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气象科技服务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思考
2017-08-01邓帮智王建嫱刘纯彪胥德梅
邓帮智+王建嫱+刘纯彪+胥德梅
摘要:本文通过国发〔2016〕39号和川办发〔2016〕114号文件的实施,对凉山气象科技服务的影响,结合凉山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资源进行分析,寻求凉山科技气象服务新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字:凉山气象科技服务新形势下思考
引言: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区地域辽阔,一年大风日数58.7天,日照时长2288.6小时,水能、风能、光能资源丰富。随着国发〔2016〕39号和川办发〔2016〕114号文件的实施,打破了气象部门对防雷工作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及“气象咨询公司”“气象经纪人”的出现和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专业性气象服务属地原则的打破;国家事业单位改革步伐的加快,政事、企事分开的在背景下。凉山气象科技服务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进一步规范管理,改变原有的气象科技服务模式已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发展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近十年的时间,气象服务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服务产品以日常天气预报代替;服务方式采取信件、传真、电话的方式,服务对象以农业为主。到21世纪初期,服务产品、方式、对象发生了很大改变,服务领域扩展到交通、电力、旅游、风、光电等行业。近5年来,凉山气象科技服务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公众认知度、认同度得到提高,为凉山的经济发展、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气象部门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强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1.1防雷现状。2016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16〕39号文,随后四川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川办发〔2016〕114号文,明确规定将气象部门承担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许可,整合纳入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统一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监管,切实优化流程、缩短时限、提高效率。防雷垄断地位的打破,使气象部门监管的社会责任加大,而经济效益减小,从而也促使气象科技服务转移服务方向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1.2气象影视现状。2002年在全省地市州级气象局率先上了节目主持人;逐年加大资金投入,使天气预报节目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加强和广电部门的沟通和合作。修订影视广告管理制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招揽广告业务力度,但2013年后国家政策及经济下滑等因素影响,影视广告占有率一直走下陡。
1.3专业气象服务现状。凉山风能、光能资源丰富,近几年风、光电企业在凉山蓬勃而起,凉山气象科技服务紧抓契机,积极为风光电企业提供气象服务。加大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气象科技服务的持续性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1.4手机气象短信现状。凉山手机气象短信服务于2014年达到顶峰,曾是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客户维权意识的加強以及国家对通信行业业务交费的进一步规范,手机气象短信下滑趋势明显。
2、存在问题和对策
2.1没有认真落实《气象法》和《行政许可法》等国家和省政府部门颁布的有关气象的法律法规,气象执法力度不够。对策:依法开展气象服务,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气象部门的新职能,建立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和有效的市场监管,依法诚信参与市场竞争,开展气象科技服务。
2.2对气象科技发展和产品研发投入经费少。对策:清楚认清形势发展,高度重视社会需求的走向,紧抓防灾减灾主题,加强对气象资料的应用、评估方法手段研究,评估结论的科学及严谨性方面的探索,加大资金投入。
2.3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人才投入机制,对外公关开拓能力较弱。对策:遵循市场经济的管理、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对气象基本气象科技服务资源的配置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对科技服务人员采取培养和社会引进相结合,逐步建立一支具有高经济管理、高科技开发能力的科技服务队伍。
2.4气象科技服务体制不规范,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上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对策:制定符合市场管理学好的管理办法。政、事、企分开,明晰产权,加强管理,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细化“责”“权”“利”,实现集约化经营和管理,增强全行业气象服务实体的市场竞争力。
2.5气象科技服务的运营,服务方式和收益方式落后;对新媒体的关注不够。对策:服务渠道是沟通气象部门与气象用户的桥梁,是传递气象产品价值的载体,气象科技服务应依托现代传媒,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气象信息终端(APP)开展气象服务。
3新形势下的思考
国发〔2016〕39号文和川办发〔2016〕114号文对凉山气象科技服务是致命的打击,我们只有转变思维,将原来以防雷服务工作为重点转向以水电、风电、光电、旅游、交通、保险、烤烟等气象服务为重点的气象科技服务。
3.1新形势下,凉山气象服务要扩大社会覆盖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利用市场机制,采取培养和社会引进相结合,从单纯依靠气象部门资源向积极争取社会资源转变,市场化的气象科技服务产业按照市场、企业动作机制通过资产的重组加快运行机制和组织形式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的根本性转变。
3.2政府购买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传播、人工增雨服务、气象观测、为农服务、气象影视制作等内容纳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
3.3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通过对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为农产品注入了全新的气象科技含量,有助于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产出值,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3.4加强与凉山州内四A级旅游景区联系,共同打造天然氧吧景区和最佳避暑城市等活动。
结语:从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到现在,凉山气象部门虽然经历多次改革,特别是国发〔2016〕39号文和川办发〔2016〕114号文实行,对我们又是一次严禁考验,只有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健全气象科技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能力,转变服务理念,紧抓凉山水电、风电和光电发展的机遇开拓凉山气象科技服务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石春玲、王代玉等.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山东气象,2014(2):60—61.
[2]国发〈2016〉39号,川办发〈2016〉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