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念落地
2017-07-30李瑞福
李瑞福
办学理念只有落地生根,学校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以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让“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拥有机会,人人都体验欢乐与成功”的办学理念落地,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权利交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
5月15日,学校语文学科“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展示在录播教室顺利进行。课堂上,孔淑贤老师正在讲授《廉颇蔺相如列传》,她打破了传统讲法,把更多的时间让给了学生,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思考,讨论,辨析,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活泼。多元化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主动思考与求索中轻松完成了课堂目标,学生由“听众”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角”。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本校立足课堂、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发展的又一个新举措。为了把这一活动的目的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师生活动观测量表》,各学科组教师听课时认真填写,评课时依据量表给出问题和建议。授课教师根据观测量表中反馈的数据以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写出报告。活动直观地展现了教师的课堂安排和目标达成,促使教师重视并落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
近4年来,学校逐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14年,开展“赛课”活动,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起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模式构建带动课堂教学向规范、高效转型,达到了以课带研、以评促改、以老带新的目的;2015年,开展“人人奉献一节精品课”活动,培养了教师的精品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态度;2016年,开展“个性化教学风格展示”活动,引领教师形成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2017年,学校又开展了“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改革一年一个主题,促进了全体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舞台交给教师,让教师“亮”起来
3月10日,学校政治、历史学科的全体教师进行了专业技能展示。其中林晓蔚老师编排的《服饰年代秀》,展示了汉服与近代服饰,让学生通过服饰的演变来了解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特点与变迁;王英莉老师原创的诗朗诵《爱在烟台》,以饱含深情的笔触与音色,诉说烟台的景色与风物人情,抒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深情厚谊;董娜、刘书金、程红星老师与高一学生编演的历史剧《签约春帆楼》,通过展现甲午战争时期签订屈辱条约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接受了一次富有现实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展示了学科的特色和教师独特的专业技能,也展现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专业技能展示自2016年9月开始,到目前已经进行了音乐、语文、英语、美术、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八个学科。
教师专业技能展示活动,给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让教师充分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利用多媒体,让教研群“转”起来
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在做实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建立起学科微信教研群,开启了校本教研的新模式。学科微信群主要用于学科教育新理念的宣传、教育教学优秀资源的分享、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经验的交流、重难点问题的探讨等。学科组长定期发布讨论专题,教师们随时提出意见建议,交流体会感悟。学科微信教研群的建立,将教师们的零碎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了,有问题大家商讨解决。
化学学科组长孙明霞老师说:“学科微信教研群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老师们有了问题随时随地讨论解决,学校教学研究的氛围更浓了,教师研究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科微信教研群成了老师们的精神家园。”
落实问题清单,让管理“细”起来
面对教育新形势,学校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起问题清单制度,实行“问题清单”式管理。全校上下树立起“不能发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不能正视问题就是不愿担当”“不能解决问题就是能力不足”的观念,培养全校师生“以解决问题为价值取向”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勇于直面矛盾和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学校工作再上新水平。“问题清单”共分三联。上联为存根联,中联为部门留存联,下联为反馈联。下达部门把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要求通过问题清单传给责任部门,规定完成时间;责任部门完成整改后上交反馈联,下达清单者根据结果记录整改情况。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课堂教学到自习管理,从校产维护到安全隐患,从常规工作到岗位目标,事情无论大小,均可通过问题清单得以快速解决。
学校构建了问题清单管理流程,一级学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这一制度的实施,要求各个部门既着眼大局又兼顾细节,有计划,有目标,执行力强。“问题清单”制度实行一年来,学校方方面面的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并且督查到位,落实到底,反馈及时。问题清单管理制度自上而下,规范严谨,快速高效,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走向精细化、特色化。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