”还有一次她刚到台里,老妈就打来电话无奈地说:“看看你今天有没有忘带什么?”李思思检查了一遍理直气壮地回应:“该带的全带了。”老妈无语片刻,突然大声吼道:“礼服忘拿了!我不打电话,一会儿你穿啥?”

幕后虽插曲不断,但无伤大雅,可李思思怎么也想不到“孕傻”竟然会在直播出现。除夕当晚,开场歌舞结束后,几位主持人在歌声中缓缓走上舞台,因为多次的彩排,大家对于各自的串词也早已烂熟于心。李思思接着康辉开口,待他说完,她便举起话筒。

“岂料顺利说出第一句话后,我的头脑竟然瞬间一片空白!其实真正算起来当时的停顿也许不过千分之一秒,但在我看来,那个停顿漫长得令人窒息。”此时,之前的多次彩排和长期积累的舞台经验救了李思思,尽管忘记了台本上的词,但她对内容还是非常熟稔。她极力强迫自己冷静,不动声色地换了个表达方式,将话题表达清楚。

“当我说完后,用余光瞟向现场导演和总撰稿,见她们面色如常,才松了口气!那一刻,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脸上火辣辣的,手心里却是冰冰凉的,连腿都跟着不由自主地发抖。”

2016年,连续5年主持央视春晚的李思思毫不犹豫地听从内心召唤,坚持“要二孩”。马东曾经说过,主持人是个“高危”职业——亿万人天天看你,不招人烦就不容易,长得再好看,也架不住审美疲劳。

“我偶尔也会患得患失,可是,有舍才有得。有一次和一个二孩妈妈交流,她说,其实走过来你会发现,这一路上你收获的所有荣光,都没有你生活当中那片段的瞬间幸福来得值得。”

平时,李思思很会利用时间。“比如我想看的美剧会带到健身房去看,与其躺在床上、窝在沙发里看美剧,还不如在椭圆机上锻炼时看,一集美剧45分钟,正好能在椭圆机上消耗500大卡左右。尤其我喜歡悬疑、间谍类的剧集,为了能多看一集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常常能多跑45分钟。”

2016年,李思思30岁,大儿子元宝两岁。有趣的是,就在腹中还孕育着另一个生命时,8月,她还见缝插针出版了人生第二本书《有点意思》。

2017年春节,因怀孕暂停工作在家安心养胎的李思思,无法登上春晚舞台。她在微博上说:“30岁,老天眷顾,赠予我一份惊喜。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张开双臂迎接小生命的到来!”网友们纷纷留言:“好幸福!”“元宝要当哥哥了!茁壮成长,好好爱妈妈!”

编辑 乐天

猜你喜欢

思思彩排元宝
一条叫元宝的金鱼
烤元宝火
俄罗斯胜利日阅兵彩排
陆思思作品
田思思作品
黄梅戏展演周开幕式亮相彩排
彩排等2则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