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好人文化”在校园熠熠生辉

2017-07-30谭金辉

教育 2017年28期
关键词:双桥好人诚信

谭金辉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中学曾经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农村薄弱学校,校园的泥路坑洼不平、校舍简陋,教育质量连续几年位居全县后几名,生源流失严重,教师数量不足,学校濒临撤销和倒闭的边缘。笔者担任校长之后,面对这样的逆境,进行认真的调研,使学校带领教师在校园中营造出濃郁的“好人文化”,并成为郓城县的“样板”校,学校的发展也被赞誉为“双中速度”和“双中现象”。

立德树人:“好人文化”的根本内核

学校从校园周边典型学起:双桥乡前黄岗村有个靠磨卖香油为生的农民黄修良,20多年来自掏腰包20余万元,创办“孤寡老人节”,行走乡村并资助上千孤寡老人,2012年入选“中国好人”,这是对学校师生进行“崇德向善”教育的好教材。于是,校内建起了“中国好人广场”,挂起黄修良的彩照,同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介绍黄修良的事迹,并邀请黄修良到学校作系列报告,报告详细讲述他坚持二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感人事迹。

学校积极创新并实践出“三好一特色”的“好人文化”模式,即人人争做“好干部”“好教师”“好学生”,突出校园的文化特色。定期评选“班级好人”,每班每月十人入围,由此,激发学生们争做“校级好人”的热情;编制供初一选修的《认识中国好人》、供初二选修的《学做中国好人》以及供初三选修的《成为中国好人》系列校本教材,并把活动图片定期上墙。

感恩教育:“好人文化”的切入点

学会做人,首先应从学会感恩开始。会感恩的人,一生才是幸福的人。学校把感恩教育放在德育的重要位置。每学期都要举办感恩教育启动仪式,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就是感恩教育,学校兴建感恩楼,设立感恩墙,进行餐前感恩词诵读;创办感恩手抄报,布置感恩作业,不定期举办以感恩为题材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懂得去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感恩大自然。

诚信教育:“好人文化”的着力点

本校把“好人文化”的着力点选在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之基,教书必先育人。双桥中学以“创诚信教育、做诚信教师、培诚信家长、育诚信学生、建诚信家园”为载体,提出诚信教育的“一二三四教育体系”,借以加强师生的诚信道德教育。

“一”就是一种思路和一个目标。一种思路,即把诚信教育和水浒文化(郓城的本土文化,积淀深厚)结合起来,与教学的常规结合起来,贯穿到常规教学的每一细节、每一环节。一个目标,即提高师生的诚信意识,做“诚信人”,办“诚实事”。

“二”就是两个合力。一是将诚信家庭和诚信校园的创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增强育人效果。具体做法:通过定期召开的家长会进行家长培训、教师结对和三级家访的方式,开展“诚信家庭”的创建工作;通过《双桥中学“诚信校园”创建方案》,开展诚信校园的创建活动。二是将诚信教育内化于德、外化为行,切实加强对学生诚信形象的培养。

“三”就是三级课程。双桥中学的校本教材研发中心基于初中生的实际,在大量论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编制“分级分层”教材的想法,把“诚信教育”与“幸福教育”结合起来,成功编制分年级的诚信读本。

“四”就是“四位一体”的整体效能。双桥中学把诚信观念、诚信行为、诚信制度和诚信活动构成“四位一体”,进行整体设计,借以创建诚信个人、诚信家庭、诚信班级和诚信校园,形成诚信建设的长效机制。

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学校有针对性地构架养成快乐、礼仪、爱心、感恩、责任和自理等“六大”好习惯的主题,逐步构建“国粹精品传承”“地方艺术特色”“科学发明创造”“学科领域拓展”等六大类、十多门校本课程。

德育反思:“好人文化”的实践升华

德育的精髓是渗透,不是灌输。学校力倡构建反思与实践的德育体系,尊重教育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让学生真正地实现自主内化。一是“三位一体”的“反思性德育”:“日反思”“周反思”和“阶段反思”。“日反思”:敦促学生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周反思”: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和“级会”等形式,反思自己的“关爱行动”。学校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既要关爱自己,更要学会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社会,继而让“关爱”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主动的素质。“阶段反思”:在双桥中学,学生发展设有“十项”素质目标、“五项”基本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和“五项”特色素质(独特的智能品质、自主的研究能力、执着的创新精神、卓越的领导能力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要求每个学生反思每个发展阶段,并结合“导师制”和“家长培训制”,进行跟踪检查,让学生的素质认识不断地自我完善。二是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性德育”。我们把德育活动设计为“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和“人文化”和“系列化”的统一体,把校内主题活动的模拟与校外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开展德育演讲、德育征文和研究性学习等校内实践活动,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活化情境;组织双桥中学“志愿者协会”和“城北孤寡老人节”,深入社区、敬老院;为白血病患者捐款,体验关爱别人所带来的生命价值;计划成立郓城县首个“爱心社和爱心基金会”,利用自发捐款和节假日走上街头、募集善款,资助家庭困难、濒临辍学的孩子。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南城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双桥好人诚信
好人就在身边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双桥酒:一个城市的记忆与味道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逢源双桥
好人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敛汗止血的五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