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回学生知识学习的“助产婆”,如何?
2017-07-29张健
张健
在古代希腊,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欧谛德谟就有关“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进行过如下对话。
问:虚伪应当归于哪一行?
答:显然应该放在非正义一行。
问:偷盗、欺骗、奴役等应当归于哪一行?
答:应当归于非正义一行。
这时,苏格拉底诘问道:如果一个将军惩罚那些极大危害了国家利益的敌人,并对其采取了奴役的手段,这能说是非正义吗?
答:不能。
问:如果他偷走了敌人的财物或在作战中欺骗了敌人,该如何断定?
答:这当然正确,但我指的是欺骗朋友。
听到这里,苏格拉底说:好吧,那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如果他欺骗士兵说援军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胜利,这种行为应如何理解?
答:也应算是正义。
问:如果一个孩子有病,却不肯服药,父亲欺骗他说药好吃,结果治好了他的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行呢?
答:应属于正义一行。
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答:他们属于同异类情况。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之间不存在欺骗吗?
答:请你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这一教学史上的古典对话,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在今日看来,它依然闪烁着真理的熠熠光辉。从中我们能很深刻地感受到古希腊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在对话中,教师相机提问,循循善诱,启发思辩,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带着学生去“发现、探究真理”,自始至终教师只是扮演着一个学生知识学习“助产婆”的角色。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学艺术,对于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尝试着以一个学生知识学习“助产婆”的角色自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在对教材的创造性利用中,促进学生新知识的产生
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源与流的关系。教材只是一个学习载体,一个师生对话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范例。教师要在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以及课程目标的需要合理取舍,大胆增补、裁减、组合。课前设计只是一种预设,课程实施应该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根据来自学生的反馈以及教育情景的变化,随时调整课程设计。
课例:初中思想品德《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一课,课本设计了对“责任是什么”的探究活动。这是一个颇有深度的问题。虽然教材已经给出了示范:“有人认为,责任是压力。有的人认为,责任是动力……”在这个基础上,教材设计要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责任是什么”的个性化理解。
我在初始班级上课的时候,就发现学生或语焉不详或不知所云。随即在后续班级我就调整了教学设计,展示了几则材料。材料1: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他和他的战友们在稻谷里散步,在水稻下乘凉。材料2: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金怡镰提出,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是永远买不来的,作为一个计算机专家,必须为国家研制出高性能的超级计算机。材料3:汶川地震的时候,时任四川都江堰市光亚中学的老师范美忠丢下学生先行逃生,还在网上发贴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人称“范跑跑现象”。材料4:英雄教师谭千秋临死用身躯护佑四个学生的感人事迹。要求学生阅读后思考,谈谈对责任有着怎样的理解。
学生在熟悉这些富有意义的文本资料以后,很自然地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责任是动力。作为国家的科技工作者,要努力研制新型水稻、研究高性能超级计算机,其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必须这样做,所以說责任是动力。第二,责任是一种品质。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时,有人眼里只有他自己,而有的人想到的是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在最危机的关头还在履行着社会责任,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所以说责任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种高贵的品质。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责任是什么”这个本来很严肃也非常抽象的问题,因为有了教师的加工、添补,合理选材,文以载道,因为有了丰富的知识学习背景材料,学生对它的理解不再抽象,不再空乏,而是细化到一个一个具体可感的人物、事迹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学习与再创造的过程,自主进行了有意义的建构,教师淡化了教育痕迹,但却实现了价值引导的教育功能。
二、在师生的民主对话中,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现代教学论强调,教学本质是一种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伙伴。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被灌输者。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教学民主意识,依托课程、课题、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课例:初中思想品德《有肩就得挑担子》一课,在学生完成了对教材文本“爷爷要求一个10岁的孩子去挑水的故事”的阅读以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了如下对话。
教师:对于文中的“担子”你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可以理解为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教师:那什么是责任呢?
学生:责任指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指应该履行的义务。
教师:那你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挑过什么“担子”?请完成教材表格的填写。
(教师巡视教室,发现学生对教材表格的填写不是很理想后,进行了如下活动。)
教师:谈到自己承担的责任(担子),为什么有的人很有感触,侃侃而谈,而不少同学却三缄其口,这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一:可能是我们平时确实得到的比较多,付出的比较少。在生活中,我们确实没挑过什么担子,所以,谈不出什么东西。
学生二:父母为我们包办太多,过于溺爱我们,以至于我们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
教师:我们中国民间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惯大不成人”等俗语,你怎样理解?
学生:穷人的孩子家庭条件差,从小就经风雨,见世面,接受磨砺,心智成熟得早,将来走上社会,更有可能建功立业。相反,长期生活在温室里,以及在父母羽翼之下的孩子成长相对较慢,甚至难于成人。
教师:你们提到“长大”“成人”,请问,长大成人的标志是什么呢?
学生:看年龄是否满18周岁。
教师:确实,从法律上讲,年满18周岁,除非智障,都是完全行为能力人,都得对自己所有的行为选择负法律责任。但是,我就认识一位社会人士:他年过30,已结婚生子,但他不找工作,无所事事,不养家,终日赌博,没钱就“啃老”,你说他长大成人了吗?
学生一:从年龄上看,他是长大了,都30岁了。
学生二:他还没有学会要承担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不能说他长大成熟了!
教师:那你认为长大成熟的标志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是否具有责任意识、是否具有责任能力,这才是一个人是否长大成熟的基本标志。
教师: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我愿意永远都笨又傻。”你说不想长大,可能吗?
学生:不可能。
教师:那你认为歌曲反映了一种什么心态?
学生一:害怕承担责任。
学生二:心智还不够成熟。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把“什么是责任”“具有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是一个人长大成熟的基本标志”作为一些结论硬塞给学生,而是依托文本,步步为营,合理设疑,抽丝拨茧,层层递进。在对话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澄清谬误,达成共识,促成了更高层次的意义建构,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在生生对话中,促进学生对知识地深入学习
现代课堂倡导教学民主,因此在课堂上,应该允许学生有多种声音存在,比如:笑声、赞美声、惊叹声、提问声、讨论声、发表不同意见的声音等。为了课堂教学的秩序,教师要制定合理的规则,确保课堂生动活泼而又不缺失必要的纪律约束。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课程实施的参与者,要积极建言献策,更要学会聆听,学会比较、鉴别来自同伴们的不同意见,善于从同伴的积极思维中汲取有价值的养分。
课例:在学习《行为与结果》一课时,围绕着“梅因茨偷药案”,学生们争议开了。有不少学生主张梅因茨应该偷药,因为妻子濒临死亡,只有药剂师的新药可以救治。药剂师昧着良心漫天要价,梅因茨苦苦哀求无用、借账赊欠无用,别无办法。有一些学生认为,梅因茨不可以偷药,因为偷药违反法律。而且一旦偷药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到时候妻子没有人照料,会将自己的家庭置于更不利的局面……
那么有没有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呢?学生们又是一阵争论、研判。有人主张,梅因茨应该跟药剂师谈判,以自己的成功医治,来为他的新药做免费宣传广告;有人主张通过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求助广告,寻求社会募捐;有人主张贷款甚至乞讨;等等。
在这样的课堂上,信息的传输不再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输,而是“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等多种信息渠道的传输。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谈。争论前,大家莫衷一是,各抒己见,也许经过课堂上的一番争论之后仍然难以达成一致意见,但是我们注重的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况且现实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本就不是唯一的。可以肯定的是,在争议的过程中,不同的见解在这里接受着拷问、思辩,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后,通过上述案例及教师的引导,大家都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后果;要根据对后果的预见,合理选择自己的行为。这不就是我们所期盼达成的课程目标吗?
四、以教师的严谨教学风格,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诺特说道,“在经歷了若干年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原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的恶化或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取决于我。”很难想象,一名教师的工作状态,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的影响竟然如此巨大,如此深远!
思品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实践课程,它植根于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因此思品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不断从社会现实的活头源水中汲取有价值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学习,合理设计,做好学习资源的开发。比如: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一课时,笔者选取《扬子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你的皮鞋干净吗?》作为导入,内容大意是说:在美国华尔街,商人一定不跟两种人做生意,分别是穿破皮鞋的和穿脏皮鞋的。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道理就是,皮鞋折射的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工作态度。学生感到很新颖。
在课堂上引用国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佐证课本上的道理,会让其更具说服力、更有可信度。比如告诫学生要养成爱做家务的习惯,就可以引用国外的研究成果: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犯罪比率为1:10,失业比率为1:5,平均收入水平比率为1.2:1。又如在学习“要不要给自己确定一个人生目标”时,就可引用美国哈佛大学关于人生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的研究结论。
当下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课本开发百花齐放、多姿多彩,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教师可以把不同版本的教材就上课素材的鲜活度、活动设计的新颖度、学生的可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权衡比较,做到“货比三家,择优录用”。教师教学设计的推陈出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严密论证、语言机智、能言善辩、幽默诙谐,都会让学生领略到思品课程的教学魅力,也一定能让思品教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法国大思想家帕斯卡在他的哲学名著《思想录》中留给世人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人类的尊严全在于思想之中。作为一名思品教师,能与人类的崇高思想进行对话,在课堂上天天进行着“触摸灵魂”的教学活动,经常扮演着学生知识学习的“助产婆”角色,真的是无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