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6 kV开关动触头过热引发的设备故障分析
2017-07-31宣学娟
宣学娟
(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 青铜峡 751607)
一起6 kV开关动触头过热引发的设备故障分析
宣学娟
(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宁夏 青铜峡 751607)
发电厂厂用电源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厂用电失去将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并可能引发严重设备损坏。分析了一起因6 kV开关动触头过热引发的厂用电失去异常事件,结合现场故障实情,分析了保护动作及故障录波,找出了故障隐患,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厂用电;6 kV开关;动触头;过热
1 设备概述
某公司2×600 MW火力发电机组,其高压厂用电压等级为6 kV,通过高厂变A,B分支接带6 kV母线作为机组正常运行的工作电源,高备变作为厂用6 kV母线备用电源,其系统接线如图1所示。厂用母线6 kV进线开关为真空开关,额定电流为4 000 A,额定电压为7.2 kV。
2 异常事件前机组运行方式
5号机组负荷600 MW,厂用6 kV 5A,5B段母线由工作进线电源带,机组5A段负荷电流为2 147 A,5B段电流为1 783 A,机组稳定运行。
图1 系统接线示意
3 异常事件经过
2015-10-20T12:23:07,5号机组跳闸,光字牌亮声光报警并发“发变组保护动作、汽机跳闸、MFT”,工作电源进线开关6 kV 5A段615A开关、5B段615B开关跳闸,备用电源进线开关6 kV 5A段605A开关、5B段605B开关跳闸,高备变高压侧开关跳闸,机组厂用电失去,柴油机联启保安电源正常,故通过柴油机实现了安全停机。
6 kV厂用配电室火灾报警触发,现场检查发现5号机6 kV配电室内有浓烟冒出,5号机6 kV 5A段工作进线615A开关(50BBA01)柜上部存在明火,相邻间隔6 kV 5A段母线PT 695A开关(50BBA02)二次元件柜内部元件烧毁,立即组织灭火。待明火扑灭后,打开柜体前后柜门检查,发现开关柜进线母排完好,6 kV 5A段工作进线615A开关及二次元件柜烧毁,5号高厂变低压侧A分支共箱母线盖板、共箱母线外观完好,如图2所示。
现场将5A段工作进线615A开关拉出,发现其处于分闸状态,真空泡全部损坏,绝缘部分均已碳化,6只静触头基本完好,母排连接正常;小车开关A相上端动触头触指片严重烧损,如图3所示。小车开关B,C相基本完好。
图3 开关动触头烧损情况
4 保护动作分析
5号机发变组保护及A屏、B屏保护出口动作灯亮,保护装置中有“A分支零序过流I,II段”保护动作报文。220 kV高备变保护A屏、B屏保护出口动作灯亮,保护装置中有“分支零序过流I,II段”保护动作报文。5号机6 kV厂用A,B分支快切装置有“厂用电切换”动作信息,A段快切装置面板上的工作、备用开关位置指示均在合闸状态,快切装置报警显示“开关全合、后备无压”,5号机发变组故障录波器启动录波,录波文件有“高厂变低压侧A分支电压突变量启动、A分支零序电流启动、A(B)柜A分支零序电流保护0→1”等故障录波信息。
5 故障录波分析
从故障录波1(见图4)高厂变低压侧A分支电压Ua曲线可以看出:12:23:00,高厂变6 kV A分支A相发生1次持续时间为149 ms的短时A相接地故障,随后接地点消失,故障自行恢复。判断此次故障时间太短,发变组A,B套保护装置均未及时判断,保护装置均未启动(A,B分支零序电流定值0.25 A,动作时间分别为0.9 s和1.5 s)。
图4 故障录波1
从高厂变低压侧A分支电压Ua曲线可以看出:12:23:08,高厂变A分支A相发生接地故障,A分支低压侧非故障B,C相相电压被抬高,相电压最大值约为正常值的1.732倍。经测算,故障持续时长为901 ms,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为0.6—0.8 A,达到发变组A,B套A分支I段零序电流保护动作定值。12:23:09,A套保护“A分支零序电流I段”动作;12:23:12,B套保护“A分支零序电流I段”动作。双套保护“A分支零序电流I段”动作均出口于“跳分支开关并启动快切”,可以看出厂用A分支在保护动作后已完成电源切换(解体开关检查后,证实615 A开关烧损前在分闸状态),高厂变低压侧A分支三相电压恢复正常。从高备变低压侧A分支电压Ua曲线能够看出:高备变A分支明显被切至故障点,导致高备变A分支A相接地。
故障录波表明厂用A分支工作/备用电源完成切换后,高厂变A分支三相电压幅值、相位已正常,而切至故障点的高备变A分支A相电压一直处于接地的故障状态。此异常状态经过402 ms后,高备变A分支三相电压消失。通过导入高备变B分支电压录波信息查看,发现B分支电压也同时消失。结合录波信息,可得到如下结论:12:23:12,高备变保护“分支零序II段保护”动作,高备变高压侧8209开关被切除。与高备变A,B套保护实际动作记录吻合。故障发展至此,高厂变A分支与高备变A分支都已被切除,故障接地点应已被完全隔离。
12:23:16,高厂变A分支A相又发生接地故障。经分析故障录波,发现故障点在615A开关上口,燃烧过程中有导电物质不断掉落到下部,导致高厂变A分支A相处复发接地故障,这与解体615A开关检查结果吻合。
根据故障录波可知:12:23:20,发变组A,B套保护(此处只引入A套)在经过900 ms后“A分支零序电流I段”保护动作。约3 465 ms后,“A分支零序电流II段”保护动作,出口于机组“全停”,与发变组A套12:23:24、B套12:23:26保护动作记录内容吻合。
6 故障分析结论
从故障录波图看,故障发生在5号机6 kV厂用工作进线615A开关母线侧,故障电流达到发变组A,B套A分支I段零序电流保护定值,双套保护“A分支零序电流I段”动作均出口于“跳分支开关并启动快切”,备用电源完成切换;此时高备变备用分支被切至故障点,导致高备变备用A分支A相接地,使高备变分支零序II段保护动作,最终切除高备变高压侧8209开关,厂用6 kV 5A,5B段母线失电。
从开关烧损情况看,开关静触头基本完好,可排除因为动、静触头接触不良引发的过热故障;梅花触头与开关本体导电臂装配结合处烧损严重,部分触指已经熔焊到导电臂的装配槽上,大部分触指及弹簧熔化后脱落,说明发热部位是梅花触头与导电臂的装配结合处。此种开关存在设计或产品质量问题,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由弹簧紧力下降、过热等原因造成“接触面氧化—接触电阻增大—接触面氧化加剧—接触电阻增大加剧……”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开关因过热而导致烧损。
7 暴露问题
(1) 电气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绝缘监督工作不到位。在机组停运期间,未安排人员对6 kV进线开关开展清扫检查及预试工作,未能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隐患。
(2) 设备检修工艺标准不全面,未对开关柜动静触头的啮合度和压力提出要求。开关检修标准缺失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 对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缺乏有效的常态监测手段,以致未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超温、过热等隐患。
8 防范措施
(1) 根据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5.3.3.4“厂用母线速动保护动作、工作分支保护动作或工作电源由于手动或分散控制系统(DCS)跳闸时,应闭锁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规定,建议厂用分支零序电流I段保护出口跳分支开关,闭锁厂用快切;分支零序电流II段保护出口全停,闭锁厂用快切。
(2) 将6 kV厂用工作进线开关、备用电源进线开关更换为质量较可靠的成熟产品。
(3) 在停备、检修等停机期间,对开关进行检修,通过检查外观判断触头有无过热迹象,清理梅花触头与开关导电臂装配结合处接触面,必要时进行打磨及更换触头外围、拉紧弹簧或整体更换梅花触头,确保梅花触头与开关导电臂装配结合处接触良好;测量开关导电回路电阻,确保电阻在合格范围内;在6 kV工作进线开关柜及备用进线开关柜内加装红外在线测温装置,以便发现隐患可以及时处理。
(4) 检修工作必须贯彻标准化工作要求,明确工作内容及各项检修标准,规范人员作业行为和工艺要求。
(5) 安装6 kV开关柜温度在线监测装置,以便于运行人员在线监测,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9 结束语
6 kV开关发生烧损事故的原因难以分析和判断,需查看现场设备烧损情况并结合二次保护、故障录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最终避免6 kV开关动触头过热引发的设备损坏。
1 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016-12-11。
宣学娟(1973—),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发电厂继电保护工作,email:lhq265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