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夸大暗网的规模和影响
2017-07-31沈逸
沈逸
近日,随着多国执法机构破获名为“阿尔法湾”的站点,所谓的“暗网”(DarkWeb)问题再度引发各方关注。一张“冰山图”更是借着媒体报道成为焦点,一时间“暗网”是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等言论,似是而非地在舆论场涌动。
那张冰山图上是有文字注释的,只不过是英文写的,在转成中文的时候,出现了某些偏差:图上说了三个网络,水面上的是表面网(SurfaceWeb),意思是用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并直接到达的网;水面下的主体是深网(DeepWeb),听着很深,其实说的就是搜索引擎搜不到的网,比如QQ、微信上的聊天内容,在淘宝上买买买的记录;在接近深网底部的部分,才是所谓的暗网(DarkWeb),这不仅是搜索引擎搜不到的部分,而且是必须要通过专门的加密软件,经过专门设置之后才能访问的部分。
因此我们需要形成的第一个认识是,和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有组织犯罪等阴暗面一样,暗网是网络世界中的阴暗面。尽管深网相当庞大,但暗网作为深网的一个子集在其中比例有限,远远谈不上占据主导位置。正如我们不可能因为存在有组织犯罪等阴暗面就否定人类社会一样,不必要、不应该、也不可以仅仅因为存在暗网,就用一种刻板印象去看待整个网络空间。
第二个认识是,暗网需要治理,但不要认为“拔网线”或者说“一关了之”等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合理的。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明确提到,有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很复杂、很难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关了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用一关了之的简单方法来解决网络空间治理的问题,至少是懒政的表现。
第三个认识是,暗网的存在提醒人们,网络空间远非理想主义描绘的乌托邦,网络空间确实存在必须要加以有效治理的阴暗面。但这种治理需要创新,需要政府、公司、跨国组织、社区、个人等利益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这种努力首先需要克服的,是对网络以及网络空间各种行为体的刻板印象和成见;其次需要的是对网络技术本质属性,以及网络技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的本质规律的深刻认识。除非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去指导这种实践过程,否则就难以真正准确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实质性的解决方案。
由于媒体的报道以及高速的信息流动,人们开始对暗网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这当然是好事,因为更多的了解意味着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里寻找应对挑战的正确方案,但这同时也会带来问题。碎片化的报道和知识壁垒的存在,以及过度追求轰动性的内在结构性冲动,容易让相关新闻成为碎片化的煽情报道,或者过度夸大暗网的规模,或者神话其危害,这种庸俗化的倾向将干扰人们真正认识和理解暗网的本质与危害,需要认真地加以清理。▲
(作者是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