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7-07-31朱爱娥
朱爱娥
摘 要: 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大众阅读推广的实施者。在公共图书馆工作中,采编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关系密切。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 图书馆 采编工作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045-01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也在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采编对象与采购途径多元化,还有采编工作一体化等。对于采编人员来说,要认清当前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现状,转变采编工作观念,运用有效措施提高图书馆采编质量,从而为更多的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首先,采编对象多元化。对于传统图书馆的采编对象来说,主要是以纸质为印刷载体的文献。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载体也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纸质载体转化为光盘、磁带、移动硬盘、电脑、手机等载体并存现象,引发了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类型发生改变,有文献信息资源以及电子信息资源,当然还有网络信息资源。当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为了文献、电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时候,使图书馆原有的格局被打破,传统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文献服务的方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为了进一步适应形势的变化,需要图书馆从原来的阵地服务延伸为阵地服务与网络服务结合的方式。采编人员要明确采编对象的多元化,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而为公众提供专业化服务。
其次,采购途径的多元化。在传统的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采编的时候,一般采用到书店的现场进行采购,也可以下订单选择邮寄的方式等。在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变得多样化,既可以在专业化的书店采购,也可以在网络书店采购,还可以在图书中间商所开发的网络系统中购买,图书采购渠道得到了扩展。对于网络手段来说,有电子书店,也有虚拟书店,这些书店都是运用网络虚拟技术进行图书交易。相对比较知名的企业有当当网以及亚马逊商城等,这些文献资料通过采编人员进行整理后为读者服务。
再次,采编工作一体化。在传统作业中,采访人员跟编目人员是相互分离的,其中,采访人员主要是读者文献的购置,书目数据的导入工作不在其职责范围内,有专业的分编人员去整理和分类,这样出现的结果就是新的图书资料来到图书馆之后,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上架,导致了文献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在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中的采访工作与编目工作也变得日益密切,两者使用同一个数据库,著录标准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两者已经在源头上有了联系,工作一体化模式也开始呈现,使得采编工作的工作量得到了减轻,上架时间逐渐缩短,工作成效明显。
二、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化的不断渗透让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采编工作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编成效有所提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采编活动的工作量有所减轻。采编人员通过图书馆采编系统就能够查阅和采购、检索和验收相关文献信息,而且各种数据的维护和统计也是通过计算机完成,这样不仅相应的节约了时间还能够减少出现错误的概率。加上采编网络化增加了信息的来源渠道,使得各个出版企业的信息都能得到有效的掌握。总之,网络采购提高了采编成效,成为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新模式。
2.采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编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性很强。但是因为当前计算机的编目规则相对比较复杂,而且有很多属于机读格式,还有一些主题分类的标引等,需要专业素质比较高的人才才能胜任这项工作。但是,当前很大一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主要问题有:首先,文化素养问题。在一些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由于地域、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制约,人才引进相对比较困难,基本上成了为职工的家人解决工作问题的“场所”。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限制比较大,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整个群体的文化素养都不是特别高,尤其是在采编工作上,这项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问题变得也比较明显。其次,业务素质问题。如前文所述,采编工作的业务性比较强,如果业务素质不达标难以很好的胜任工作。但是,很多采编人员对于具体的采编流程和注意事项领悟的不是特别到位,在文献资料著录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小差错。再次是服务意识跟不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工不一样,跟那些直接参与读者服务的人员相比,采编部就显得相对比较封闭,跟读者信息沟通不多。这就给部分采编人员造成了一种错觉就是自己只是负责采编工作,其他工作跟自己无关,导致其读者服务意识不强,甚至让采编工作跟读者的需求不能很好的衔接起来。
3.编目的规范化问题突出
就当前情况来看,出版物相对比较多,不规范的现象也层出不穷,编目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这就导致编目的规范化问题比较突出。很多公共图书馆由于自身条件的制约,在编目的时候会以套录数据为主,辅助自建数据,验收的速度也跟不上编目的进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復性劳动,像图书清点方面、数据检索方面等。编目人员会过多的依赖套录数据,像图书的CIP数据出现问题,版权页的位置有差错等,编目的规划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发展趋势
1.工作观念的及时更新
网络背景下,单纯的手工作业已经不能适应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求,相互协作,进而实现资源共享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采编人员从事的工作流程相对比较封闭,像采购、分类以及编目等,跟读者沟通的机会不多,没有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距离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在新时期,采编人员要及时更新思想观念,结合读者需求调整工作模式,对于那些流通次数不多的图书不需要太多的复本,而读者需求量大的图书则可以增加重复购买行为。还要主动跟阅读群体交流,明确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有更明确的文献资源整理目标,运用搜索引擎来查询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满足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建立相应的网络数据专题信息库,从而保障图书馆资源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在建立了专题信息库之后要及时更新与整理,跟踪其网络衔接变化。而对于那些著录不全,给读者检索造成困难的图书要及时更正,进而减轻读者检索压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工作职能的逐步拓展
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作业量大,耗时费力,过于繁琐的形式影响了工作效率。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改变了工作的流程,大致包含的有编目、审校以及总校等。采编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文献学形式去进行业务流程的编制,这样一来,工作的针对性得到了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采编流程开支,提高了编目的质量,进而使得文献的时效性也得到了保证。与此同时,采编工作也要深化服务,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职能。比如,把图书馆中一些优质的文献资源逐步转化为数字资源。图书馆都比较重视藏书,其中一些纸质图书资源由于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破损现象,已经不能再进行对外借阅。作为图书馆采编人员,要针对这种状况制定措施,把这些文献资源进行筛选,把价值比较高的一部分图书进行二次的扫描和整理,像地方志、人物传记以及年鉴等特色馆藏,通过压缩、识别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把纸质文献资料转化为数字化资源,进而建立多媒体数字资源库,从而实现优秀的文献资源共享。
3.资源共享的逐步实现
网络背景下,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联机编目成為新时期资源共享的基石。通过图书馆的网络系统,编目人员可以对数据库中本图书馆的书目进行存取,还可以非常方便的查看其它图书馆的书目数据库,节约了工作时间。为编目人员的动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采编人员要对信息有高度的敏感性,还要有很强的洞察力与判断力,能够在浩瀚的资源中迅速挖掘出有用的信息资源。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网络中查找资源。通过资源共享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学科中相对比较前沿性的东西,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网络分析,从宏观角度来找准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跟其他图书馆组成联合体进行图书的编目,保证地区书籍的统一性,极大节约图书的管理步骤,促进资源共享的逐步实现。
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也在朝着网络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作为采编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工作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模式,能够通过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逐步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周红梅.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姜国屏.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素质建设的必要性[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15(3).
[3]叶杉. 网络环境中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