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梭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2017-07-31哈连贵青海省大通县向化畜牧兽医站810104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7期
关键词:魏氏梭小白鼠无菌

哈连贵 (青海省大通县向化畜牧兽医站 810104)

顾冬花 (青海省大通县桦林乡畜牧兽医站)

羊梭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

哈连贵 (青海省大通县向化畜牧兽医站 810104)

顾冬花 (青海省大通县桦林乡畜牧兽医站)

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试验以及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此羊的死亡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

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发生于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尤其是4~5 月间牧草返青时发病最多,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和1~2岁膘肥体壮的绵羊。梭菌病在临床上很难确诊,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和毒素鉴定才能确诊。急性病例来不及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即突然倒毙。慢性病例,羊拱背、呆立、运动失调,抽搐,磨牙,口流白色或血色泡沫,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排少量黑稀粪,最后极度衰竭而死亡,病程几小时至数小时,个别可延长至1~2d。梭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病死率高。

1 试验材料

1.1 病料的采集 无菌采集2只病死剖检羊的肠管、肾脏、肝脏、脾脏及内容物等组织,4℃冰箱保存。

1.2 培养基 鲜血琼脂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肝汤厌氧培养基。

1.3 染液 革兰氏染液、吉姆萨染液。

1.4 试验器材 离心机、振荡器、恒温箱、显微镜等。

1.5 试验动物 小白鼠。

2 试验方法

2.1 涂片染色镜检 无菌采取死亡羊的肝脏、脾脏、肾脏、小肠内容物各少许做组织触片,同时将体腔液、心包液分别涂片染色镜检。

2.2 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羊的肝脏和脾脏,磨碎后分别接种于肝片肉汤培养基,将肠内容物水浴、离心后的上清液接种麦康凯培养基和厌氧肉肝汤培养基,置37℃恒温箱中厌氧培养24h。

2.3 纯培养 分别无菌采取上述两种脏器的肉汤培养物,在血琼脂培养基上划线.置37℃恒温箱中厌氧培养24h。

2.4 生化试验 取纯培养的细菌作生化试验。分别接种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果糖和半乳糖,木糖、山梨醇和鼠李糖;吲哚试验、甲基红试验、硫化氢试验、V-P试验、明胶液化试验、硝酸盐试验。

2.5 动物感染试验 挑选10只16日龄的健康小白鼠,平均分成2组,每组5只。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将病变组织肉肝汤培养物1:10稀释再离心,取上清液肌肉接种试验组小白鼠,0.4ml/只,将生理盐水无菌肌肉接种对照组小白鼠,0.4ml/只,观察24h。

3 试验结果

3.1 镜检结果 小肠内容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大量两端钝圆、短而粗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肾脏触片染色见到单个两端钝圆的大杆菌;肝脏触片姬姆萨染色可见两端钝圆,单在及短链的细菌。

3.2 分离培养结果 37℃培养24h后接种肝脏、脾脏的肝肉汤变混浊,产生大量气体。接种肠内容物的麦康凯培养基上无菌长出,肝汤厌氧培养产气剧烈,肉汤形成均匀的混悬液。

3.3 纯培养结果 37℃厌氧培养24h后,在血平板上长出灰白色、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取溶血菌落接种于厌氧肉肝汤培养基进一步进行纯培养,同时染色镜检,发现两端钝圆、中央隆起、椭圆、湿润的革兰氏阳性杆菌。

3.4 生化试验结果 生化试验结果该菌使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糖、果糖和半乳糖产酸产气,不发酵木糖、山梨醇和鼠李糖;吲哚、甲基红、硫化氢试验阴性; V-P、明胶液化、硝酸盐利用试验阳性,爆裂发酵牛乳,产生大量气体。

3.5 动物感染试验结果 (1)注射病变组织上清液的小白鼠在24h内全部死亡(接种后10h死亡3只,12h死亡1只,24h死亡1只)。对照组小鼠则不死亡(见表1)。对死亡的小白鼠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胸腔积液,肺瘀血,肝肿大,颜色呈灰白色似煮熟状,质脆。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胃肠黏膜脱落。无菌采取上述死亡小白鼠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发现的菌与病死羊分离得到的菌完全相同。(2)取死亡小白鼠的小肠内容物80℃水浴20min,取上清液接种于厌氧肉肝汤,37℃厌氧培养24h后,肝肉汤变混浊,产生大量气体。取该培养物再接种于血平板,厌氧培养24h后生长出灰白色、圆形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将该溶血菌涂片镜检发现两端钝圆、单在或成对的革兰氏阳性杆菌。试验检验结果与剖检羊检测结果相符。

附表 小白鼠接种试验对照

4 讨论

(1)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及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此羊的死亡是由魏氏梭菌感染所致。(2)从羊的急性死亡来看,全面开展预防注射效果比较理想.坚持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注射,同时还应加强对专业户的宣传教育,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牲畜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3)此群羊是从外地购买进来准备育肥出售,提醒有关部门加强检疫监督,杜绝一切病畜的任意贩卖现象和病害肉食品的上市。

5 建议

魏氏梭菌引发的疾病主要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该羊群发生本病的原因是由于从异地购进的羊没有注射疫苗和突然改变饲料及饲喂方式。在正常情况下,细菌缓慢地增殖,产生少量的毒素,通过肠蠕动排出体外,防止细菌产生的毒素在肠道内大量积聚。但外界饲料突然改变,特别是从干草改吃了大量谷类或青绿多汁和富有蛋白质的饲料之后,瘤胃里正常分解纤维素的菌群一时不能适应,使羊体的抵抗力下降,运动减少,肠道松懈,蠕动减慢,使饲料发酵产酸,改变正常的酸碱度。这时大量未消化的淀粉颗粒经真胃进入小肠,导致魏氏梭菌大量繁殖和产生大量毒素,使肠道的通透性增高。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毒血症,引起发病,甚至休克死亡,绵羊魏氏梭菌病是一种急性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因此,每年春秋(4月和9月)应各接种1 次疫苗。本病在羊群中发生多为散发,但羊场饲养者也要引起高度重视,防止进一步造成危害,影响羊场的经济效益。

6 防治措施

(1)羊梭菌病由于病程短,药物治疗通常无效,主要以预防为主。在常发地区每年春秋两季定期预防接种。加强饲养管理,不要饲喂过多的精料,春末夏初防止羊只采食过多青嫩牧草和秋末采食过多含草籽的牧草,当羊群发病时,立即更换牧场或圈舍,改变饲养方式,增喂粗干草料,减少或停喂精料,以增强肠道的蠕动。每年春秋季节通过对羊群驱虫,增强羊只抵抗力,减轻本病对养羊业的危害。(2)搞好环境卫生:羊圈的粪便彻底清除,并铺以新鲜的沙土,为羊群提供安全优美的生长环境。补充人工盐,促进反刍,促进消化。(3)加强消毒:活动场用5%火碱或20%漂白粉消毒,每3d1次。羊舍用氯制剂、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等消毒药带羊喷雾消毒,1次/d。严把消毒关。(4)规范病死畜处理:羊场要保持环境卫生、无杂物、干燥通风饲料要远离脏水坑,潮湿污染的环境有利于魏氏梭菌繁殖;要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病死羊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一律烧毁或深埋,做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扩散和病害肉流入市场。

S858.26

B

1007-1733(2017)07-0038-02

2017–03–10)

猜你喜欢

魏氏梭小白鼠无菌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小白鼠观察记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机灵的小白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