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朋友圈的那些事

2017-07-31

学生天地 2017年17期
关键词:镖局苏武屏风

古代朋友圈的那些事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依靠网络科技,通过手机、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互通消息与情义。而在科技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又是通过哪些方式联络的呢?

看古人如何翻山越岭互通情义

◆飞禽传书

飞鸽传书即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了。我国也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时期在广州等地就已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却被单于囚禁在北海无人区牧羊。后来两国和好,汉朝使节要求放苏武回国,但单于谎称苏武已经死了。苏武的副使想出一计,让使节对单于说:“汉朝天子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雁腿上的信中写着苏武没死。”于是,单于只好把苏武放回国。

此后,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常常出现在诗文中,比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古人甚至还用竹木制成雁的形状作为信封,中间夹着书信,有的则制成鱼的形状,并用“鱼素”“双鲤”等代称书信。

此外,古人还有风筝传书、鸡毛信、竹筒传信等多种方式,而一般老百姓使用最多的是托人捎带信件,那散发着墨香的熟悉的字迹中流露的是难以言表的深情。

曾几何时,书信是人们唯一的联络方式。古人写信都爱用“见字如晤”开头,意思是说读了这封信就如同见了我这个人一样。见字如面,见信如晤,那字里行间满是回忆和深情厚谊,所以才让读信的人怦然心动,寥寥数语便能温暖人心。

◆驿马邮递与镖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制定了详细的“邮政管理办法”,竹简怎么捆扎、怎么加封泥盖印保密、怎么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等都有明文规定。汉代还在这个基础上规定每五里设置一邮,每十里设置一亭,每三十里设置一驿。

驿站是古代专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或休息住宿的地方,有专人管理并饲养驿马。古代的“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等,他们“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驿站是“国企”,主要为官员和公职人员服务。如果老百姓要通过驿站寄信送货,收费非常昂贵,一般人是承受不起的,因此作为“民企”的镖局应运而生。镖局所办理的业务包括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等,镖局的人要有一定的武艺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开镖局的人多是退伍军人或是武林世家。镖局最鼎盛的时候连政府的槽银都保,承担了邮政、物流、保镖的多项职能。

诗人的“博客”满含深情

唐诗数万首,近半在怀念家乡,其次在心念朋友。大约唐代人认为,人生即使留不住乡愁,也至少要留住朋友。在文艺怒放的唐代,要留住朋友,得为朋友写诗。

现在我们有微信朋友圈,传情达意的速度都快赶上光速了。而对于古人来说,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感又是如何让朋友看到的呢?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诗人们就有了自己的“博客”——诗墙、诗板、诗瓢及诗屏。

诗墙就是把自己的诗作写在墙壁上供人们观看,这些墙壁一般在人流量大的闹市街铺、风景名胜、交通驿站等地,以便诗作被更多的人看到。但墙壁很快就写满了,想更换内容得重新粉刷。有人想出了新的办法——把诗写在一块木板上悬挂在闹市的墙壁等处,这样既扩大了墙壁的容量,又易于更新,这就是诗板。古代有一部分诗文的内容就是记载诗板的,如张祜《题灵彻上人旧房》中诗云:“寂寞空门支道林,满堂诗板旧知音。”

诗瓢是一些居于深山古寺的人常用的发表诗歌的方式,这些人与外界接触极少,诗写好了但没有知音赏读,这该怎么办呢?于是,他们把写好的诗装在葫芦里投到小溪、河流中,葫芦随水漂流,如果被人看到捞起并打开,这些诗就有读者了。

诗屏就是把诗写在家中的屏风上,这样客人来时就能看到。需要指出的是,唐代诗人在屏风上所写的诗不一定是自己的,有时是朋友或偶像的诗,比如白居易就曾把元稹的100首绝句写在自家的屏风上。作为报答,元稹便在一堵寺庙的墙上写满了白居易的诗,白居易由此感叹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表达与传递情感的方式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有强烈的表达意愿,都渴望结交知音,让对方感受到那份纯真的情感。

猜你喜欢

镖局苏武屏风
苏武庙
固表防感玉屏风 珍贵如玉肺不虚
体虚易感冒喝玉屏风汤
镖局的变迁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
李鸿章给镖局当董事长只因慈禧太多疑
苏武:七千个日日夜夜的坚守
韦孝宽守玉壁
苏武守节
镖局:古代的保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