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水产养殖区水体pH值和浮游植物季相变化
2017-07-31郑重莺马文君
杜 伟,郑重莺,马文君,黎 飞,陆 炜
(1.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2; 2.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浙江省重点水产养殖区水体pH值和浮游植物季相变化
杜 伟1,2,郑重莺1*,马文君1,黎 飞1,陆 炜1
(1.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2; 2.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7)
研究金华金东水库和江山碗窑水库2个代表性的重点养殖区水体中浮游植物和水体pH值的季相变化。结果表明,金东水库水体pH值与浮游植物密度均由春季到冬季缓慢下降,而浮游植物种类以夏季和秋季最多,春季最少;江山碗窑水库水体pH值与浮游植物密度均由夏季到冬季逐步下降,之后从冬季到夏季逐步增长,而浮游植物种类以春夏两季最多,秋季最少。据此推测,浙江省重点水产养殖区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pH值之间的季相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浮游植物种类的季相变动与水体pH值无明显关联。
重点养殖区; pH值; 浮游植物; 季相变化
浮游植物是生长在水体中的一类具有色素或色素体、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浮游生活的微小藻类的总称,是渔业水域中重要的天然饵料。浮游植物作为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其丰度(密度)和群落结构还可作为反映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1-3]。湖泊中浮游植物如果大量繁殖、聚集,则能产生水华现象,如果湖泊为养殖水体,则可能会对养殖生物产生致死影响[4]。pH值是重要的生态因子,也是一项反映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值过高或者过低均能引起养殖生物死亡[5]。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与水体pH值存在动态变化关系,pH值变化幅度过大可对浮游植物产生环境胁迫[6-7]。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或实验生态条件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种类与数量和pH值关系、浮游植物对pH的耐受性等方面[7-9],鲜有关于不同季节养殖环境中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与水体pH值关系变化的研究。为此,特开展本研究,以期揭示不同季节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与pH值之间的动态变化,为水产养殖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pH/ORP测定仪(pH3210,德国WTW),ZEISS显微镜(AXIOSTAR PLUS),浮游植物采样瓶(1 000 mL),虹吸管,一次性滴管(移液枪),量筒(100 mL),细胞计数框(SEDGEWICK-RAFTER CELL S50),Lugol试剂,pH值校准缓冲溶液(pH值6.86、9.18)。
1.2 试验区域
试验区域选定在金华金东水库和衢州江山碗窑水库。金华金东水库位于金华市金东区,为小型水库,养殖面积0.70 km2;衢州江山碗窑水库位于浙江西南部、江山市碗窑乡碗窑村,养殖面积0.98 km2。两个水库均为典型淡水养殖区,主要养(增)殖品种为鲢鱼(Hypophthalmichehysmolitrix)、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金华金东水库和江山碗窑水库各监测站位的经纬度信息详见表1。
1.3 方法
将2块选取水域分别作为1个大水体,分别于2011年5(春)、7(夏)、10(秋)、12(冬)月进行4航次采样,监测各站位不同季节pH值及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
航次开始时,以pH校准缓冲溶液校准pH测定仪。监测时将探头直接放入水体表层,待显示器上数字稳定或者基本稳定后读取其示值,每个站位读取2次示值,取平均值作为该站位表层水的pH值。
样品采集。于监测站位点用1 000 mL采样瓶采集水样至90%满为止,后在样品瓶中加入适量Lugol试剂固定。
样品分析。将采集的水样静置48 h以上,经浓缩处理后,于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由于淡水藻类个体较小,鉴定到“种”难度颇大,且考虑到研究范围,本次试验浮游植物种类鉴定到“属”,同时计算其密度。
1.4 数据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在Excel 2010软件平台上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pH值
金华金东水库和衢州江山碗窑水库各监测站位不同季节表层水体pH值详见表1。
表1 金华金东水库和衢州江山碗窑水库各监测站 位表层水的pH值
2.2 浮游植物
金华金东水库和衢州江山碗窑水库各监测站位表层水体浮游植物种类调查结果分别见表2和表3。
表2 金华金东水库浮游植物名录
注:+代表在该监测站位能够鉴定出该种(类)浮游植物,-代表在该监测站位不能鉴定出该种(类)浮游植物。表3同。
表3 衢州碗窑水库浮游植物名录
2.3 浮游植物和pH值的季相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金华金东水库水体pH值由春季到冬季缓慢下降,季节变动较大。从表2可以看出,金东水库浮游植物夏季和秋季种类最多,冬季次之,春季最少。将每个季度金华金东水库2个站点的浮游植物密度取平均值,以季节为横轴、浮游植物密度为纵轴作图(图1),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密度同样由春到冬缓慢下降。即金东水库不同季节间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pH值之间呈现出同向性的变动,而浮游植物种类的季相变动与水体pH值无明显关联。
图1 金华金东水库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的季相变化
从表1可以看出,衢州江山碗窑水库水体pH值由夏季到冬季逐步下降,之后从冬季到夏季逐步增长,水体pH值夏季最高,平均为9.42,冬季最低,平均为6.49。水体在春、夏、秋三季偏碱性,而到冬季则为弱酸性。以季节为横轴、水库各监测站位浮游植物密度为纵轴作图(图2),可以看出,浮游植物密度同样由夏到冬逐步下降,由冬到夏逐步增加。即碗窑水库不同季节间浮游植物数量和水体pH值之间同样呈现出同向性的变动,而浮游植物种类的季相变动与水体pH值似无明显关联。从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来说,春、夏两季最多,冬季次之,秋季最少。即水体浮游植物种类的季相变动与水体pH之间没有明显关联。
图2 衢州碗窑水库水体浮游植物密度的季相变化
3 讨论
pH值是影响养殖生物生长的一个关键因子,鱼类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是6.5~9.0[4]。本研究发现,金华金东水库水体pH值在春、夏、秋三季均超过9,衢州江山碗窑水库水体pH值在春季接近9,在夏季超过9,而浮游植物在这些季节密度都很高,现场目测水体颜色呈蓝色、蓝绿色或者淡绿色,水体透明度较低。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可加强对水体水色的观察,当水体颜色变为蓝色、蓝绿色或者淡绿色时,应该增加对水体pH值的监测频率,如果水体pH值过大则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人工打捞水中的浮游植物,以降低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从而防止发生水华,且可以降低水体pH值,从而保证养殖生物安全生长。
[1] 沈韫芬,章宗涉,龚循矩,等. 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 FISHER J, DEFLANDREVLANDAS A, COSTE M, et al. Assemblage grouping of European benthic diatoms as indicators of trophic status of rivers[J]. Fundamental & Applied Limnology, 2010, 176(2): 89-100.
[3] REY P D L, TAYLOR J C, LAAS A, et al. Determining the possible application value of diatoms as indicators of general water quality: a comparison with SASS 5[J]. Water S A, 2004, 30(3):325-332.
[4] 张艳会, 罗上, 李伟峰, 等. 不同湖泊水华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2(6):73-78.
[5] 邓希海. 养殖水体中pH值的作用及调节[J]. 河北渔业, 2008 (2):4-6.
[6] 覃雪波, 黄璞袆, 刘曼红, 等. 安邦河湿地浮游植物数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08(3):43-52.
[7] 赵光强, 毕蓉, 南春蓉, 等. 3种赤潮微藻生长过程中pH的变化及其耐受力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0, 29(5):679-682.
[8] 于洪贤, 曲翠, 马成学. 牡丹江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 湿地科学, 2008, 6(2):293-297.
[9] 刘伟娜, 吴垠, 徐哲, 等.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微藻溶氧和pH值变化规律研究[J]. 渔业现代化, 2008, 35(2): 6-10.
(责任编辑:高 峻)
2017-02-24
杜 伟(1981—),男,山东莘县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海洋与渔业环境生态学、水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 david-8-0@163.com。
郑重莺(1979—),女,浙江杭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海洋与渔业科学、水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质量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zhengchong98@163.com。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0644
S914
A
0528-9017(2017)06-1048-03
文献著录格式:杜伟,郑重莺,马文君,等. 浙江省重点水产养殖区水体pH值和浮游植物季相变化[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6):1048-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