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疆兵团经济综合发展实力评价

2017-07-29王淑云

大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人力资源

【摘 要】 本文以在南疆兵团“4+2”模式经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力资源和劳动生产率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分析方法,运用EViews软件,建立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模型,就如何妥善处理协调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为实现南疆兵团“4+2”模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南疆兵团 人力资源 劳动生产率 经济发展 评价

南疆兵团(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农十四师)以民族人口和农业人口为主的同时伴有较高的人口性别比制约了南疆兵团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这样一个位于南疆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既负担繁荣边疆经济,又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经济联合体,人口历来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稳定的主要因素[1]。而人口状况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都直接关系着经济综合发展实力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南疆兵团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本文通过人口规模、农业人口、民族人口、人口性别比、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和就业人员数及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等几方面数据,运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而进一步提出制约南疆兵团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建议,旨在为南疆兵团“4+2”模式(“4”即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十四師,“2”即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又好又快的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服务。

1 南疆兵团“4+2”模式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1.1区内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的活要素,对经济增长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他主编的《中国城镇就业问题研究》中,他认为经济增长可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雇佣劳动力的增长,另一部分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不但与从雇佣劳动力的数量有关,而且还与雇佣劳动力的素质有关。新疆南疆兵团GDP增长率与就业劳动力增长率有两个特点:一是从总的增长来看,2009~2016年新疆南疆兵团从业人员增长了1.42倍,而新疆南疆兵团GDP总量增长了10.29倍。这说明新疆兵团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新疆南疆兵团从业人员减少时,可以看到其增长率为负时,相对应的新疆兵团GDP增长率基本上为递减增长率。二是新疆南疆兵团GDP增长率远高于从业人员增长率,说明经济增长除了劳动力数量增长对其所做的贡献外,还有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是由劳动率提高的 [1]。

根据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说明南疆兵团人力资源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大提高,也说明某种因素致使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从而推动正增长,但是波动是相当剧烈的,从业人员增长率正负相隔出现,波动也比较大,这说明南疆兵团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滞存或短缺。从新疆南疆兵团就业增加值弹性系数中农十四师是波动最大的一个师,新疆南疆兵团和其他三个师的就业增加值弹性系数相对波动较平稳。这说明农十四师的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滞存或短缺。

1.2 区内就业结构与GDP动态变化规律与特征

南疆兵团GDP及三次产业产值的绝对量有了较大增长,在八年间全社会就业人员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就业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的非一致性。

南疆兵团八年来一产产值在波动中下降,而就业结构却在波动中上升,这说明在第一产业结构收缩演变过程中,大量的劳动力并没有顺利的转移出来,不仅如此,2009年以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还出现了明显的小幅度增长,说明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又出现了回流现象;第二产业值结构也在波动中下降,就业结构也在下降,特别是2009年以后,就业结构出现明显的下降,第二产业结业结构的下降,释放了大量闲散劳动力,冲击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所以出现了第一产业劳动力回流的现象;第三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都在上升,但就业结构上升幅度低于增加值结构的上升幅度,这说明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还有相当的差距。

同时南疆兵团“4+2”模式中的六个单位就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特征基本上像相似,总体上来说,良性的就业增长只能来自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规模的扩大才能吸纳更多的就业。

2 南疆兵团“4+2”模式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模型分析

本文将以南疆兵团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为例,运用EViews6软件建立相应的经济模型,分析人力资源与劳动生产率对南疆兵团经济发展贡献。

2.1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发展

表1给出了采用EViews6软件对历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计算结果: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902,表明模型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截据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均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n-k-1=8的临界值t0.025(8)=2.306;并且从斜率的值看,表明在2009—2016年间,劳动生产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区内GDP增加27.75个单位,即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

2.2 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GDP增长率

回归结果表明在2007—2016年间,区内GDPZ变化的99.96%可由其他两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在5%的显著水平下自由度n-k-1=7的t统计量的临界值为t0.025(7)=2.365,因此所有的变量参数都显著的不为零。并且从两个斜率的值看,表明在2009—2016年间就业人口数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将导致区内GDP增加值增加1.13和1.02个单位,即就业人数增长率对区内GDP增长率的贡献大于劳动生产率才对区内GDP增长率的贡献。这说明南疆兵团劳动生产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 小结

(1)新疆南疆兵团总人口和各个单位人口的再生产出现了极大转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开始逐步走低,人口增长方式从“高增长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逐渐转变为“低增长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的三低状况。南疆兵团中农三师和农十四师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南疆兵团人口自然增长率,远高于兵团人口自然增长率。这说明,虽然人口增长方式正在从“高增长率,低死亡率,高人口增长率”逐渐转变为“低增长率,低死亡率,低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依旧很高。

南疆兵团2016年人口总数占新疆兵团人口总数的26.45%,人口总数增长缓慢占新疆兵团总人口的30%以下。兵团在南疆过低的人口比例有利于国家“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实施,不利于新疆南疆兵团团场小城镇建设,更不利于发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威慑“三股势力”的重要作用和劳动力的资源储备。

(2)兵团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在南疆兵团,而南疆兵团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农三师和农十四师。少数民族人力资源状况决定了新疆南疆兵团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由于地理及历史文化、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在南疆和南疆兵团的过高比重,且高校入学标准较低,教育资金利用率低,不能保证教育质量,不利于南疆兵团经济的发展。

(3)兵团是以农业为主的绿洲经济,这导致了南疆兵团农业人口居多,但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尤其是农十四师和农三师这不利于团场的城镇建设,同时由于从事农业人口的素质较低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的实施和推广。

(4)到2016年末,兵团人口性别比为110.5。从历年统计资料显示,兵团、南疆兵团“4+2”模式的人口性别比均高于兵团的人口性别比。1975年以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因为屯垦的需要,大量部队官兵转业到兵团,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1978年以后又出现了偏高,而且逐渐升高,原因主要是选择生育的结果[5]。

(5)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教育投资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同时一个地区教育直接影响到区域人力资源的素质的后续人力资本的开发、积累和管理[4]。南疆兵团义务教育水平现已大幅提高,公共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基本公平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增长缓慢,特别是农三师和农十四师地处南疆三地州困难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水资源交通运输制约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人才引进难,是制约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

(7)南疆兵团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一产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偏小,而主导一产的农业结构也存在缺陷,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缺少高端加工产品。导致南疆兵团就业结构中一产就业人数比重偏大,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产,吸纳着大量的劳动力。一直以来兵团都在优化产业结构,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矿产资源转换和农产品加工两大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南疆兵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够,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又由于产业结构的滞后,物质资本投入效率的递减延缓了经济增长速度;更由于人力资源存量结构和现有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受制于人力资源存量,严重的阻碍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又反过来制约着南疆兵团人力资源的投入[1]。

(8)师市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吸纳作用开始显现,阿拉尔和图木舒克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但同时,可以看到土木舒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这不利于图木舒克城镇化的发展。同时二者也存在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管观,金融企业管理及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科技研发与应用大多局限于農业领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展依赖于国家政策支持和自身积累。

综上所述,南疆兵团在人力资源及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方面应保持适度人口规模,促进区内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区内人力资本的积累、立足本地,内外结合,尽快完成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积累,加强区内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阿拉尔和图木舒克城镇化建设,发挥城市积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晓娟.兵团人力资源竞争力发展策略[J].新疆农垦经济,2003(5):25-30。

[2]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第一版.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2):1-33。

[3] 刘月兰.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新疆兵团人口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人口,2008(4):69-71。

[4] 陈仲常,章翔,欧阳文.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因素相关性研究—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构造[J].2008(5):45-48。

[5] 崔光莲,赵勇,杜桌君.西部大开发与新疆人力资源研究[J].新疆财经,2001(2):9-13。

[6] 胡毅,关亚丽.新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J].新疆财经,2000(3):23-28。

[7] 井西晓.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协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7):1-3。

[8]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2016。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016。

作者简介:王淑云,女,安徽,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农业经济。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人力资源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