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和“儒家马克思主义化”的关系
2017-07-29覃兆静刘自强
覃兆静+刘自强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现代一个热门的论题。这个论题的展开就会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以后就有很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也有人提出“儒家马克思主義化”。这两个论题的提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马克思主义者和新儒家的辩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文化都不是“教条主义”,它们都必须与中国的当下国情相联系,必须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只有这样才会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儒家化;儒家马克思主义化;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一、“马克思主义儒家化”
中国的本土文化以儒家为代表,儒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之久。在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把儒家文化视为唯一的正统文化。虽然以前出现过“百家齐鸣、百花争放”的局面,但是正统文化只有一个——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的时间之久,影响之广,远远超越了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中国形成的习俗则带有非常浓厚的儒家文化道德观。那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是有点要接受儒家文化的改造吗?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以入家为代表,但是儒家文化绝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虽然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儒家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1]都是注重实践,马克思主义也注重实践,改革开放初就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证。但是儒家文化是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而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如果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接受对立的阶级的改造,那么其本质也会改变。如果马克思主义放弃最根本的立场,它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了。而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有人提出纯正的马克思主义没有“道德思想”和“伦理思想”。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已经有了“道德思想”和“伦理思想”,这就说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纯正的马克思主义了。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发展的、有待于完善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点就是吸收一切先进的理论为己所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现在有了“道德思想”和“伦理思想”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就必须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儒家化。
二、“儒家马克思主义化”
有不少马克思主义者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标准来批判吸收儒家文化,把儒家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养分。虽然马克思主义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但是马克思主义想改造儒家文化绝非易事。第一,从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占据中国的主流文化已经两千多年了,在这两千多年间也有许多外来文化,但是它们不但没有同化儒家文化反而被儒家文化同化了。最典型的就是清朝,清朝入关之时说满语、用满文,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满族文化。随着历史车轮磨练他们慢慢地被儒家同化了,以至于到了康熙年间很多满族贵族不会说满语。儒家文化之所以如此博大精深,正是因为儒家的集大成者——孔子。孔子开设私学,打破了只有官学的格局。从此儒家文化逐渐地在民间流行。中国已经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洗礼,儒家文化已经融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儒家马克思主义化”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第二,从代表的阶级来看。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代表着两个不同的阶级,一个代表的是广大的无产阶级,一个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这两个阶级是对立的,如果马克思主义想改造儒家文化就必须考虑儒家文化所代表的阶级。如果本质改变了,也就不能称之为儒家文化了。因此想要“儒家马克思主义化”是不可能的。
笔者认为无论争论“马克思主义儒家化”还是争论“儒家马克思主义化”都是徒劳的。首先,要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文化都不是“教条主义”。它们都讲实践,都赞成“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了,他不会想到200年后的今天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更不会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儒家文化也是一样,儒家文化代表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绝对不会想到2000多年后无产阶级专政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会为我们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其次,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是指导中国的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利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的广大人民所接受,就说明它的先进性。儒家之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主流地位,就说明儒家文化也有它的弊端。而现在一些新儒家学者想把“马克思主义儒家化”,从而代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执政地位。这一做法就已经超越了儒家文化的界线。儒家讲一个“和”字,“礼之用,和为贵”、[2] “和气生财”、“君子和而不同”、[3] “君子周而不比”[4] “家和万事兴”等等。“和”已经融汇了中国人的各各发面。“和”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如果撇开“和”那就不是儒家思想了。所以真正的儒者绝不会强制地把“马克思主义儒家化”。真正的儒者一个和马克思主义联手共同建设中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国轩著,《中庸》[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第101页.
[2]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51页.
[3]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147页.
[4]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论语》[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