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尽心知性知天

2017-08-01何善蒙

当代贵州 2017年28期
关键词:浙江大学本性荀子

尽心知性知天

何善蒙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民间宗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孟子(甚至是整个儒家)这里,对于人心的重视和强调,最终的落脚点是在道德,都是要呈现道德对于人和社会所具有的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孟子所言的良心、本心、良知等,都是就人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义而言的。因此,把道德的属性归之于人心本有,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这样可以解决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一是人在现实中为什么要按照道德的方式生活?那是因为道德是人心本有的。二是道德的实现最终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人对于自我本性的坚守。

从儒家的历史脉络来说,孔子最为重要的影响就是确立了道德对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基础性地位,这规范塑造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特质。但是,在孔子那里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道德可以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孔子之后的孟子和荀子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释。孟子对人性本善的论述,很直接,也很简单: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人性本善,实际上就是因为人天生有四端之心,这四端是天生的,因此人性是本善的。何以见得?孟子以“乍见”入手,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了,必然会产生同情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而是因为这是作为人的必然反应,这种反应是天生具有的。

当然,天生的状态可能会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计较而被遮盖,所以“乍见”非常重要。“乍见”就意味着取消掉了人出于现实需要的各种计较,直接呈现出的是最为本真的状态。这种最为本真的状态,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是善的本性。

很明显,孟子对于人性的这种善是通过人心(四端之心)来确认的。心善而性善,心与性在这个意义上是一致的。由此确立的是道德对于人所具有的根本性意义。

荀子的思路与孟子不同。孟子所采取的是一条内化的路径,荀子则是外化的。对于荀子来说,人性恶决定了道德的根据是不可能从人自身获得说明的,只能从外在来引入,即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道德是人的社会生活所必需的。

这样一来,道德规范就成了外在于人的限制和束缚,并非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荀子认为道德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的约束,孟子认为道德是人的本性,这是两者的差异。从后来儒学发展的历史来说,孟子的解释方式在学理的层面占据了主导地位,而荀子的解释形式在事实的意义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制度设计。

在孟子的框架中,道德被视为是人之为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这样的本质是内在于人心的,对于人心的自我完善,就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守。所以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反身而诚,就是回归到自我的内心。在内心的自我修炼中,完善的是个体的道德形象,亦即本性的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个体自我内心修养的基础上,天道和人性之间达成了和谐,成为一个圆融、完满的整体,这就是儒家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 / 李坤)

猜你喜欢

浙江大学本性荀子
第四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经典语录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Perspective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知识小词条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
大学生陪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