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沙滩不同细度沙粒分布趋势

2017-08-01王霂生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细度青岛

王霂生

摘要:海水浴场是滨海观光旅游的重要去处之一,海水浴场的沙滩质量是评价海水浴场优劣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沙滩不同区段及不同层面沙粒的组成进行筛选分级,调查了海水浴场不同粒径沙粒的分布规律。由调查结果可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东部区域为沙滩游玩的良好场所,西部区域沙滩砂质较差,有必要进行人工治理。本研究結果可为青岛海滨旅游相关管理部门在开展优化浴场环境工程决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沙滩粒;细度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滩观光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旅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海滨美景每年吸引数百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由于青岛前海的海水浴场水质砂质优良(郑建瑜 等,1998),前来青岛旅游的游客中,选择海水浴场游泳或观光的游客为数众多。海水浴场不仅提高了青岛知名度,同时也为青岛的旅游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位于青岛市南部,胶州湾以东的汇泉湾内,浴场长580 m、宽40 m的沙滩,曾是亚洲最大的海水浴场之一。海湾内水清波小,滩平坡缓,沙质细软,作为海水浴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但是近年来受潮汐、风浪及城市建设的影响,沙滩砂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粗砂含量增多,降低了海水浴场给游人带来的愉悦与舒适感。为了查明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岸边沙滩区沙质的现状,本文作者于2016年4月对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沙滩区进行了取样分析,调查了沙粒的组成与不同粒径砂粒的分布,以期对浴场沙区砂质的变化趋势做一全面了解。

1 材料方法

1.1沙样采集区设定:根据第一海水浴场的形状,在整个采样区共设置A-I共9个采样区,每个采样区的间隔距离设定为:A区、B区、C区、D区、E区分别距离浴场西岸岩礁距离70米、100米、150米、200米、290米;F区、G区、H区、I区分别距离浴场东岸岩礁220米、180米、100米、70米,每个采样区设置三个采样点,分别为高潮线上的平台区(标记为“平台”)、高潮线区带(标记为“高潮线”)及岸边斜坡高潮线下8m处(标记为“潮线下”),

1.2沙样采集及处理:分别在采样点处采集表层沙样200左右装入采样带中,带回实验室,分别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80℃烘干24h,去除水分便于过筛分析。

1.3 沙粒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沙样采用分样筛进行分级,选用的分样筛分别为20目(粒径0.9mm)与40目(粒径0.45mm)两种。沙样质量测量使用电子天平,将烘干后的沙样先进行称量,之后置于20目的筛中过筛,称量20目筛截留的沙样质量,对通过20目筛的样品再用40目筛进行筛滤,分别称量40目截留的沙样质量及通过40目的沙样质量。

1.4 沙粒度划分:本文将不能通过20目筛的粒径>0.9mm的沙粒划为粗砂,粒径能通过20目而不能通过40目筛的沙划为中砂(0.45≤粒径<0.9mm),沙粒粒径<0.45mm的划为细砂。

1.5 数据统计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应用excel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作图。

2 实验结果

2.1第一海水浴场沙滩表层及表层下10cm处不同粒径沙粒组成

对第一海水浴场表层及表层下10cm处全部沙样样品的粒径进行统计分析,可知青岛第一海水浴场表层粗、中、细砂含量分别为45.51%、15.41%及39.08%。而表层下10cm处的粗砂、中砂及细砂含量分别为46.95%、16.43%及36.62%,下层沙中的细沙平均含量比表层少2.46%,两个层面中粗砂含量均为最高。数据分析显示海水浴场的沙,主要组成为粒径大于0.9mm的粗砂及粒径小于0.45mm的细砂组成,粒径介于0.45~0.9mm的沙含量仅为15.41%~16.43%之间。

2.2 第一海水浴场平台区自西向东(A区向I区)表层不同粒径砂的分布趋势

沿平台区自西向东,分析样品中砂样的颗粒大小,结果见a图所示。可知海水浴场平台区中,粗砂的含量自A采样点至H采样点,粗砂含量呈现缓慢减少的趋势,由34.44%降至22.63%。H 点至I点间,粗砂含量锐减,由22.63%降至0.98%,在整个平台区粗砂的平均含量为25.58%。中砂含量自A采样点至I采样点呈现缓慢增多后又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含量最高点在D点,最高含量为24.71%,含量最低点在I点,含量仅为12.8%,在整个平台区中中砂的平均含量为18.77%。细砂的含量所占比例最高,自A采样点至H采样点,细砂含量呈现缓慢增多趋势,仅在D 采样点略有降低,含量为45.88%。自H点至I点,细砂含量由H点的59.12%快速增高的I点的86.22%。在整个平台区中细砂的平均含量为55.64%。

2.3 第一海水浴场高潮线区带自西向东(A区向I区)表层不同粒径砂的分布趋势

沿高潮线区带自西向东,分析样品中砂样的颗粒大小,结果见b图所示。可知在海水浴场高潮线区带中,自A采样点至G采样点,粗砂含量呈现急剧减少趋势,由96.07%(A点)降至0.93%,降低了103倍。在G采样点至I采样点间,粗砂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低水平(1%左右),在整个高潮线区带中粗砂的平均含量为35.95%。中砂的含量自A采样点至I采样点呈现缓慢增多后又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含量最高点在E点,最高含量为19.18%,含量最低点在A点,含量仅为0.56%,在整个高潮线区带中中砂的平均含量为12.6%。细砂含自A采样点至H采样点量呈现几近直线的快速增多趋势,由A点的3.37%增至I 点的86.79%, 在整个高潮线区带中细砂的平均含量52.95%。

2.4 第一海水浴场潮线下区带西向东(A区向I区)表层不同粒径砂的分布趋势

沿潮线下区带自西向东,分析样品中砂样的颗粒大小,结果见C图。可知在海水浴场潮线下区带中,粗砂的含量自A采样点至G采样点,几乎成直线下降变化趋势,由A点95.0%降至G点的0.78%。G 点至I点间,粗砂含量均保持在1%以下,该区带中粗砂的平均含量为35.89%。自A采样点至I采样点,中砂含量呈现缓慢增多后又呈缓慢减少的趋势,含量最高点在C点,最高含量为27.281%,含量最低点在A点,含量仅为1.2%,在整个潮线下区带中中砂的平均含量为12.6%。细砂的含量自A采样点至H采样点,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在D 采样点至G采样点间,含量增幅最快,由27.0%增至86.72%。在整个潮线下区带中细砂的平均含量为88.62%。

3 讨论

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位于胶州湾与南黄海交接处的北部,东、北、西三面环山,浴场地形主要受风浪及涌浪作用。灣内满潮时海岸线宽约1.5 km,岸滩的走向为北西一南东。汇泉湾为典型的沙质海岸,沉积物主要为细沙,平均海平面以上为粗沙。对海平面以下部分的沙区情况本文尚未开展调查,但资料记载显示,第一海水浴场海平面以下至深度基准面附近为细沙,再向下为较细的粉沙、细沙或细沙质粉沙,深度基准面附近形成明显的沙坝。

青岛是国内外知名的海滨城市,每年有外数百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沙滩作为一种公共休闲旅游的自然资源,会受到各种自然、社会及经济因素的影响,且其承受外界干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从本研究的样品材料中可以发现,颗粒大于0.9mm的样品中,除了沙粒外还有部分生活垃圾(塑料瓶盖)、部分牡蛎壳及人工建筑遗留碎石屑,表明目前的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仍然受到人类社会活动影响,提示我们在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及旅游业发展方面应予以综合考虑与规划,将沙滩保护纳入重点关注范围。海水浴场沙滩水质和沙滩清洁度对沙滩游客的认知具有显著影响,浴场沙粒的粗细与均匀度也是评价浴场的质量重要条件之一。本研究显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的砂质整体质量并不理想,根据目前公认的适宜海滩沙粒粒径0.5~0.25mm的标准,青岛第一海水浴场适宜沙滩游玩的沙粒不足50%。

海水浴场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为全社会共有。为了保护海水浴场各地的沙滩资源,需要加强浴场沙滩环境治理,游客也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必要时需要对周边的环境条件进行人工干预,让青岛第一海水浴场成为青岛永远的美。

参考文献

[1]常瑞芳,刘镭,范元炳.波浪对青岛汇泉湾潮间沙坝的塑造作用.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2,22(4):61-70

[2]刘康.沙滩休闲旅游价值影响因素分析.海岸工程。2009,28(1):72-80.

[3]王娜,郑建国,刘江娇,陈昌昀,许兴北. 青岛市海滩表层沙的干密度特征研究,海岸工程,2015,34(1):1-10.

[4]王伟伟,庄丽华,阎军,吴时国,栾振东.青岛市汇泉湾海水浴场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运输趋势.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31(3):13-17.

[5]刘煜杰,张祖陆,倪藤南,袁怡.海水浴场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山东为例.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14):70-73

[6]郑建瑜,且钟禹,李学伦.青岛南海岸海水浴场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海洋环境科学,1998,16(1): 66-72.

猜你喜欢

细度青岛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配合煤粉碎细度对焦炭质量、产量的影响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矿物掺合料细度与掺量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青岛明月申牌?
纤维细度对纺黏法非织造布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施氮量对不同开花期棉(Gossypium hirsutum L.)铃纤维细度和成熟度形成的影响
新疆绒山羊细度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