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杰夫工作犬追踪训练思想与方法综述
2017-08-01周士兵
赵 隽 周士兵
博览·纵横
美国杰夫工作犬追踪训练思想与方法综述
赵 隽 周士兵
杰夫·史凯特勒(Jeff Schettler),毕业于美国军事领导学院,美国加州退役警察,警犬训练师、战术追踪专家,在全美有过几百次警犬追踪实例,曾经为美国FBI追踪犬搜寻高危逃犯项目工作。杰夫在全世界范围培训追踪犬训导员,2016年12月曾在中国工作犬业管理协会主办的国际警犬技术培训班上作警犬追踪技术讲座,受到国内同行好评。其训练思想和技术方法独具美国特色,现做综述与同行分享。
一、追踪作业是最复杂的气味作业
在杰夫看来,气味追踪是所有警犬嗅觉作业里最难的,没有其他的嗅觉作业在复杂程度、工作时间的长度、地面追踪和空中气味追踪混杂交错难度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相比较,搜毒搜爆犬是在已知范围或区域工作,在大部分情况下,带犬警察对于如何部署也有大概计划,诸如工作时间、中间休息,甚至会提供有效的嗅源等等。简言之,很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控。
追踪却总是充满了完全未知的因素。从要搜索的对象开始,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对嫌疑犯一无所知,嫌疑犯具备何种能力、是否有武器以及嫌疑犯的个性和精神状态等。过去20年内的情况是,嫌疑犯前所未有地对执法机关的蔑视和挑战。被追踪的嫌疑犯极端危险,而且很多时候比执法人员的力量更强。训练有素的警犬可以让我们在追踪中和嫌疑犯能力持平,甚至在嫌疑犯已经制定了详细的伏击计划来对付我们时,也可以让追踪的天平倾向于我们这一边。
二、实际使用和训练都有益于提升犬的能力
杰夫在讲座和《美国警犬杂志》发表的文章中反复提出,追踪实战对犬的能力是一种历练。每一次追踪嫌疑犯都充满未知因素,他们逃离的方式、距离和他们使用的遮蔽物等。气味追踪犬追踪成功的次数越多,犬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更好地提升。随着每次成功捕获,犬处理复杂气味问题的能力得到几何级的增长。成功地捕获嫌疑犯是嗅觉能力的最终体现,这带来的不仅仅是美妙至极的满足感,更重要的是犬产生想捕获更多的欲望,这就是追踪的本质。当然,有时候我们追不到嫌疑犯,仅仅是几里或者几公里的距离错失了嫌疑犯。但这些失败比成功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原因很简单:成功的捕获感觉很棒,但很快就会忘记了。但是失败却刻骨铭心,在你脑海里挥之不去,所以他认为失败对犬也是个好事情。追踪的失败是我们这个行业要面对的一部分。在很多地方使用犬追踪,就比例而言,失败要高于成功。警犬追踪失败,城市内追踪占的比例更大。
杰夫说过,在全美他认识的人里面,没有人真正会记录追踪时犬的表现进展。更糟糕的是,那些记录犬表现的人对成功的界定不同。例如在圣伯纳迪诺县治安官部门,寻血猎犬的成功追踪就是犬捕获了嫌疑犯,而不需要在嫌疑犯被捕获后确认追踪路线是否符合。很多其他警察局则认为嫌疑犯通过其他途径被捕获以后犬能确认追踪路线也是成功。根据他与世界各地的训导员,特别是美国训导员的讨论,城市追踪的成功率在25%和35%之间,而且犬到达案发现场的时间至关重要。在乡村地区远离州际高速公路工作的训导员通常面对的追踪是嫌疑犯从车里逃离到树林,他们的成功率高达75%以上。成功捕获的比率还取决于队伍的素质和犬工作的环境。树林里没有其他人类气味的污染干扰,让犬更容易工作。
犬经历的成功、失败越多,他们对未来的追踪工作也更有经验。每次追踪可以让犬更长时间处理气味,也可以有机会学习避免更多的干扰物, 使他们的这种能力大大提高。实战与训练的道理相通,从嗅觉能力这个角度而言,为期两周的每天集中追踪训练会让犬和以前大相径庭。
三、追踪能力提升是一个有规律的渐进过程
杰夫认为犬追踪能力的提高包括时间及距离、环境难度和抗气味干扰三项指标。犬在集中追踪训练中提升的第一个能力就是更长时间地专注于一个气味。这个距离可以从0.4公里开始一直到24公里,越长越好。杰夫称他追踪到嫌疑犯的最长的距离是18公里,用时12个小时以上。通过训练犬可以达到这样的能力,而且训练也让犬工作起来相对容易。从0.4公里开始,一个月后应该可以达到2.4公里的距离。这被称为气味记忆保持,也就是说犬能长距离、长时间记忆和追寻一种气味。气味的记忆和分辨是作业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果犬在追踪途中将气味注意转移到新事物上,就永远找不到想要追踪的目标。
犬通过时间和距离提升的第二个能力是适应不同的地面状况。当所有复杂路面不经过我们计划随机地展现在犬追踪路线上,犬学到的就是自主发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犬从简单容易的树林里追踪出来到了马路上遇到了硬地路面,此时气味被移动的车辆和气流带到了马路的左边或右边,有时候甚至脱离了主要追踪路线几百米的距离。犬初次遇到此情况真的就像是碰到了一面石壁,大部分犬会绕圈回到从树林里出来的路径试图重新定位,不过又会回到硬路面气味转换的困境中。犬被迫要解决这个问题,它们通常会沿着被风吹或者被车辆带动的强烈的气味路线去追踪。一旦气味慢慢消散它们就会再绕圈回来。最终它们学会要穿过马路去看看对面是否有气味,有的时候是空中飘散的气味引领它们过去。最终它们沿着气味的浓度找到刚才的追踪路线。这第二个学习的经验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个过程相当艰难,一旦克服了这个困难,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犬就能更加容易地找到路线。10次穿越马路后,犬就能像切黄油般轻而易举地穿越马路穿越河流或住宅地区,特别是在工作时周围有其它犬的影响时都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个学习经验是完全崭新且与众不同的,那就是在犬追踪时遇到陌生人的干扰气味:有其他人在搜寻路线上和旁边走动,对任何犬这都是最难的部分。如果它们能够学会从基本的一点一滴开始,最终它们就能在城市的复杂环境下克服这个问题。好的训练应该循序渐进,慢慢地经过一段时间后增加人体干扰气味,这样的训练项目会让犬的能力大有不同。从树林里只有一个新鲜的干扰气味穿过犬追踪路线开始,然后增加各种干扰,最终到农村的环境和少量的城市环境下。很快犬就可以在大部分城市的街道上工作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训练。
四、实战追踪要注重警犬安全示警能力的训练
杰夫携带警犬的工作环境具有典型的“美国特色”——犯罪嫌疑人常有枪支或暴力攻击能力,因此特别强调追踪犬的提前示警能力。他认为,警犬具备了基础追踪能力,要进一步培养犬的实战能力。在所有追踪中,一个能让训导员和追踪小组避免伤亡的重要因素就是犬的“接近报警”能力。在过去几年杰夫给几本不同的杂志写了多篇关于接近报警的文章,就这个问题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战术追踪小组》。简言之,就是犬在不同的环境下能够在一段比较长的距离,有时这个距离可以达到800米以上,探测到风吹过的细微气味,从而产生报警的反应。在追踪时,犬专心感知追踪的对象,任何关于嫌疑犯气味的异常变化情况都变得非常重要,犬会根据气味对追踪结果产生的影响来优先处理重要气味。
在美国,一般会为搜爆犬特别是来自军方的犬做集中的追踪训练,通过训练使它们提升探知自制爆炸装置、地雷拉线、挖出来的土、防御工事、武器以及任何人类此方面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来自于它们对气味池的感知经验以及在追踪中任何人类活动的影响。所有犬在追踪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碰到其它气味池的时候都可以帮助犬。气味池可能小到一个人沿着自己的路径走来走去寻找丢失的物品,也可以大到一个小组用特别行动的武器组成的稳健阵型。每一次犬通过自我发现感知并且对这些气味做出反应,而不是在一个布置好的环境下以我们人类希望犬固定预期模式来工作的时候,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学到的东西。这些包括人、犬“双盲训练”,或者在追踪中大家都不知道嫌疑犯准备做什么,直到犬和这些情况不期而遇。
犬过去可以从25米的距离感测到树上一根细线的细丝连接到手榴弹上,现在它可以从100米的距离外感测到制造陷阱的气味池。犬的这种能力不仅仅可以提高小组免入陷阱的机会,而且当犬发出这种警戒的时候我们的搜寻行动可以避免因为要解除这种陷阱而耽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搜捕嫌疑犯。
杰夫认为追踪训练是警犬训练的主要内容,会以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提升犬的气味探知能力;追踪科目训练不应该成为警犬训练中最后要做的一件事情, 而应该是优先训练的任务;当追踪训练,犬的鼻子得到进化,它们的工作态度和动力也会有巨大的变化。
(作者单位:赵隽,美国奥古斯塔大学英语和外国语系;周士兵,公安部沈阳警犬基地教授)
(编辑:黄 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