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怀素“心中无佛”的书法创作意识

2017-07-31舒易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怀素

舒易团

摘 要:怀素自幼事佛,但是从怀素书法创作行为难以证明怀素心中有佛的迹象。文章从书法创作和生活习惯剖析怀素书法创作行为,对佛戒律的叛离以及出现叛离的原因加以分析,来说明怀素的书法创作意识。

关键词:怀素;佛;叛离;书法创作

怀素姓钱,字藏真,佛号怀素,生于公元735年,卒于公元799年,湖南永州人,唐代僧中之英,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怀素自幼因家贫事佛,对佛产生了敬仰之心,但随着怀素的顿悟和对书法的痴迷,他的理想追求和书法创作行为渐渐偏离了佛律,甚至对佛法的戒律产生了叛离。这在书法史和佛教史上是罕见的。

唐代初期,统治者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皇权统治,大力扶持佛教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唐玄宗统治的时候,甚至接受佛教的灌顶仪式。由于老庄玄学的兴起,儒家思想失去了以往的主导地位,宣扬出世主义的老庄思想得到了推崇。到了唐太宗時期出现了一大批僧侣贵族,甚至有的僧侣被奉为国师,形成了僧侣贵族的特权阶层。这种特权阶层的内部为了争权夺利,最终出现了分化,神秀代表贵族推崇北派,慧能代表衣钵推崇南派。就在唐玄宗天宝六年,11岁的怀素受其伯祖父惠融禅师的影响,出家剃发遁入佛门。根据怀素的出世条件,怀素应入的是南宗佛门,而南宗受老庄的思想影响较大,追求“逍遥游”的思想成为佛门弟子的目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怀素发现仅仅是虚静打坐和念经,难以达到内心“逍遥”,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更难表达自己内心的豪情。于是怀素的心渐渐远离佛门的戒律,叛离了入佛门的初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怀素对虚静的叛离

佛教的主导思想是淡泊名利,万事皆以修心为本,胸怀上做到恬淡虚无,也就是佛教中的“空”。但怀素并非是这样的人,大历二年怀素南下广州,拜谒广州刺史徐浩。怀素此行的目的,一是向徐浩请教笔法;二是使自己的草书能得到徐浩的认可从而扩大自己的名声。从马云气《怀素草书歌》的内容“以昨江南投亚相,尽日花堂书草障。兴来索笔纵横扫,满望词人皆道好”及苏涣《怀素上人草书歌》所云“亚相书翰凌献之,见君绝意必深知。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看来,怀素的宣传自我是达到了目的。多位名流为怀素写草书诗赞,怀素不但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大肆在公众场合挥毫泼墨。这足以证明怀素的内心充满着对佛家“静虚”的挣脱。

二、怀素对佛教戒律的叛离

怀素入南宗禅是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很多学者认为六祖熊慧开创的南宗是不需要戒律的,或者说南禅宗修炼的自由度很大。但是《大智度论》卷十三明言:“出家修戒,得无量善律仪,一切具足满。以是故,白衣等应当出家受具足戒。”只有持有度牒,得到被官方认可的、拥有受戒资格的寺院中接受具足戒,才算是真正的成年“出家人”。所以有观点云:“唐代中后期南宗标榜‘弃佛教或戒律如敝屣”是难以置信的。真正的禅宗法系的传承人都需要接受戒律。怀素是在唐玄宗时期加入佛门的,这一时期的南宗禅自由度并没有那么大,到了“安史之乱”后南宗的自由度有所提升,但并没有说不需戒律。我们可以来看看僧人怀素对戒律的叛离记载,如《自叙帖》载钱起诗云:“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释贯休《怀素上人草书歌》?云:“金尊竹叶数斗余,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李白在《怀素草书歌赞》云:“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等等。由此可以看出怀素饮酒是事实,所以有“醉素”和“狂僧”之称。如果单从饮酒不足以证明怀素是叛离佛教戒律的话,那么再来看看他在《食鱼帖》中说:“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异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赢也”,这说明在怀素内心已经摒弃对佛教的戒律。

三、怀素的审美理想对佛教审美思想的叛离

纵观中国整个书法发展史,前人总结出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每个朝代都形成了自己的主流审美意识,也成就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书家。所以,在唐代,楷书正是在唐朝这个书法史上的集大成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书法字体,并出现了欧、虞、褚、薛、颜、柳等楷书大家。正是由于唐代尚法的主流审美意识,使得怀素的书法意识形态越走越远,最终背离了唐代的主流审美意识。也正是这种背离,在我们今天看来,却给我们带来了在唐代法度森严的年代,呈现出了狂草书法艺术的审美盛宴,开出了一朵奇葩的书法艺术之花,为唐代书法艺术史上多元化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怀素的叛离与创新精神,不仅影响了后来草书的发展,在当今书法艺术创作中,也给书家带来了创作的源泉与启迪。

我们知道,怀素虽然出家了,但他与其他的出家人不一样。没有遵守佛教中的清规戒律,依然酒肉穿肠过。虽然是搞书法的,却很少抄写经书。他的这种观念和主观审美意识,导致了怀素书法艺术狂草的诞生,这与他放荡不羁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怀素的这种背叛精神,铸就了他狂草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怀素日常书写和生活中说明这件事,在怀素的作品中,几乎看不到写经的内容,却有记载怀素不谈经的事实。如《高僧传》中《怀素上人草书歌》说:“师不谈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妙”。

那么在怀素身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热的叛离思想呢?其一,唐代经济空前发达,政治开明,人们追求自由的热情高昂,对儒家思想中“端而虚,勉而一,与天地为徒,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的行为准则产生了厌倦。这种思想到了唐代中后期表现得更加突出,而怀素正是处在这个时代。怀素出家修行,本以为可以从世俗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但到了他顿悟人情世故时,发现佛法难以适合自己的内心追求的,这种叛离的思想就开始萌芽。其二,中唐文化的主要特征极大地孕育着叛逆性、创造性和抒情性。在中唐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受老庄思想影响深远,把追求“逍遥游”的境界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在追求“逍遥”的过程中,努力挣脱社会关系的束缚,使其在新的领域中寻求个体价值。于是出现大批的浪漫主义文人,这种浪漫主义文人对旧有的世俗生活持有强热的叛离,如李白、杜甫、张旭等。而怀素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其三,怀素对书法狂热的痴迷,使其在书法和佛的戒律中选择了书法。大家知道,不管是南禅还是北禅,打坐、念经是必须遵循的。而怀素一生痴迷狂草,更多地想通过狂草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些佛教中的戒律思想和佛经的书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于是怀素的叛离思想正内心助长。当他面对可以放荡不鞭书写自己情怀的书法和佛教中的戒律时,也是他内心深处最矛盾的时候,所以怀素常常用酒来麻醉自己,使其自己的创作思维远离戒律,从而达到最大化的释放,正是这种放荡不羁性格和创新精神,造就一代影响书坛的狂草大家。也正是怀素的叛离精神,改写了出家人本来的真实写照,书写了一代旷世奇才的僧人书法大家。

佛教的戒律思想和佛经的书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而怀素正是处于唐代中期浪漫主义盛行的高峰期,于是思想上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这种矛盾从他的书法创作过程表现得尤为突出,时人任华也说怀素创作草书,“或逢花笺与绢素,凝神执笔守恒度,别多筋骨多情趣”。怀素所守的这个恒度,就是佛家的律、书家的规,但当他醉酒颠狂书写书法时,佛教戒律的叛离思想就自然流露出来了。正是因为怀素对佛法的叛离,才成就了怀素书法艺术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正成.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M].北京:大地出版社出版,1989.

[2]李志贤,范韧庵.书法辞典[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9.

[3][5]宋陈思辑.书苑菁华(卷十八)[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3.

[4]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6]吕国康主编.永州历代诗文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7]陆羽.僧怀素传

[8]张彦远.法书要录[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元]郑钓.衍极

[10]熊飞.零陵学院学报[J].2002,(01).

[11][宋]李昉.文苑英华(卷三三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6.

[12]龙树菩萨.大智度论[M].鸠摩罗什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3][明]郁逢庆.书画题跋记(第 3卷)[M].顺德邓氏风雨楼,1911.

作者单位:

四川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怀素
东山之东有“绿天”
复活一个真实的怀素
怀素芭蕉练字
草圣怀素身世考
书僧怀素的籍贯
怀素写字
联谜考徒弟
怀素芭蕉练字
怀素芭蕉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