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2017-08-01黄丽娟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环境监测

黄丽娟

摘要:环境监测是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始终的,环境影响评价又依赖于环境监测数据的有力支撑,所以二者存在相辅相成关系,缺一不可。本文简要指出了环境监测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的3个阶段,并详细探讨了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各种作用关系。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关系

环境监测主要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来确定环境污染程度及其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指针对规划与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再预测、分析和评估,最后提出预防对策降低不良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实施跟踪监测,制定相应监测制度等等。二者之间环境监测主要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出现,它们专门负责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各种科学依据。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以技术角度来讲,环境监测的实质内容就是基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执法服务,它专门为环境管理提供各种技术支持。而环境监测更是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一方面在工程施工阶段为环境监测调查提供第一手数据,一方面也会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再次实施数据调查与监测。从科学技术角度讲,环境监测有两大特征:以统计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结合过程;另外就是基于社会服务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与环境监测主要产品开发,这其中包括对大气、水、噪声及各类生态环境中环境容量、背景浓度的有效考察。所以说,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规划、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第一手基础数据,是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铺垫。从耦合定理角度分析,环境监测中是存在相关环境因子的,这其中包含大量可能影响到环境质量的污染性因子,因此必须对这些污染性因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值测定[1]。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中的三个应用阶段

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是要贯穿于体系始终参与其全過程的,因此环境因子监测必然会影响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度。依据普通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阶段(初期阶段、项目建设阶段、项目试运行阶段、项目稳定运行阶段),可以将环境监测工作参与状况具体划分为3个阶段:

首先是工程项目施工前阶段,通常情况下拥有一定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会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专门委托监测单位对拟建项目进行基于环境因子本底值的全面监测过程。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出现了环境因子本底值超标现象,就要重新制定工程项目的环境监测计划,重复监测过程直到合格为止。

其次是项目试运行后阶段,该阶段要依据规定来围绕拟建设项目进行监测,这一监测过程主要在试运行后3个月内完成。试运行监测完成后就要对项目进行再次验收监测,这是为了确保所考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相关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措施内容能够切实落实到位。

最后在项目稳定运行阶段,要对该已竣工工程项目进行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以指正其中所存在的环境隐性问题,提出纠错措施方案。总体来讲,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也应该将评价深度延伸到项目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以环境监测所提供的大量基础性数据为核心来证实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效性[2]。

三、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来讲就包含了支撑作用关系以及监督指导作用关系,下文将作出逐一论述。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间的支撑作用关系分析

由于环境监测属于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技术理论依据包含了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和生态学学科等等,这些研究手段能够对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元素进行定性定量深入分析。而一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都为环境监测工作,具体来讲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某些拟建工程项目区域会进行全面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准确反映该监测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现状与未来环境发展走势。比如说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它就针对拟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在工程施工前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和调查。另外在开工建设前,也要根据环境监测及影响评价结果进行建设项目地址、规模的拟选择,为未来施工建设提供更多前期技术依据。

第二,在拟建设项目区域及规模方案制定完毕以后,就要推出常规监测方案,基于监测方案来拟建相关环境影响报告书。配合基础资料,该报告书会详细分析建设项目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分布特点与地质水文环境,预测工程项目区域及周边区域未来的污染致因与可能污染程度,做到结合气象资料来二次系统拟建项目区域,并制定常规的监测方案,这其中就涵盖了监测项目、频次以及范围等等关键指标。

(二)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间的监督指导作用关系

在监督作用发挥方面,工程拟建设项目在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环境监测可以在项目实施及完成投产运营过程中发挥全面的监督作用,而且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一定要符合实际环境质量状况,以便于发挥影响评价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如果环境监测结果证明项目实施运营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可控的且没有超出相关标准,就可以继续实施下一步项目建设流程。

在指导作用发挥方面,可知环境监测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技术支撑,它在贯穿体系始终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程度的协调指导作用。比如说在工程项目最主要的拟建设项目设计与可行性论证这两阶段环节,就可以利用环境监测相关技术来评价建设项目内容进而影响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实施内容。而工程项目竣工以后,环境监测还将继续实施,基于项目长期运行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来给出相应的实时环境预测性评价,指导环境监测数据结果,达到有效调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目的[3]。

总结:如上文所阐述,环境监测应该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始终,并发挥着一定的技术支撑、监督、指导作用。二者会发生相辅相成的耦合反映,这些都切实保证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朱仰凤.浅论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15(52):145-145,146.

[2] 毕金.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探微[J].科技风,2014(22):47-47.

[3] 贾斌,卢吉文,李雪等.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及问题探讨[J].绿色科技,2016(12):170-172.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