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合作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

2017-07-29欧阳亚林曹晓敏

创新时代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生会成员家长

欧阳亚林+曹晓敏

面对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技术及管理的日益复杂,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显得苍白无力,即使是天才,也需要他人的帮衬,唯有如此才能造就辉煌。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绝大部分的工作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时代已基本过去了。

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独苗苗”,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全家人围着这些“小太阳”转,使孩子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成长,滋生了孩子的不良习气,导致很多学生只会汲取而不会付出,导致很多学生形成了孤僻、自私、不合群等不良心理。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懂得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吗?他们的合作意识强吗?他们具有愉快地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吗?

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习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之中,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都是失败的。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以及未来的世界里更为重要。现代教育观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开拓型、创新型人才,未来社会是倡导合作、共享、互助的个性化世界。因此,把合作意识的培养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适应教育社会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更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

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生合作意识现状,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笔者在长沙市天心区选取了幼幼小学、青园小学、桂花坪小学、黄土岭小学、黄兴小学、仰天湖小学、中南大学附属小学、井岗小学等8所小学,展开了摸底调查。调查通过学生、家长两个层面展开。

一、学生层面调查情况及分析

1.课间活动时间,你更喜欢哪种方式?

喜欢集体活动的学生,不用任何人去指引,在课间活动时间就会非常主动地组合成集体,一起设计活动规则、奖励和惩罚形式。在活动中,互为盟友的一方会相互团结,为取得胜利而共同努力。虽然这些活动大部分为一些娱乐性的游戏,但它同样需要学生具备语言表达、肢体运动、思想交流、相互合作等基础能力,是学生实践活动的缩影。据学生课间游戏方式调查结果显示,93.59%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玩,只有6.41%的学生喜欢一个人玩,可见绝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集体活动,喜欢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更好地完成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也说明,学生是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他们的合作意识还可以伴随着兴趣而主动强化。

2.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调查显示,95.63%的学生愿意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只有4.37%的学生不愿意听他人意见,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愿意接纳与自己不同的想法。而從另一个角度看这个结果,95.63%的学生愿意听取意见,也就意味着有95.63%的学生给别人提出意见,说明学生都有与别人分享自己想法的意愿,这对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是有益的,因为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学会分享,懂得接纳不同的意见,并做出比较合理的分析和选择。

3.你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吗?

对于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这一问题,74.63%的学生表示喜欢,20.99%的学生持中立态度,而4.37%的学生表示不喜欢。从这一项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愿是很强的,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表现出很积极的态度,对集体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利条件。而对此表示不喜欢的学生比例为4.37%,这与上一项调查结果中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的学生比例相同,说明极少数学生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想法,喜欢单独一个人完成任务。

4.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50.44%的学生会找其他同学商量解决的办法,有7.00%的学生会请父母帮忙,而38.19%的学生会自己解决,选择其他方式的占4.37%。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先考虑到寻求他人的帮助,接纳他人的意见,通过他人的指点解决问题,尤其是会优先考虑选择与自己同龄的伙伴。可见,这些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想到自己所处群体的其他成员,能够比较自然而没有心理障碍地把自己的问题告知别人,容易实现比较友好舒适的交流。而38.19%的学生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力求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解决问题,或许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或许是没有请求援助的勇力,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比较自信等。他们在遇到这类情况时,主要与自己内心世界的一个自我对话,不会主动和周围的其他人进行交流。

5.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与同学合作的任务中,如果失败了,你觉得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完成与同学合作的任务失败时,60.64%的学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责备其他团队成员,只有5.25%的学生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团队成员。这说明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地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在遇到失败时不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能够冷静下来先分析自身的情况。这样能够维护团队成员间的友好关系,有效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

6.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与同学合作的任务中,如果成功了,你觉得小组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在团队任务取得成功时,79.01%的学生认为同学们的密切合作是成功的主要原因,超过90%的学生会将团队的成功看成是每位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合作失败了,他们会先从自身分析原因;团队合作成功了,他们会把荣誉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他们看来,团队合作的结果会很理想。同时,他们也能够不计个人功过得失,不会因个人的情绪而影响团队的精神凝聚力。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非常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到团队的成功与所有成员的密切合作是分不开的。

7.在小组活动中,当发现有同学需要帮助时,你会怎样做?

85.42%的学生会很主动地帮助小组活动中有困难的同学,11.95%的学生会在别人求助时伸出援手。从这两项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是很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并不会丢下团队中的成员不管,而是团结一致,大手拉小手,共同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8.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分组方式?

在团队分组方式上,64.14%的学生喜欢自由分组,20.99%的学生喜欢按兴趣爱好分组。自由分组区别于其他按能力、性别、学号等进行分组的方式,学生选择小组成员主要凭自己的主观感觉,而不会以团队任务的需要为出发点。在他们眼中,选择团队成员与平时玩游戏寻找伙伴时一样,不了解团队成员的不同组合与团队整体能力之间的重要关系。

9.你觉得哪种方式最能培养你的合作精神?

对于哪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6.44%的学生选择老师多讲一些合作技巧,42.57%的学生选择老师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可以看出,学生愿意培养自身的合作精神,但又缺乏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老师在这方面能够给予他们指点,并且能够通过游戏式的实践活动来锻炼其合作能力,从而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真实感受合作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我们发放的学生卷共设置9个问题,从学生日常的行为和心理分析其所折射的合作意识。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根据统计,仅有39.94%的学生非常喜欢和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20.99%的学生表示一般,不是很喜欢。另外,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38.19%的学生会选择自己解决,而没有考虑和其他同学商量解决办法。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与同学合作的任务中,如果失败了,有60.64%的学生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如果成功了,有79.01%的学生归结为是与同学们密切合作的结果。对于学习中的分组,有64.14%的学生比较喜欢自由分组,选择按兴趣爱好分组的有20.99%。对于如何能培养合作精神,42.57%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36.44%的学生期待老师能多讲一些合作技巧,11.37%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组织一些集体比赛。

二、家长层面调查情况及分析

1.您参与孩子课外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如何?

积极参与型家长:这类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非常关心,会主动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最新发展情况,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知道家校共育会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这类家长从相关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所占百分比是可观的。放心撒手型家长:这类家长认为,孩子既然已经上了学,教育问题就交给老师了,自己可以撒手不管了,相信老师会帮自己带好孩子。于是,他们忙于自己的事业,不太关心和参与学校的活动。

2.当您不同意他(她)的要求时,孩子通常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在调查中,51.72%的学生会想办法试图说服家长同意,只有10.34%的学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放弃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出学生普遍能够和家长沟通,愿意为自己的想法去争取。这对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团队合作行为是有益的,因为他们能够相互交流,接纳不同的意見,并做出比较合理的分析和选择。

3.您的孩子能友好地与其他同学相处吗?

对于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友好相处的问题,75.48%的学生表示非常赞同,有24.52%的学生表示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没有学生与同学相处得不太好甚至关系差。从这一项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与人合作一起完成任务的意愿是很强的,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表现出很积极的态度,对集体式的活动怀有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团队活动开展的有利条件。

4.您的孩子在游戏中会主动遵守游戏规则吗?

在玩游戏的时候,有80.46%的学生会主动遵守规则,有18.77%的学生需要提醒才会遵守规则,而0.38%的学生则不会遵守规则。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可见这些学生在游戏中会想到自己所处的群体的其他成员,能够考虑到其他成员的感受,容易实现比较友好舒适的交流。

5.您孩子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吗?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体现了学生与家长的和谐沟通;40.23%的学生偶尔会和家长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体现了基本的团队意识;只有9.20%的学生一般不会和家长沟通,不会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

6.在与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面对意见分歧,您孩子通常会怎么做?

在小伙伴的交往过程中,76.25%的学生认为有意见分歧时要讨论商量后再做出决定,充分体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他们认为同学们的密切合作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团队的成功是每位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7.您孩子在团队任务失败时通常会归因于哪个方面?

72.03%的学生会认为任务失败是团队共同的责任,体现了团队的精神,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成为了他们的座右铭;15.71%的学生会认为团队任务的失败是自己的责任,与他人无关;而12.26%的学生认为团队任务的失败与自己毫无关系。从这三项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有团队意识的,他们并不会在团队任务失败时推卸责任,而是团结一致,大手拉小手,共同克服困难,让整个小组充满战斗力。

8.您孩子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向您寻求帮助时,您通常的做法是?

在孩子遇到问题向家长求助时,73.56%的家长选择和孩子一起讨论,启发孩子去解决问题;14.94%的家长选择引导孩子去和同学商量,讨论解决的办法;8.43%的家长选择直接告诉解决方法;3.07%的家长选择不予理睬。从这些数据分析,很多家长愿意和孩子一起沟通和交流,体现了团队合作的意识,也有少数家长不愿意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了解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9.您觉得孩子们缺乏合作意识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缺乏合作意识的原因,37.84%的家长选择“缺乏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体验”,33.43% 的家长选择“缺乏合作的锻炼机会”。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合作精神是有强烈意愿的,他们希望老师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在感兴趣的活动中真实感受合作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家长卷特设置了9个问题,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在问及孩子们缺乏合作意识的原因这个问题时,37.84%的家长认为是缺乏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体验,33.43%的家长认为缺乏合作锻炼的机会。而当孩子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家长寻求帮助时,73.56%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讨论、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仅仅只有14.94%的家长会引导孩子去与同学商量,讨论解决办法。

三、结论

通过从家长、学生两个层面开展广泛调查,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就小学生合作意识情况,笔者得出以下几个观点。

1.学生喜欢团队活动,有利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以上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课间更喜欢团队游戏,生活中愿意听取他人建议,喜欢和同学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对多人一起参与的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与自己一个人完成学习任务、劳动任务等个人活动相比,多人的团队活动形式更为开放,情感直接交流的机会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更为均等,这些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从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得到更多满足。合作能力正是需要团队成员在活动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将每位成员的能力实现几何相加,所以学生对团队活动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2.良好的交流有利于团队合作活动的开展

在生活和学习中,学生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建立友好的交流通道。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向自己的父母和同学寻求帮助,主动述说自己的难处。同学之间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了解同学的实际情况,并尽自己所能提出建议和帮助。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自由自主的,都能主动建立相互交流平台。在团队合作活动中,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能够及时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减少团队内部矛盾。实时了解彼此的动态情况,适当调整团队整体计划,增强团队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度,这些都有利于团队合作活动的开展。

3.学生非常重视团队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

友好的團队关系是团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对小学生合作意识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团队遇到困难或阻碍时会冷静地思考问题,先从自身分析原因,不是一味地推卸自己的责任,责备他人。在团队取得成功时,会把功劳与每一位成员分享。而当团队成员有困难时,会及时提供帮助,一起攻克困难。这样能够维护团队成员间的友好关系,有效提升团队的合作能力。

4.对如何更好地实现团队合作能力缺乏科学的认识

学生对团体的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相比于一个人独立完成任务而言,团队活动有更多的伙伴一起参加,大家分工合作,既是合作关系又有竞争,共同经历困难、分享喜悦。但团队的工作效率并不仅仅是以活动兴趣为唯一要素,更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作。从学生的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团队分组的方式上,最喜欢自由分组的方式,其次是按兴趣爱好分组,这两种方式基本都是把分组决定权交给了学生,但他们缺乏对团队组成的科学认识,没有意识到团队的组成要根据团队任务、团队成员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必须保证每一位成员都能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如何培养合作精神的方式上看,选择最多的是希望老师多组织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但他们注重的是在合作游戏中的玩乐感受,而不是游戏中的合作完成任务的方法。从上面所述的现状来看,学生对实现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更多是基于玩乐的形式,需要得到科学的指导。

针对目前小学生合作意识现状,笔者认为各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关注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比如,多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合作完成任务的机会,并且给予方法的指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关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并非某一个学科老师的事,对于体育、科学这样经常需要合作完成任务的学科,老师们更应该重视。对于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美术等其他学科,老师们也应当结合自己学科的特色、特点,想方设法设置符合孩子们身心特点的合作学习活动,给他们合作的机会。同时,如果能赢得家长支持,家校形成合力,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生会成员家长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家长请吃药Ⅱ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