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17-07-31
新闻
短讯
近日,施耐德电气与青岛海信智慧家居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签署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旨在通过此次合作,推动智慧家居相关产品技术、控制系统及完整解决方案等业务领域的开拓创新,共同引领产业发展。
近日,工信部印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工作要点》,要点包括: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创新绿色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改革任务;完善示范基地工作体系。
2017年3月23日,Emerson Plantweb数字生态系统发布会在杭州完美落幕,近200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参加会议。来自艾默生全球高层领导及技术专家团队为与会客户分享了工业自动化创新技术及Plantweb 数字生态系统如何帮助客户实现工业物联网潜能,助力客户企业打造标杆企业,并实现卓越运营。
近日,西门子与清华大学下属企业合肥泽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城市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城市水安全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集合西门子和清华大学在智慧水务领域的先进技术、解决方案以及行业洞察,双方将共同建立实验室,探索城市水安全管理的创新模式,助力中国城市提升水安全的监控、预测、预警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17年3月31日,Stratus Technologies公司与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工业互联网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西门子完成与Mentor Graphics和歌美飒的交易,推进“2020公司愿景”
近日,西门子宣布按计划完成了其风电业务与歌美飒的合并。日前,西门子还提前完成了对工业软件提供商Mentor Graphics的收购。“这两项交易的完成是我们在践行‘2020公司愿景’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凯飒(Joe Kaeser)表示,“通过成立新的风电公司,我们将打造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Mentor Graphics将帮助我们扩展在数字化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两项交易的完成将惠及我们的客户、员工和股东。”
西门子风电和歌美飒将合并成为全球领先的风电供应商,两家公司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并拥有独特的产品组合。
Mentor Graphics对于西门子数字化企业产品组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客户不仅能够进行产品结构、机械系统的设计并进行模拟,还能虚拟映射和优化电子系统。所以,西门子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全面的数字化双胞胎,而业内其他公司目前还无法做到。凭借在工业数字化和软件产品领域的数十年经验,西门子将最大化地发挥其数字化潜力,为客户创造价值。
皮尔磁携手南理工成立国内首个机械安全实验室
2017年3月16日,皮尔磁携手南京理工大学成立的国内首个机械安全实验室举行了揭牌仪式。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廖文和与皮尔磁董事合伙人Thomas Pilz先生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进行了签约。实验室的建成既为南理工工程训练中心的学生提供了安全的实验操作环境,也为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在安全自动化技术领域课题研究的探索道路上提供便利。
南京理工大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同时有着将机械安全向高校推广的先进思想。皮尔磁作为安全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工作组(安全控制系统组)的承担单位,始终致力于工业安全领域内的推广普及,主导或参与了多项机械安全标准的修制订工作。当南京理工遇上皮尔磁,合作一拍即合,机械安全联合实验室也应运而生。机械安全联合实验室的建成,既为南京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学生提供了确保人身安全、技术先进的操作实验环境,也在高校中推广机械安全理念、机械安全标准和安全自动化技术。
实验室中,实践操作设备的安全水平不仅获得了提升,同时,在实验室内展示了皮尔磁在提升设备安全水平的过程中,对设备的风险评估、安全方案和适用标准等详尽的信息。在宣传机械安全相关标准的同时,让学生在实践实习中,了解机械安全的重要性及相关国家标准、熟悉安全自动化的技术,为中国制造业的机械安全水平提升打基础。
菲尼克斯与海尔联合打造国内首条互联工厂智能制造示范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交互、粉丝经济、大数据分析等互联网思维,正席卷家电业。未来家电发展将以智能化为趋势,“智能机时代”将终结“功能机时代”,这将对现有的家庭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也将全面改写家电市场现状和行业格局。
作为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的发起者和参与标准制定者,海尔集团连续八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并提出智慧安全、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城市等系统化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率领中国家电企业迈入智慧家居新时代。
智能家居要“落地”,实现大规模应用,必须摒弃传统的制造模式,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变革和创新,通过技术手段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紧密对接,带来最佳的用户体验。日前,国内首条为智能家电互联工厂研发的“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线已经落成,全面开启家电智能制造的新纪元。
该示范线的设计方案由海尔智研院与菲尼克斯电气联合制定,其中凝结了海尔集团对未来家电制造的理念以及菲尼克斯的智造观。该智能示范线采用智能化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通过与海尔智能制造云平台COSMO进行无缝连接,展示家电产品从个性化定制、远程下单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基于对智能制造及“工业4.0”的深刻理解,菲尼克斯将机器人、AGV、AR技术、3D仿真技术等智能生态共存元素有机的整合为一体,充分体现了智能制造的魅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海尔COSMO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管理核心,只需在移动终端轻轻点击,就可在众创汇上进行产品设计,通过COSMO平台下发订单信息。PLC接收到订单后,控制机器人自动抓取物料,产品自动装配、自动打印个性化信息和自动包装,AGV自动执行插单功能,65寸大屏幕看板上实时显示智能制造的所有过程和生产数据。三维仿真软件既可以离线仿真所有生产流程,也可实时动画显示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订单数据。从下单到产品交付,只需要短短三分钟。整个过程透明、高效、智能,实现了生产制造自动化、流程管理数字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制造云端化四位一体的智能化生产。
海尔智研院是国内家电行业第一个互联网型工业智能研究院,立足家电业、面向消费品、辐射制造业,通过构建全球工业智能领域一流资源共创共赢的生态系统,切实推动和引领中国家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德国工业4.0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菲尼克斯电气将德国先进的工业4.0理念和创新技术带到中国,与海尔集团精诚合作,共同成立联合项目组,并提供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联合打造出国内首条互联工厂智能制造示范线。
ABB收购贝加莱 自动化市场业务量晋升全球第二
2017年4月4日, ABB和B&R(贝加莱)公司网站共同发布重要公告,宣布ABB正式收购B&R。B&R将并入ABB工业自动化事业部,并成为一个全新的全球业务单元——机器和工厂自动化单元,由B&R现任董事总经理Hans Wimmer领导,B&R奥地利总部将成为ABB机器和工厂自动化的全球中心。
B&R将弥补ABB在机器和工厂自动化的历史差距。ABB是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在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行业具有深厚的积淀。在当前风起云涌的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ABB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并为顺利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和战略调整。而机器和工厂的自动化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物联网的关键驱动力,ABB在此处的短板也非常明显。
B&R在PLC, IPC和基于运动伺服机器和工厂自动化领域具有稳固的领导地位,其业务遍及70个国家,在200亿美元的机器和工厂自动化市场中,2015~2016年度销售额超过6亿美元。ABB首席执行官史毕福称,通过收购贝加莱,ABB将成为在测量、控制、驱动、机器人技术、数字化和电气化方面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软件解决方案的唯一工业自动化供应商。
通过此次收购,ABB工业自动化市场的业务量将达到15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西门子。
研华携ARM、微软、Intel Security、Acronis打造WISE-PaaS软件商店
近日,研华公司与A R M、Microsoft、Intel Security、Acronis等公司携手合作新的在线软件商店WISE-PaaS Marketplace。此软件商店集结多家软件厂商形成物联网软件生态体系,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让客户得以透过在线选购快速组建出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软件/云端解决方案,来达到营业成长与服务创新。
研华同时推出新一代边缘智能服务器(Edge Intelligence Server,EIS),以英特尔架构为基础的物联网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以硬件结合WISE-PaaS多样软件模块,实现物联网链接、数据管理能力和应用智能分析等功能。透过EIS边缘智能服务器与WISE-PaaS Marketplace在线软件商店,研华与合作伙伴不只协同提供物联网整合解决方案,也期许能协助不同产业垂直市场客户实践物联网智能应用。
研华技术长杨瑞祥指出:“研华始终秉持‘驱动智能城市创新共建物联产业典范’的精神,与软件伙伴合作打造WISE-PaaS生态体系,提供弹性可扩充的软件架构,促成不同云端服务、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主题性解决方案 (Solution-Ready Package) 的无缝整合,相关产品在WISE-PaaS Marketplace中一应俱全。顾客可选购标准化套件,创造出他们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或是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条件结合标准套件与专业软件,实现物联网边缘智能和客制化的解决方案。我们深信这项服务创新不只使研华的物联网产品阵容更加完备,也为研华在各垂直市场客户带来领先优势。”
ARM物联网事业部策略副总经理Krisztian Flautner博士表示:“对资源较受限的装置而言,从芯片到云端服务的端对端安全是物联网应用能否达到规模的重要关键。” 研华WISE-PaaS善用ARM®mbedTMOS操作系统到mbed Cloud物联网装置管理平台间强大的安全与装置管理功能,为资源受限装置提供安全管理。此商店为系统发展者提供了快速道路,可链接各式各样基于ARM架构的物联网安全客户端发展应用。
微软物联网设备与应用副总经理Rodney Clark表示:“研华持续与微软紧密合作推出一系列预整合的云服务解决方案。当他们建构新一代产品和服务时,客户可持续受惠于微软Microsoft Azure远程监控及预防性维护等云端服务的规模和可靠性,这些已预整合的解决方案已在研华WISE-PaaS Marketplace在线软件商店中上架。”
Intel Security 副总裁Tom Moore表示:“Intel Security的嵌入式解决方案提供了优越与智能化的安全功能,为以英特尔为基础的装置和数据增加一层防护。”研华WISE-PaaS/Security Solution安全解决方案得力于Intel Security的科技,为Azure云端服务提供集中化的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可轻松应对各种垂直应用和使用场景。
Acronis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OEM副总裁Sergiusz Wiza表示:“数字数据是物联网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我们认为提供给客户最完整的安全防护至关重要。”为有效节省系统整合商和末端用户的时间和成本,Acronis备份及复原解决方案可将系统复原至工厂现场设定状态。Acronis与研华通力合作,为WISE-PaaS Marketplace在线软件商店提供完整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研华将持续与全世界伙伴合作努力,聚焦于发展WISE-PaaS Marketplace在线软件商店和EIS边缘智能服务器,以扩大其平台分享价值,加速物联网布建并激发出更多装置到云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ENGIE与施耐德电气就数字化能源领域展开合作
近日,施耐德电气和致力于引领世界能源转型的ENGIE签署了合作协议(MoU),利用施耐德电气Wonderware品牌的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历史数据库软件及其他相关应用软件,探索和部署新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从而优化可再生能源资产(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的运营效率。
ENGIE执行副总裁Didier Holleaux表示:“ENGIE一直致力于对其全球可再生能源生产资产以及可能的其他能源资产进行远程监控,以优化其绩效。我们正在与施耐德电气密切合作,共同应对能源世界脱碳化、数字化和分散化的挑战。”
施耐德电气中国区软件业务总经理徐哲表示:“施耐德电气利用其软件解决方案,以新型和高效的方式解决并满足客户需求,为施耐德电气合作十余年的业务伙伴ENGIE带来不菲的价值。我们的组合技术和行业专长可以帮助客户明确在新机遇来临时,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能源市场,同时提供更佳、可以担负的清洁能源。”
上期荐读
聚焦·工业通讯与无线技术
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持续深入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不断落地,工业通讯与无线技术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工业系统的信息传导枢纽,其在信息化的大潮中需要满足信息多样化、设备集成化的高要求,再加上市场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自动化厂商将如何应对?2017年3月刊“工业通讯与无线技术”专题,特别采访了和利时、红狮控制、泓格科技、艾默生、研华科技、邦纳、百通赫斯曼等企业,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工业通讯与无线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教授
聚焦·物联网
《物联网,为实施智能制造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全面感知”、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物联网被视作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它将在哪些领域有所突破?对于当下热门的智能制造,物联网又将在这场技术变革中发挥怎样的作用?2017年3月刊,特别采访了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院长刘飞教授,就智能制造背景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未来发展做了深入分析。
《智能制造全球工业大趋势、管理变革与精益流程再造》
智能制造是互联网时代一场再工业化的革命,是制造业发展的未来方向,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而经历过去工业化和工业智能化进程的美国制造业,对于正在起步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无疑有很多东西值得去分析、研究和借鉴。
《智能制造全球工业大趋势、管理变革与精益流程再造》是全球首部将智能制造落地到生产管理领域的著作,也是美国知名生产管理工程师30年经验和教训总结。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如何精准评估和控制一线工人的劳动效率。作者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总结的多个提升制造业绩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缩短企业生产流程、科学计算出极优生产规模、构建生产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与其他偏于宏观产业论述的同类书相比,本书更注重智能制造在生产管理中的落地实施。系统提出借助精益生产实现智能化制造、提升一线工人和组织绩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控制和激励一线工人,如何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如何缩短单位产品工时等,这也是国内企业在智能化过程中面临的极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