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学的思考

2017-07-29洪建武方琼瑶江梅珠

大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市建筑城市化思考

洪建武 方琼瑶 江梅珠

【摘 要】 伴随着城市化,城市建筑也呈现了几大趋势:高密度、新高度、新奇度等,这在大城市早已是司空见惯。但这样合理吗?或许这是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学该思考的问题吧。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建筑 思考

1、世界城市化现状

受中国人传统观念的影响,有房才有家,于是城市面积在无限制扩张,房价在无休止抬高,甚至一个城市出现了五环、六环、乃至十环,大量住宅小区开建这都是城市化的一种特点。 无论是国内的主流媒体还是专家学者乃至普罗大众一旦提及“城市化”立刻会变得异常紧张。“城市化”意味着高价、拥挤、紧张、压力等,也就是城市化建设中的高负荷、超承载力式开发。“城市化”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密度,即使公共空间的无休止开发争夺。在心理层面,这种高密度代表着压抑和不快。

多年前,人们便向往欧式生活,即采光好、绿地多、建筑密度低、空气新鲜,以此对比,中国的城市化便是多数人的一种噩梦。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的城市化在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比例在飞速增加,就中国人口现状来说,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中国的城市化不会止步。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郑州,是河南省最大的城市,在三环外居住的多是外地人,他们创业或者工作成功后,苦于房价,只能将房产置于三环以外,省城是多少人的梦。纵观历史没有哪一个时代,城市化能够如此之快,从1960年到2000年时间城市人口从3亿增长到30亿,我们可以推断未来的世界文明由城市决定。

2、城市化前景及建筑思考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明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00年左右,便有专家提出未来将有80%人口生活在城市,当时很多人还认为这是笑话,但我们细看当今世界城市化便不难发现,这不是梦。据推测,21世纪到来之际,将会有30个人口超过500的城市,甚至还会出现人口超过2500万的城市(墨西哥城)。但现在我们细看中国截至2016年,超过2000万的就有两个,超过1000万的有13个,超过500万的竞达90个左右,可以想象这多么令人胆怯。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5.7%有超过6亿的诚镇人口,拥有655座城市,试想一下,中国城市化率不高的情况下,尚且有城市人口如此之多,当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的城市人口又会有多少呢?及官方统计,到2017年末,将会有1.5亿人口转入城市,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亿,届时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左右。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那时的城市化现象,及城市建筑的前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啊。

3、城市建筑种种看法

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建筑是分散型还是密集型存在着巨大争议,这些国家可能还有条件去选择,但就中国及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人口密度大,如何去解决城市用地与农业用地已是当务之急更无暇去顾及这些争议,甚至说必须要接受密集型来节省建设用地。事实上,向中国这样人口密度大,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来说,密集化的城市结构是未来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建筑设计师来说,他要做的是在尽可能节约用地,提高建筑密度达到两者兼顾。而不是说去设计分散的建筑,这样只会增大中国用地负担。但紧缩型的城市用地模式,必然会导致,中心城区或者高密度建筑区的形成,这对一个城市来说并不是一种好事。因为,中国人讲究高、大,所以许多大城市城市高度被不断提高,相反城市绿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小,我想这是一种不良现象,我们应该尽可能的避免。

例如:央视大裤衩、上海中心、广州小蛮腰,其实,它们内部空间大面积闲置。但我们也行该看到,紧密型的城市模式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也为建筑师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因此,各种各种绿色建筑 、节能建筑、地下建筑随之产生,城市密度的提高,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建筑利用率。但城市高密度区,也容易引发许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水灾、绿地减少等各种问题,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4、对建筑设计师的要求

密集型城市模式使得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之间显得异常拥挤,这种拥挤所产生的環境更是不符合健康居住生活环境的标准,一旦发生异常人员的疏散将是一大问题。因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如果还是一味地去按照旧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去做无疑会进一步加重高密度再来的挑战,进一步恶化居住者的生存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就要深入基层、了解人们对建筑的真实想法、并且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利益,只有如此,设计出来的建筑才更能适合时代趋势。毕竟建筑才是建筑设计师的生命,只有用心设计出有价值、有新意的建筑,才能更符合社会审美以及城市品位的需求。

总结

紧密型的城市结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问题更是数不胜数。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虽然要考虑种种因素,很难在紧密型城市模式中设计出即有创意,又使用的建筑,但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高密度的种种弊端,去改善提高人们的安全感。以建筑学的思路应对高密度,是一种挑战,但却并促使不可能,香港中环、美国纽约等都是规避高密度弊端的实例,相比较大陆的中心城区,虽然也是经过一波又一波的规划,论证,但在建设的时候却很难做到合理,这相必不仅仅是设计师自己的责任,而是我们这个社会对此重视不够。建筑师是影响乃至决定城市面貌的关键,这胜于政府自上而下的以此次规划,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的种种思考,应更多的关注建筑本身,从建筑中找思路,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建筑,看待城市,这样才能使城市化与建筑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罗杰斯 小小地球上的城市 {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2] 孙楠 浅析城市化背景下建筑学的思考 {M} 天津 天津大学学报 2012.

[3] 麦克.詹科斯等 紧缩城市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猜你喜欢

城市建筑城市化思考
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探析
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