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当下产业面临的环境瞩望未来转型升级的路径
——第14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在无锡落幕
2017-07-31文/翟昕
文/翟 昕
检视当下产业面临的环境瞩望未来转型升级的路径
——第14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在无锡落幕
The 14th China casting-aluminum-alloy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forum ended in Wuxi
文/翟 昕
第十四届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6月22日-23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上海铝行业协会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和再生铝冶炼企业的负责人共22位专家在这次论坛上发表演讲,共有200余位代表到会。这是中国再生铝产业一年一度交流与对话的重要活动。
当下的中国再生铝产业正面临着重大的转折,如何应对全球通货紧缩,制造业梯度转移带来的巨变,如何应对中国制造业的深刻巨变,这是大家共同的焦虑,也是这次论坛要商讨的重要话题。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了新的布局,面对汽车制造业的迷茫与转型,再生铝产业也正在大调整的前夜,此时此刻与老朋友的交流,与新朋友的结识,都是业内人士所共同期盼的。
这次论坛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支持下,由北京中色再生金属研究所和有色金属企业工业人才中心主办,《资源再生》杂志承办,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如何把握中国铝工业的走向,如何推进再生铝产业的转型升级?论坛邀请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在大会开幕式上做题了为《铝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报告,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国铝工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势;他指出:国家正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是重中之重,截止2017年5月底,全国电解铝总产能4102万吨。在需求端,“十二五”期间中国电解铝消费平均增长率14.4%,电解铝消费尚未达到顶峰,扩大铝应用领域已取得较快进展,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同时要积极应对国际市场贸易摩擦,维护出口秩序。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电解铝产量3187万吨,同比增长1.3%。除受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之外,增幅为近16年最低。2016年,铝材产量5796万吨,同比增长9.7%。中国电解铝产量仍保持增长,但增幅已经回落。
在谈到了中国铝工业的问题以后,文献军先生作为铝工业的知名专家也给大家鼓了鼓劲:在座的各位很多是搞再生的,我们铝的消费领域越抓兴奋点越多,那么我们消费了,我们今年消费3000多万吨,过个25年、30年,我们搞再生手里边多了3000多万资源,过了五六十年,在座的如果还在,又多了6000万吨铝,这给在座的各位从事再生利用工作的大家提供了多么巨大的资源呀!所以我们第一轮要坚定不移的推动铝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军会长
王吉位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吉位做题为《提质增效,推进再生铝产业供给侧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他谈到再生铝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2017年上半年再生铝市场需求稳定、原料成本降低、企业经营利好,产业平稳运行。铝液直供、泡沫铝材,预处理先进技术等再生铝产业亮点逐步显现,但随着国家进口政策转变、环保压力增大,对再生铝企业形成不小冲击,面临整合升级。他倡导全行业共同推进再生铝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谈到中国再生铝产业的总体情况时,王吉位称:当前国内回收快速增加,国外进口逐渐收紧,布局国内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2017年上半年,铝合金锭价格上涨,废料价格震荡下跌,企业经营利好; 规模性企业生产正常,不少企业满负荷生产,市场需求稳定。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保督查的全面展开,不少中、小企业关停,总体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王吉位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全球废铝回收市场总量为2228万吨,其中亚太地区占57%,达到1270万吨;美洲和欧洲约占22%和21%。到2021年,全球废铝回收市场将达3212万吨,中国回收量将超过700万吨,目前是世界废铝原料最大产生地和再生利用量最大的国家。他介绍说,从统计数字看,2017年1-4月,中国进口废铝70.1万吨,同比增长29.55%。但原料市场受政策和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对于废料进口政策尚未出台;运费增长,成本上升;报价不具备优势;通关查验趋严,退运增多。
在谈到当前的行业特点时,他认为,再生铝产业亮点逐步显现,铝液直供具有明显成本优势,通过铝液直供的普及, 正逐步达成再生铝企业与压铸企业共赢的良好态势。目前,再生铝铝液约占产品总量的 25%,已经超过150万吨。对于未来的走势,他认为中国再生铝产业正由传统“废料进口”模式向“投资+贸易+加工+工程”的输出方式转变。未来几年,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将成为中国再生金属企业海外投资的重点关注的区域。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总经理助理王南在大会上发表了《有色金属行业的技能人才发展规划与体系建设》的演讲,他从有色金属行业的人才战略与企业发展、合理的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完整的技能人才体系、有色金属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四个方面谈了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王南指出,人才必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最重要的一个核心要素。进入新世纪,中央不断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这是历史的必然。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制定合理的人才发展战略关乎企业未来的命运。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家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套利企业家,另一类属于创新企业家。什么叫套利型企业家呢?就是市场有什么不足,缺少什么东西,我就生产什么东西,这属于套利型的企业家。创新型的企业家,就是市场本身可能不缺少这个东西,我用一个新的产品把它替代掉,或者我创造一种新的应用,这种企业家叫创新型企业家。中国过去的企业家发展模式主要是套利型的,要么是国外的企业家在前面创新,中国的企业家在国内进行套利,这种发展模式现在是越来越发展不动了。习总书记曾经说过,我们不可能永远跟在人家的后面,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我们的明天。另外,核心技术是不可能买到的,对此我们的认识也是越来越清楚。在过去的制造业崛起过程中,我们主要是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那样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今后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因此,人才必将成为决定企业未来命运最重要的一个核心要素。
王南提出,为建立一支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企业家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抓单一的环节就能满足对技能人才需求的时代将逐渐成为历史,从顶层设计整体考虑技能人才体系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谈到人才评价环节虽然是个纽带和桥梁,但它不是个最重要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永远是使用和聘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你培养的人最终是为了使用。使用始终是整个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一切工作都应最终围绕合理使用而展开。评价环节承上启下,起到了纽带的关键作用。而培训内容必须紧密围绕评价展开。经过培训以后,员工获得了提高,提高了以后可能对培训效果要有评价。他提高了以后能不能晋升更高一级的岗位,再落实到聘用岗位上,就会再产生一次评价,岗位晋升的评价,这就是三者的逻辑关系。关键的问题在于,经常看到一些企业,说我搞了一个培训,员工不感兴趣,它培训这个内容,跟它的实际工作可能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个关联度怎么体现,他培训的内容跟他每次考核打分是否密切相关?会不会跟他晋升各方面密切相关?如果是密切相关他必然就会重视。所以你需要什么去评价什么,评价什么去培训什么,这个理念希望同志们一定要根深蒂固,评价什么去培训什么,才能使培训走入良性的轨道。而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为什么许多员工对于培训不感兴趣?在于你培训了也评价了,可是他得不到更高的岗位聘用,那这个培训与评价不与他的收入和岗位挂钩,那这个培训要它何用?在场的企业家听了之后当有更多的沉思。
英国商品研究所(CRU)是一家大型跨国研究机构,他们的总部设在英国伦敦,在美国纽约、匹兹堡;澳大利亚悉尼,智利圣地亚哥,印度孟买,日本东京,中国上海、北京、香港都设有分支机构,多年来,这个研究机构一直与论坛保持着联系,他们在大宗商品的研究上具有巨大优势和缜密性。这一次CRU的铝工业咨询师王倩女士带来了《全球废铝资源分析》的报告,让与会者系统而又全面地了解全球废铝资源的流向以及几个主要供应地近年来的变化以及交通用铝的快速增长态势。她用CRU模型中的废铝范畴及流动轨迹理论,对全球废铝资源的流向和构成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她的报告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其一,废铝供应,其二,废铝的全球需求,其三,交通用铝对废杂铝资源供应的影响。她给出的结论是:全球废铝供应量稳步增加;铝废料需求快速上升;全球范围内的废料消耗以新废料为主;中国对于铝废料的消耗水平相对较低;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的废铝消费量一直徘徊在30%-24%之间;中国的人均原铝消耗量远大于人均废铝消耗量;中国铝制品的产品结构影响着铝废料在中国的消耗量;以2016年为例,中国消费铝合金45%是挤压型材;铸件占16%;而其他国家挤压型材只占24%,铸件占28%。
王倩给出的第二个结论是:中国铝废料的进口量直接影响着相关国家铝废料的出口,而且近年来中国废铝的供应在全球废铝供应量中的比例发生了巨大变化:2008年,美国废铝供应占全球贸易量的29%,西欧国家占全球贸易量的24%,中国废铝产生量只占17%;但是到了2016年,美国废铝供应量下降为全球贸易量的19%,西欧国家下降为17%,而中国的废铝产生量已经上升到了34%。
在谈到交通用铝的情况之后,王倩也说到了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将推升铝需求这一趋势:全球铝制品需求增量的大约40%来自于交通领域,如车身板、铝铸件、铝型材。由汽车产业带动的全球铝制品增长百分比现在正接近40%,而仅在2005年到2010年期间,这个增长率仅为14%,由此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对铝的需求增长速度之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较之欧美国家仍处于低位,预计在 2021 年,中国总的汽车保有量的绝对值将与北美地区相当。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报废汽车的数量将有较大的增长。这位分析师在这次论坛上报告了权威机构CRU对于未来废铝市场的判断:全球废料供应量将持续增加,预计2020年将达到2900万吨;产品使用周期的到来决定了中国铝废料供给量将会快速增加,长期来看,中国对于废铝的需求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中国的废铝需求转向自给自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给中国的再生铝市场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铝废料的进口将会受到持续的挤压。
金田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雪瑾女士是一位在废旧金属贸易领域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她曾经多次出席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这一次她的演讲题目是《从商品生产到国际定价的产融结合的创新思路》,主要谈了目前我国废旧金属贸易的定价权缺失以及背后的诸多问题。她认为,所谓的定价权是企业竞争力的结果和表现;体现在企业产品生产的综合成本、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以及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而国际定价权则是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和表现;她说:我早年在美国企业工作的时候,也是在一家为再生铝工业废料提供供应服务的公司工作,当时再生废铝供应的交易员每天早上来上班第一件事都是先问上海新格和怡球这两家企业设在美国的采购部报出的采购价格是多少,以他们境外公司的采购价格作为他每天在全美市场采购的一个定价基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再生铝工业早就在市场上拿到了相当重要的定价权,中国市场已经在全球市场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中国资本市场也迎来了一个商品期货再次发展的时期,中国的整体经济进一步向实体方面进行倾斜,我们所看到不管是中国证监会也好还是各个期货交易所也好,都纷纷表态,要继续增加大宗商品交易的品种,为我们的实体行业提供更多的定价和风险管理的机制。希望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我们铝合金行业相关材料或者产成品,在市场上的定价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我们要入场,想办法把自己的商品参与到这个市场中,进而掌握生产和销售上的主动。
在这里张雪瑾谈到沿着一带一路的产业输出问题。现在中国在境外特别是沿着一带一路的各个国家已经有了若干的产业园区的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里,中国已经建设了这么多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个了,大家可以看到密度最大的还是在东南亚,另外在东北亚、非洲、中东还有欧洲的中部这些地区都有,每一个经贸合作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一些是属于综合性的园区,也有一部分是属于专业性的园区。这里想提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咱们再生金属行业整体上来讲规模还是偏小,在这种情况下单打独斗出海,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这次也邀请了一些在境外设厂的专家来作报告,他们其实是吃过很多苦,历经了很多的困难。所以在下一步走出去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考虑抱团出海的模式,利用行业整体的力量,同时寻求有效的竞争支持,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做好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的工作,使得我们走出去的成功率能够大大的提高。她还就产融结合的运作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重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诺贝丽斯亚洲中国董事总经理刘清先生是这个论坛的坚定支持者,他这次带来的《汽车用铝最新发展及铝回收利用》从诺贝丽斯的生产实践的具体事例告诉大家:未来的再生铝产业一定是非常光明的。他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全球超过180个车型正在使用诺贝丽斯汽车专用铝板,作为专注于饮料罐材生产,高端特殊铝合金研发和汽车用铝板生产的大型跨国企业,他们看到了轻量化已经成为优先技术;因此他们在汽车轻量化上可谓不遗余力;当大家都在琢磨;为什么需要全铝车身?他们的实践表明,汽车用全铝车身之后,汽车的自重将减轻40%!正是美国的福特 F-150型汽车采用的全铝车身而成为北美最畅销的皮卡车;目前,在欧美国家,铝制车身正拓展到其他车型先进的多材料混用白车身的凯迪拉克CT6。他还介绍了诺贝丽斯的铝回收及闭路循环系统,他们现在每年回收利用的废铝就有180万吨。作为一个大型跨国铝材生产企业,其回收利用的数量和利用的途径给了中国的铝材生产企业一个深刻的启示:循环利用是大型铝材生产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
成都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宏伟是中国铸造铝产业链发展论坛上的常客,这次论坛上他以《再生铝行业——四十不惑》为题,对这些年来中国再生铝产业的历史沿革、发展阶段、产业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动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李宏伟说,2010年之前中国废铝一直以进口为主,自2010年之后,废铝进口持续下降。目前的进口模式主要为铝合金出口需要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部分废铝和以第七类废五金电器名义进口的需要拆解的废铝。随着国家进口环保政策的收紧,传言说第七类废五金有可能被禁止(2018年),这对行业会产生一些较大影响。中国再生铝铸造合金出口也持续下降,中国的出口全部以加工贸易方式,随着生产成本的走高,近年来竞争力明显不足,出口量持续下降,一些工厂转向了东南亚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再生铝合金锭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再生铝工厂的主动权明显增加,占有了优势地位。在谈到国内废铝回收利用的优势时,他认为,利用国内废铝资源具有采购周期短,交货及时的便利。通常一周内可以交货,再生铝工厂不需要保持较高库存,由原来的30天降至7天甚至更短,资金占用少。相比之下,废铝原料的国际贸易周期长且需要预付款,而国内采购通常货到后付款,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采购风险与价格风险。因为货到验收合格付款,不存在贸易欺诈风险,而国际贸易则不同,经常发生短重、质量差等被骗情况,甚至钱货两空现象。由于国际贸易交货周期长,采购时的价格和到货时的价格已经有较长的周期因而价格风险极高,企业往往因为价格背离而亏损巨大。
在谈到当前的一些变化时,李宏伟称,废铝分选与熔化实现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曾以加工贸易为主要特点的再生铝企业,实行两头在外的模式。废铝进口量大,周期长、种类多,来源多为发达国家,人力成本高,对废铝只有简单分选,不能直接入炉使用。多数再生铝工厂建有自己的废铝选料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后再使用。因此,再生铝工厂员工多,占地大,工序长,库存高,管理难度大。随着国内废铝供应量的增加,废铝的预处理不再由再生铝工厂负责而是由废铝的回收专业厂承担。废铝回收专业厂规模小(1000吨/M左右),经营灵活,采用作坊式模式运营,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处理特点。这是传统的再生铝工厂自身分选所不能比拟的,所以,直接采购分选好的原料比企业自身分选更具优势。 在社会化分工的基础上,再生铝工厂致力于废铝熔化加工,生产与管理效率提升,将废铝分选、破碎、打包等预处理过程转到了上游废铝的回收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再生铝的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加工贸易企业优势不再,业务萎缩。随着2016年底上海新格再生铝熔炼厂的迁移,意味着中国再生铝加工贸易时代的结束。
如何看待中国再生铝产业的地域分布与梯度转移?李宏伟认为,东部再生铝企业继续保持优势,占居紧临消费客户地利优势,逐步加大铝液供货比例。未来三年内,东部地区铝液直供比例将达到40%以上。 东部距离消费地较远的地区仍在生产铸造铝锭,如安徽、苏北、山东南部、保定等地区,这些地域由于铝锭消费市场缩小,而且面临着来自中西部地区同行业的竞争。对于中西部地区,李宏伟认为中西部一直是中国再生铝行业的原料基地,以政策、原料和生产要素为优势兴建了再生铝生产企业,以铝锭的方式运往消费地,往往以价格优势取胜。对东部铝锭工厂形成压力。
对于中国国内废铝资源量的估计,李宏伟非常乐观:中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铝正在进入大规模回收期。因原铝产量基数大(2016年3220万吨),再生铝所占铝工业比重较小。按估算值630万吨计算,仅占19.5%,远低于发达国家通常的50%以上的水平,说明我们的行业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国产废铝已占主导地位。据安泰科测算,2016 年中国共生产再生铝(指从废铝中回收的金属铝数量)630 万吨,同比增长 58 万吨或 10.1%。其中 518 万吨用于再生铝铸造合金生产,约 112 万吨被铝加工行业所利用。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持续多年的铝消费高速增长,最终将演化到回收领域。废铝供应总体不足局面将在2020年彻底转化,预计其与原铝之间的价差将持续拉大。近几年来出现的原铝对废铝的替代现象已经结束。李宏伟的演讲用了“四十而不惑”这个成语,使参会代表们都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共同慨叹,正如他在最后的结语中所说:“原料来源的变化推动再生铝行业发展,市场需求的驱动引领行业的发展。2010年之后,国内汽车行业在为再生铝消费的主导领域。未来,铝的应用会更加广泛,下一个驱动再生铝行业的风口是什么?新能源车,电子信息产业或者其它?”这不能不引起代表们深深的思索。
上海大纪新格工业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先生是一位改革开放之初毕业的“老知识分子”,他与论坛的主办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听过他的多次讲课,而长期在外资企业从事再生金属炉窑的研发的经历,使得他在对很多工艺过程的娴熟与设备运行状况的把握上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与认知。这一次论坛,正赶上他与同事一起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座再生铝工厂里研究有关问题,可他还是如期来到论坛现场,他的演讲《关于新经济常态下再生铝企业规避风险的几点建议》可谓正得其时。在座的企业家听到他开篇中的“风险无处不在,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的呼吁,无不洗耳恭听:中国经济从30多年近10%的高速发展到今天7%左右的中高速发展再到5%的速度发展,这种新常态下,我们如何应对各种风险?从粗旷式的发展模式到“注重安全+品质+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我们需要面对多少风险?从出口加工为主式的经济形态转变为注重内需、谋求同世界的互联互通、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我们将面对哪些未知又突如其来的风险?在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到今天人力成本高企、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新常态下,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贸易一体化)的纷争常态化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如何化险为夷?风险规避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风险管理作为现代的主要管理职能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刘建的演讲从再生铝企业的具体实践,包括合同的签订到车间的事故处理,对风险的控制与如何防患于未然,都做了深入的论述。
毕业于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屈公安高级工程师是论坛多年的主讲嘉宾,他曾长期供职于外资企业,对于铝合金熔炼工艺管理以及企业运营有较深的造诣,面对国内众多的铝合金熔炼企业都在从事铝液直供,但又缺乏合理的风险控制规范的现状,在这次论坛上他发表了《铝水直供品质异常及对应方法》的演讲,系统地阐述了铝水直供经常发生的问题以及应对的预案和方法。作为一位长期在第一线从事管理的行家,他提出的观点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可以在全行业推广应用。
中国铸造铝合金产业链发展论坛是一个全行业展示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装备的良好平台。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深根教授的《废铝易拉罐和报废飞机铝合金保级循环利用技术》,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孙加华的《创新金属循环装备 服务循环经济产业》,陶朗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秦伯潇的《先进的传感器分选技术在铸造铝合金原料分选预处理中的应用》,凯得力耐火材料(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白光照的《不沾铝浇注料之反应机理研究》,广州致远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陈苏坚的《ZY-WR14耐磨铝合金的开发》,鼎斯(上海)液压科技有限公司大区域副总经理杨棋君的《科技引领效益,致力于服务再生金属产业装备提升》,北京海蓝前景金属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会的《铝熔铸车间自动化提升解决方案及经济性分析》等演讲都给代表们带来了不小的收获。
一如既往,经济日报出版社韩文高社长的经济形势演讲是整个论坛的一个最吸引人的活动,这次他的演讲题目《当代中国宏观经济分析》非常中性,但是他的演讲内容却博得了听众的阵阵喝彩,以至于论坛结束的时间一再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