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班级文化 浸润学生心灵
2017-07-29费婷婷
费婷婷
管理学上有一个泡菜理论,说的是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白菜的味道,用怎样的水就泡出怎样的菜,只有调整好泡菜的水,才能让萝卜、白菜产生可口的滋味。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如此,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班级管理角度看,打造文化特色,创建人文环境,对于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特色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并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力求让班级特色文化浸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下面笔者就关于探索班级文化建设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优化物质文化,创建共同的“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班主任要在学校已有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营造教育氛围。同时,应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更新与充实墙面布置内容的取向,让物质文化环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细节布置,营造符合班級特色的文化氛围。我们班级通过“我的成长足迹”“雏鹰奋飞栏”“手指树”等新颖美观的墙面布置,让美的环境成为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对学生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让他们从踏入班级的第一天起,就产生一种归属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设“我展示,我精彩”栏目为学生表现自己提供舞台,优秀的作文、漂亮的字画、独特的创作以及富有智慧的小制作等,使学生获得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设置“雏鹰奋飞栏”“班级荣誉星榜”等用于表扬班内先进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二、推进制度文化,体现自主管理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使班级管理民主化,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及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为使班级良性运转,推行了“班委竞聘制”,采用民主选举或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出班委等,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通过管理班级的实践活动锤炼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发展了智力,也培养了管理能力。让学生明确各岗位的具体要求,以便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发挥全班学生的监督作用。由师生共同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和奖励制度,每月通过“雏鹰奋飞栏”的记录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来保证岗位责任制的顺利进行。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
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人人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观念,从而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中求得发展。
三、升华精神文化,强化情感体验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班级精神文化对人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其中一种无形力量和高尚精神,有意或无意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笔者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精神。
首先要着力于培养学生“人人都是班集体主人”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人人都得为班集体负责、作贡献”的意识。如在培养良好的学风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树立榜样,示范引路,最后成为全班学生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学生告诉笔者,每当自己的自制力动摇的时候,就会想到集体的荣誉,想到自己班级的奋斗目标,想到自己的责任,然后继续坚持。应该说,这与班级的文化建设有着相当大的关系,班级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让他们走出了迈向成熟的第一步。
人是因为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走到一起,并组成一个集体的。一旦班级精神确立、深入人心,班内每个成员都能有较高的自律要求、自我教育要求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家具有共同的目标、情感、意志,那么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也就基本达到了。
四、丰富活动文化,促进个性发展
没有活动,没有参与,班集体就没有生命力。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班级活动是班级工作的精髓,展现的是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特色。它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舞台。
班级活动不要拘泥于形式,要灵活有新意,在组织活动前,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集思广益,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活动,创造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有所收获。班级活动的主题应力求来源于中学生的生活,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参与活动,让学生都受到良好的熏陶感染。丰富多彩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竞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个性及特长。如每次班会利用十分钟做“我行我秀”,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才艺,或者讲一段时事新闻、轶闻趣事,或者给大家唱一首擅长的歌曲等。这种活动形式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实践,笔者深刻感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作用: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中,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重视班级文化环境的建设,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充实内涵,提升个人境界。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都能说话,都能育人。久而久之,班级的文化就会得到升华,变成一种精神,成为一面永远激励全班学生努力向前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