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用艺术战胜贫困
2017-07-29张玲
张玲
“现在一说扶贫主要是从物质的角度考量,我认为人要是不‘新,没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李风: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创始人、名誉理事长
《中国慈善家》:是否有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帮助乡村的孩子,你选择做艺术教育而不是其他方式?艺术对于他们有那么重要吗?
李风:艺术并不是物质的问题都解决了,才有的需求。相反,艺术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一个事物如果存在的时间非常长,那么它的存在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艺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不能当劳动的工具,也不能当跟敌人搏斗的兵器,但为什么人们还是需要呢?人是有思想有情绪的动物,而思想和情绪都需要表达和释放。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这种表达是比较原始的,更多的是通过非文字的方式。通常,狭义的艺术是非文字艺术,比如音乐、舞蹈、建筑、绘画等等。比如战争胜利了,捕获了动物,一场大雨泽被万物,可能通过舞蹈、唱歌、画画(标注图腾)等方式来庆祝。艺术其实很古老,延续到今天,艺术和人类的文明一样古老。
《中国慈善家》:你曾说社会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可否具体谈一谈?
李风:欧洲中世纪曾经历过一段非常黑暗的发展时期,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进步都非常缓慢。这段时期的艺术跟古希腊时期和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法比。中世纪结束后,欧洲迎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
文艺复兴是社会进步引发的文明的发展,艺术的百花齐放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批判了中世纪政教合一的制度,开始突破桎梏,并涌现出大量表现人的作品。比如说,柏拉图学院提出应该把世界还给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一幅关于人的画,在文学上的体现可能是《十日谈》或者莎士比亚的戏剧。
从客观现实来讲,发达国家一般艺术也比较发达。仔细剖析的话,这就是艺术教育好,整体教育更完整,从而培养了更多的创造性人才,整个社会就不乏创新力。
《中国慈善家》:“荷风”提倡用艺术战胜贫困,如何理解这句话?是一技之长,或者曲线救国,亦或是战胜精神贫困?
李风:第一,现在一说扶贫主要是从物质的角度考量,我认为人要是不“新”,没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乡村孩子受大环境的局限,很难有非常强大的自我觉醒意识来突破这个局限。他们需要建立信心,有信心才能构成改变命运的动机,然后才会有行动。我们把芭蕾、小提琴这些乡村孩子曾认为遥不可及的东西带给他们,通过学习艺术,可以帮助他们塑造信心,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评估。
第二,人要改变命运,需要宽阔的视野,学艺术有助于开阔眼界。我们通过艺术学习和艺术交流让乡村孩子打开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比如学芭蕾,孩子们知道了《天鹅湖》《胡桃夹子》和柴可夫斯基等等。艺术帮他们打开一扇门,让他们有机会看到门外还有更多的风景。
第三,有助于帮助孩子改进接受教育的效果。基础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改善孩子的创造力,艺术教育恰恰有助于提高创造力。芭蕾是身体的表达,音乐是通过耳朵感知旋律、节奏、速度,绘画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感受色彩、构图、主题……他们在接收各种信号、符号的过程中,所有的感官都在接受刺激,这些刺激可以激发孩子的感知力、想象力。
《中国慈善家》:截至2016年底,“荷风”已经有157位专业志愿者老師为乡村儿童累计授课22230小时。“荷风”如何拓展志愿者团队?在持续性和质量方面有怎样的思考?
李风:目前来看,志愿者团队的数量不是问题,如何调动孩子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获得家长、老师的支持与配合等等问题才更具挑战。
志愿者老师绝大多数是大学生,他们做公益很有热情,自身也很优秀,但作为乡村艺术老师还是缺乏经验。目前来看,有丰富的艺术教育经验的志愿者教学效果更佳。江苏省张家港南丰小学的志愿者都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效果很好,120人的管弦乐团发展得非常快。我们希望总结这些老教师的经验,变成一个文字可表达可推广的东西,以便在志愿者团队中推而广之。
《中国慈善家》:要想在每个省都有一所开展荷风全科艺术教育的乡村实验校,面临的考验主要有哪些?
李风:要在全国各省落地,我需要找到相应的资源和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地区,比如重视艺术教育的政府,有积极性的当地企业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需要将政府、企业、教育资源粘合在一起。
艺术教育很难办的是找到艺术教师以及有规律地送这些老师到乡村去,因此我都选离省会或者大城市不远的乡村学校,既能保证就近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保证持续性。河北省雄安新区的端村学校离北京160多公里,可以借助北京各领域优质的教育资源。张家港南丰小学,也是上海的老师过来上课,从上海到学校只需要一个多小时车程。
《中国慈善家》:4年下来,“荷风”已经先后在河北、北京、江苏建立了7所全科艺术教育的乡村试验校。就目前的教育成果,你愿意打多少分,为什么?
李风:七八十分吧。这几年,我们看到了获得艺术教育的孩子们的很多变化。他们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更有自信了,更懂得团队合作了,孩子们的这些改变就是我们最好的教育成果。
我们现在的力量还是不够大,调动不了各类庞大的教育资源。筹款能力也有待提高,目前基金会70%的资金是我自己掏的,30%主要来自熟人、朋友的捐款。未来,希望能在筹款方面有所突破,让更多的乡村孩子受益。
现在,以这种模式做乡村艺术教育还是太慢了,而且各方面限制性因素也很多。因此,我们同时开展了培训乡村教师的“桃李工程”以进一步推广乡村艺术教育。
《中国慈善家》:“桃李工程”目前具体效果如何?
李风:现在全国县以下的中小学生大约有6000万人,差不多是整个法国的人口。好比大街上全是饥民,你是选择给少数人吃一顿大餐,还是给更多人解决温饱?我们一次可以培训七八十位乡村教师,可以辐射两三千名学生。直接派专家到当地培训,还可以更高效地解决辐射面以及后续执行效果等问题。我让团队做过跟踪调查,产生效果的应该在一半左右。目前,我们主要推广合唱、指挥这类容易推广的项目。培训完成后,当地政府强大的动员力可以让后续的执行效果更好。
《中国慈善家》:“荷风”近期将推出网络艺术教育公开课,相较于面对面教学,网络公开课有何利弊?是否会配套一些相应的完善措施?
李风:网络公开课是在乡村教孩子和师资培训的基础上将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了,它可以一定程度上跨越地区障碍,克服师资不足等问题。我先开展容易通过网络进行的课程,比如合唱、体育舞蹈等等。面对面的教学效果当然会更好,但因为目前资源有限,我得先解决“无”的问题。现在,农村地区互联网覆盖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使得艺术教育可以通过网络公开课的方式在农村学校大面积推广。在教学互动方面,我们设计了帮助老师和孩子相互交流的功能,也会邀请讲授相关艺术课程的专家进行线下的巡回讲座,促进更多的沟通交流。
《中国慈善家》:“荷风”和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青基会)合作的“小荷行动”,旨在全国约1.8万所希望小学推广艺术教育,这一块是如何运作的?
李风:“青基会”有一些国际企业赞助,他们是带着资金来谈的合作。目前,我们做的网络公开课会首先在“青基會”的18000多所希望小学以及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几千所学校试运行,之后再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学校。
艺术教育,不单单是艺术课程,也有不同程度的艺术赏析。就好比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一样,这些东西落地之后,周围的环境营造出来,孩子们就会有变化。艺术相当于给他们的精神送去食粮。现状是有那么多的精神苍白、贫瘠,但我现在没有大餐,只能先给他们水。
《中国慈善家》:荷风基金会前段时间推出“荷风艺术指数”,做“艺术城市排行榜”,你们的愿景是什么?如何保证其科学性和权威性?
李风:荷风委托第三方对政府与社会的艺术现状进行客观的统计和监督,数据基本是来自文化部的有关部门。考量一个城市的艺术指数有一套庞大的指标体系,比如城市剧场的数量、民众一年进剧场的数量和频次、艺术教育师资等等。美国的艺术指数有70多个指标,我们主要是根据中国的一些实际情况,再对照国际上一些类似的指标体系来做,当然以后还会不断完善。
我们希望用一套艺术指数,包括艺术城市的排行,帮助人们了解艺术,唤起社会对艺术的重视,让更多人意识到艺术其实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与我们的生活相关。我也希望各地政府能从这个指标体系中看到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优劣势和具体表现,作为其发展艺术的重要参考,在预算和相关工作方面,会有一些相对的改进,能够承认艺术对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中国慈善家》:你说过乡村艺术教育是改良土壤,需要300年。现在这一看法有改变么?
李风:历史上,文艺复兴200多年,这算我的一个参考。我希望中国在艺术上能达到像法国、意大利那样的水准。以我对中国国情的判断,如果要在艺术领域成为一个大国,艺术的教育水平、普及程度等各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我觉得需要大概300年。