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理白族的少数民族文化安全与风险研究
2017-07-29郭沛然王鸿泽
郭沛然+王鸿泽
基金项目:2016年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2016YUFEYC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云南少数民族群体是自身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肩负着维护文化安全,构筑文化屏障,保障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时代使命。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从民族认同度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这两个维度,深入地对大理白族的文化安全与风险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文化安全;文化风险
作者简介:郭沛然(1993-),女,汉族,河北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王鸿泽(1994-),男,汉族,陕西人,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一、民族文化认同与年龄
首先,筛选出总体中的白族样本,然后对白族样本进行其不同年龄与民族认同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其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9.190,对应的概率值近似为0,如果显著性水平 为0.05,由于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 ,这就说明白族样本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民族认同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进一步确定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即白族样本中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对民族认同得分的差异,对已有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LSD方法的多重比较检验。以20岁以下与其他四种年龄段的两两检验结果为例,如果显著性水平 为0.05,在LSD方法中,20岁以下的人群与20至30岁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061);20岁以下人群与30岁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13,0.000,0.000)。同理可知,20至30岁的人群与40岁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61,0.188);20至30岁的人群与40岁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均近似为0)。30至40岁的人群与20至30岁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188);30至40岁的人群与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13,0.006,0.002)。40至50岁的人群与50岁以上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418);40至50岁的人群与40岁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00,0.000,0.006)。50岁以上的人群与40至50岁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418);50岁以上的人群与40岁以下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00,0.000,0.002)。可知在白族样本中40岁及以上的人群对其民族文化持最高的认同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最低的是20岁以下的人群。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在白族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大其民族文化认同感越高,文化安全的风险也相应降低。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民族文化将会面临认同度降低的危险,数据中反映出该民族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对其文化的认同及传承度偏低,同时结合访谈内容,多数中年人表示村子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的讲汉语,到县城上学或者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该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可能会面临同化的危险。
二、民族认同与学历
针对筛选出的白族样本进行,不同学历与民族认同得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其所得的F统计量的观测值为6.995,对应的概率值为0.001,如果显著性水平 为0.05,由于概率值小于显著性水平 ,这就说明白族样本中不同学历的人群在民族认同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控制变量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的影响程度,即白族样本中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民族认同得分的差异,对已有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LSD方法的多重比较检验。以高中及以下学历与其他两种学历的两两检验结果为例,如果显著性水平 为0.05,在LSD方法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分别为0.007,0.002)。同理可知,大专学历的人群与本科学历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589);大专学历的人群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007)。本科学历的人群与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群在民族认同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概率值为0.002)。在此基础上继续进一步展开S-N-K的多重比较检验,在白族样本中学历为高中及以下的人群反而对其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较高,而学历为大专和本科的人群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程度偏低。
综上所述,数据反映出白族样本中随着学历的升高,其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即学历与民族文化认同成反比关系。结合访谈内容,大部分的白族本科生表示自 己能听懂白语,但自己无法成句的说白语,同时仅有少部分的白族本科生表示自己会唱本民族歌曲和跳本民族舞蹈。由此可见,在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缺乏对其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建构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的文化安全,是一种从国家和少数民族社会内部,以少数民族成员个体为基点,形成少数民族整体凝聚力应对外部文化环境变化的方式。而实现这种由内向外方式转变的空间就是少数民族成员存在的社会化教育场所。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社团组织等正在从不同的方面对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构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